论文摘要
自Modigliani & Miller(1958、1963)开创性的研究以来,西方关于所得税影响公司资本结构、股利分配等方面财务政策选择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从会计学的角度看,企业所得税与企业会计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交织。尽管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有关税收利益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文献,但是研究较为零散,未见有人系统性地研究会计-税收差异(Book-Tax Difference)及其会计-税收差异背景下的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问题。随着中国会计准则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企业获得了更多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自主权,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空间逐渐增大。相应地,影响会计-应税损益差异的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变得更为复杂多变。在中国,最近两三年有个别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零星介绍,但并未对该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中国理论与实务界关于会计-税收差异的讨论大凡停留于对两种制度条款之间差异的定性比较,鲜有文献对会计-应税损益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考察,更无人对两种制度差异背景下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会计损益向股票市场传递信号的作用是否受到影响、应税损益是否具有股票计价功能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鉴于此,笔者选择以会计-税收差异为切入点,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尝试撩开中国会计与所得税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面纱,并系统、深入探究该背景下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市场针对这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反应问题。一方面力争在理论与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并系统地分析中国的问题,以弥补学术界在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同时也为国内读者介绍西方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文献。笔者相信,对会计损益与应税损益差异、相关盈余管理以及会计损益与应税损益在股票定价中的功能等问题进行系列实证研究将可获得一些很有意义的发现,这对结合中国国情认识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之间的合理关系、深化认识公司盈余管理实践和改进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拓宽会计理论、财务理论和税收管理理论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全文主要讨论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会计-税收差异及盈余管理问题的分析基础;(2)会计-应税损益差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利用会计-税收差异应对新税制改革的盈余管理问题实证分析;(4)利用会计-税收差异管理盈余的税收成本问题实证分析;(5)会计-税收差异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问题实证分析。全文以会计-应税损益差异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并以该差异被用于盈余管理的企业行为及其导致的市场反应为脉络展开研究。通过实证检验,笔者发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会计-应税损益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与美国企业近年来会计损益一致地高于应税损益的情况不同,笔者研究发现中国A股上市公司应税损益在整体上一致地高于会计损益。实证检验发现了影响中国A股上市公司1999~2006年各年度会计-应税损益差异的影响因素。尽管从制度、行为等角度分析,许多的因素会导致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应税损益差异,但从各年模型判定系数可知,各年模型中11项乃至更少的解释变量对会计-应税损益差异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具体而言:(1)投资收益各年均与会计-应税损益差异显著正相关;(2)除2001、2003年以外,其他6个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均与会计-应税损益差异显著负相关;(3)除1999、2001年以外,企业所得税执行税率均与会计-应税损益差异显著正相关;(4)1999、2002、2004、2005和2006年的固定资产折旧均与会计-应税损益差异显著正相关;(5)2002~2006年各年的财务费用均和会计-应税损益差异显著负相关;(6) 2002、2003和2004年补贴收入均和当年会计-应税损益差异显著正相关;(7)1999、2005年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摊销与当年会计-应税损益差异显著负相关;(8)2002年的资本公积变量与会计-应税损益差异显著负相关。2.会计-税收差异被用于盈余管理活动的经验证据从以上研究结论可知,导致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应税损益差异的因素较多,且不同年度之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可将所有因素划分为纳税调增与纳税调减两种类型。与此相对应,盈余管理行为也存在着做大会计损益和做小会计损益两个方向。因此,就某一会计年度来说,这样两种方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均可能与会计-税收差异问题相关。遵循这样的逻辑思路,本人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探讨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利用会计-税收差异调减会计损益的盈余管理与所得课税之间的关系;二是企业利用会计-税收差异调增会计损益的盈余管理与所得课税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笔者找到了这两个方面的经验证据。(1)利用会计-税收差异调减损益的盈余管理方面。企业管理层对公认会计原则以及其他可能会影响会计报告盈利的法律的游说属于盈余管理研究的范畴。中国在2006年正式启动内资企业所得税税法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合并的进程,其中的一个核心变化就是法定税率的重新拟定。通过实证分析可知,中国上市公司在2005年确实存在有针对性的利用会计-税收差异调减损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以提高实际税负率的方式来达到影响国家降低法定税率的目的。该研究结论与来自美国的经验证据相一致,即大型企业为了影响政府降低法定税率,从而为降低企业未来的所得税成本的经济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之外,中国企业也存在实际税负率与利用会计-税收差异调低会计损益的盈余管理之间正相关现象。(2)利用会计-税收差异调增损益的盈余管理方面。公司管理层在进行调增损益的盈余管理时,可能面临着财务报告成本与税务成本的权衡。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公司管理层有可能充分利用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的不同规定,通过操控会计-应税损益差异项目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通过实证考察1999-200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性应计损益情况,证实了该结论具有普遍性。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大,则会计-应税损益差异越高,即上市公司存在通过操纵两种口径损益之间的差异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的动机。平均而言,2005、2002和2004年人为调增100元的经营性应计损益,分别有21元、13元和10元的利润可避免支付所得税费用;2000、2001、2003、2004和2006年则分别只有5元、6元、5元和4元的利润可免予支付所得税费用。可见,从最大化公司股东财富的角度看,这种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直接收效。但也说明,公司利用会计-应税损益差异进行盈余管理的直接收效较为有限,上市公司依然要为那些子虚乌有的利润承担所得税成本。研究还发现,随着执行税率的提高,上市公司更有激励利用纳税调减项目做大经营性会计损益或做小经营性应税损益,以节省更多的所得税支付成本。3.资本市场对公司利用会计-税收差异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反应为了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理性的公司管理层会充分地利用会计-税收差异。当市场察觉到这种操控的手法之后,在对股票进行估值时就可能会对会计损益指标保持应有的警惕,从而更加重视应纳税损益指标。