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皖江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皖江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皖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一文中研究指出皖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建设,依托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是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依托平台,为我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有效支撑。重点实验室拥有固定人员4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是一支在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实验室现有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曾宪梓全国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1 800多万元,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元素分析仪、(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毛雪,孟源思,张东红,王静,马友华[2](2019)在《基于GIS的皖江流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整体掌握皖江流域耕地地力水平、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提升皖江流域的耕地质量。[方法]文章基于农业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分别构建了皖江流域平原区和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现在较为成熟的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开展皖江流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皖江流域平原区耕地划分为9个等级, 1~9等地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8.7%,18.4%,22.5%,22.7%,13.5%,17.2%,2.8%,2.9%和1.3%,其中2等地、3等地以及4等地分布区域较广,所占面积较大;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耕地划分为9个等级, 1~9等地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2.2%,8.6%,14.2%,26.0%,21.3%,10.6%,9.0%,5.0%和3.2%,该区域主要有3等地、4等地、5等地分布。[结论]该评价结果对皖江流域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07期)
张绪[3](2019)在《近代皖江流域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流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流动是近代皖江流域社会发展与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近代工业化与市场化进程中,芜湖、安庆等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容量有所扩大,成为周边农村人口城市化流动的重要聚集区。这种人口流动是一种被迫性的、生存需求主导下的城市化,是因农村经济衰败、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城市化,折射出近代皖江流域城乡关系的畸形状态。受其影响,近代皖江流域的地方社会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传统职业观念与妇女社会角色的转变、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等。(本文来源于《人文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谷双喜,杨海燕,李衡均,刘现印,彭建[4](2019)在《基于土地利用的皖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土地利用及其生境质量变化过程对区域生境保护、生态安全构建意义重大。以皖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在分析皖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运用InVEST模型对2000—2010的生境质量进行评估,总结皖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0,皖江流域的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建设用地增加最多,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为耕地转向建设用地;皖江流域的景观破碎度指数逐年上升,景观连通性差;皖江上游到皖江下游生境质量值逐渐递减,大部分皖江中下游平原区域生境质量值低于0.6,生境质量较差,皖江上游地区和山地丘陵地区生境质量值高于0.6,生境质量较好;2000—2010,皖江流域的GDP逐年增长,产业结构也逐步向二、叁产业为主体发展,建设用地大面积扩张,整体生境质量下降明显。(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吕君丽,陈恩虎,胡茂胜[5](2018)在《明清时期皖江流域亩产水平与种植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皖江流域粮食生产的水平与种植结构的大体状况是:从额租推算,水稻、麦类平均亩产量基本在在2石和1.473石左右。种植结构以种稻为主,辅以麦稻轮作、油稻轮作和稻棉轮作。玉米和番薯逐渐推广,棉花、蚕桑、麻类、花生、烟叶等皆有种植。(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吕君丽,陈恩虎[6](2018)在《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土地占有形态与租佃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租佃关系是明清皖江流域非常普遍的土地占有形态及主要的生产关系,通过对农村社会分层的变动和租佃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农村土地制度、土地租佃关系和借贷关系等农业生产关系的演变过程。认为:按照对土地的占有情况,明清皖江流域农村可分为大地主、中小地主、自耕农、佃农和雇农等不同的层级类别,且各阶层存在一定的变动;租佃形态主要以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为主,佃农仍是主力之一。耕地类型可分为官田和民田两类,其中官田占绝大部分,民田的所有权属私人,被官绅商人、乡绅地主、军功地主、外国教士和教堂兼并侵吞;佃农向地主租赁土地、建立租佃关系,地租形态有力租、物租、钱租等叁种主要形态,永佃制得以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罗冰,周晓光[7](2018)在《元代以前皖江流域佛教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初探——以寺院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皖江流域是中国最早有佛法流布的地区之一,也是佛教地方化进程的重要区域。元代以前,皖江流域佛寺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分布态势从东汉叁国时期的"两点一面",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的"大分布、小聚集";从隋唐五代时期的寺院建设的"网式普兴"发展到两宋时期的新寺多鳞集于州城大邑,额寺多汇聚于传统佛教胜区的局面。皖江流域特殊的自然、政治、地理、交通、经济等条件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周晓东[8](2018)在《让皖江文旅品牌“亮”起来》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从省文化厅获悉,该厅目前正与旅游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将深入挖掘皖江流域历史文化资源,以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好皖江文旅品牌。了解到,民盟安徽省委会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了《持续推进皖江黄金水道建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提案。(本文来源于《江淮时报》期刊2018-05-18)
吕君丽,陈恩虎,过慈明[9](2018)在《明清时期皖江流域人口的盈缩与土地的开发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朝皖江流域的招抚流亡、鼓励垦荒和承认对土地的所有权等政策促进耕地面积增长、提高土地垦殖率,使客民及小农猛增,户口益繁;明末清初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得皖江人口再次减少,清政府采取移民垦殖、鼓励垦荒、招佃经营的措施,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使皖江流域再现移民高潮。呈现出:土地开发早,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耕地较少;新型作物引进,山地得到开发;大量圩田出现,农业技术水平提升;人口增长加剧了人民的生存竞争;人口增长恶化了明清皖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吕君丽,过慈明[10](2018)在《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农民生活与农村社会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明清时期,战乱灾荒频繁、农村土地掠夺式开发等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但也逐渐形成不同层级、功能各异的农村商品流转体系。明清官府、地主和高利贷者等利用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趁机抬高租额及各种额外盘剥,农民不断失去生产资料,生活状况堪忧。农民收入微薄,依靠以副补农、出卖劳动力和从事商贩活动等谋生。(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皖江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了整体掌握皖江流域耕地地力水平、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提升皖江流域的耕地质量。[方法]文章基于农业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分别构建了皖江流域平原区和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现在较为成熟的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开展皖江流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皖江流域平原区耕地划分为9个等级, 1~9等地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8.7%,18.4%,22.5%,22.7%,13.5%,17.2%,2.8%,2.9%和1.3%,其中2等地、3等地以及4等地分布区域较广,所占面积较大;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耕地划分为9个等级, 1~9等地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2.2%,8.6%,14.2%,26.0%,21.3%,10.6%,9.0%,5.0%和3.2%,该区域主要有3等地、4等地、5等地分布。[结论]该评价结果对皖江流域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皖江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皖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毛雪,孟源思,张东红,王静,马友华.基于GIS的皖江流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3].张绪.近代皖江流域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流动[J].人文论丛.2019
[4].谷双喜,杨海燕,李衡均,刘现印,彭建.基于土地利用的皖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
[5].吕君丽,陈恩虎,胡茂胜.明清时期皖江流域亩产水平与种植结构[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吕君丽,陈恩虎.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土地占有形态与租佃关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罗冰,周晓光.元代以前皖江流域佛教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初探——以寺院为中心[J].江汉论坛.2018
[8].周晓东.让皖江文旅品牌“亮”起来[N].江淮时报.2018
[9].吕君丽,陈恩虎,过慈明.明清时期皖江流域人口的盈缩与土地的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吕君丽,过慈明.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农民生活与农村社会考察[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