本人通过实证检验,有力地证实了这种猜想。首先,基于会计损益信息含量研究的信息观,笔者分别以会计净损益、应纳税损益指标为单一解释变量对股票价格进行检验,发现中国A股上市公司会计净损益、应纳税损益均具有价值相关性。研究还发现1999~2003年各年样本公司会计净损益的信息含量均高于应纳税损益,但该状况在2004~2006年发生了逆转,各年应纳税损益的信息含量均要高于会计净损益的信息含量。在将每股收益和(每股应税损益-每股收益)纳入同一模型之后,发现各年每股收益和(每股应税损益-每股收益)均与股票价格高度相关,比较分析发现了应纳税损益能在会计损益的基础上对投资者的股票估值提供增量的信息。其次,基于会计损益信息含量研究的计价观,笔者以股票价格为因变量、以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指标为解释变量构建模型,检验发现考察期绝大多数年份中国A股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与股票价格显著正相关,表明会计净损益、净资产均能向投资者传递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在用每股应纳税损益替代每股收益后,发现考察期绝大多数年份中国A股上市公司应纳税损益、净资产指标均与股票价格显著正相关,表明两者同时能向投资者传递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此外,检验发现从2004年开始投资者的股票估值习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每股应税损益配合每股净资产的计价模型优于每股收益配合每股净资产的计价模型,说明应纳税损益比会计损益在市场对股票估值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更为明显的作用,同时也证明用每股应纳税损益代替每股收益指标对Collins等(1997)和陆宇峰(1999)计价模型的修正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笔者的实证分析已经发现,理性的公司管理层会充分利用会计-税收差异进行盈余管理,并且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再机械地使用会计数据,而会对会计信息进行相机调整。本文关注的并不只是会计-税收差异本身,更主要是担心企业在报告会计损益或应纳税损益时进行误解或欺诈,扭曲这种差异,从而导致效率的损失。会计-税收差异已经成为事实,但又会引至一些负面的后果。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应无为而治,而是应该积极考虑对待这种差异的态度。中国现行政策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所得税费用,并不要求披露应纳税所得额。通过实证分析可知,经估算的应纳税损益指标对于上市公司会计损益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参考或鉴证作用,而且市场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本文最主要的政策涵义就是,如果上市公司披露应纳税损益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管理后的会计盈余信息对投资者的误导,甚至可以消除上市公司过度利用会计-税收差异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倾向。概言之,尽管会计-税收差异催生了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中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改革和会计-税收分离改革的方向不可逆转。就本文的主题而言,笔者建议政府尽快作出补充性政策规定,要求企业在公布年度财务报告的同时披露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损益额。中国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囿于笔者的学术水平、认知能力和资料来源的限制,本文对会计-税收差异与相关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仅是一种尝试。尽管如此,本人试图选择从制度出发研究企业行为以及市场行为的研究模式将有助于梳理该领域研究的脉络和发展方向,并给以后的研究以启迪。最后,笔者提出如下展望:(1)运用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解释制度变迁;(2)全面权衡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3)所得课税盈余管理假设的提出;(4)纳税筹划与考量所得课税的盈余管理之间的重合;(5)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考量所得课税的盈余管理问题相交织;(6)区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进行研究;(7)中国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税制实施后的相关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管理者公平性感知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06)
- [2].反倾销立案调查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 财会通讯 2020(11)
- [3].董秘审计背景会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J]. 东南学术 2020(05)
- [4].企业社会责任能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吗?——基于经济形势差异的研究[J].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8(06)
- [5].企业战略视角下盈余管理行为选择[J]. 北方经贸 2017(01)
- [6].浅析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及防范[J]. 商场现代化 2017(01)
- [7].税收-会计差异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J]. 科研管理 2017(05)
- [8].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06)
- [9].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盈余分布状况的影响研究[J]. 中国市场 2017(25)
- [10].盈余管理行为传染效应的实证研究[J]. 财会通讯 2017(24)
- [11].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影响成本粘性吗[J]. 财会月刊 2017(29)
- [12].机构投资者对内部控制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 中国市场 2015(51)
- [13].盈余管理行为下的内部控制优化[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8)
- [14].多任务情景下国企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框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5].盈余管理行为契约化解释[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01)
- [16].高管团队垂直对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1)
- [17].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基于高管变更的视角[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03)
- [18].会计准则模式、会计专业能力与盈余管理行为[J]. 中国审计评论 2017(01)
- [19].审计师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风险感知研究[J]. 今日财富 2016(18)
- [20].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J]. 当代会计评论 2016(02)
- [21].晋升激励与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3(10)
- [22].饲料企业转型战略与会计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研究[J]. 中国饲料 2020(21)
- [23].外部治理对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06)
- [24].学者型高管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0(06)
- [25].浅析内部审计对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J]. 时代金融 2013(09)
- [26].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监督的博弈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9)
- [27].国有企业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3(09)
- [28].新会计准则对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02)
- [29].我国契约关系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J]. 现代商业 2011(07)
- [30].基于盈余分布密度检验的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