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机制的多因素分析

120例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机制的多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不同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以及非糜烂性反流病三个亚型的发病机制的异同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8-2005年因反酸、烧心等反流症状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并接受胃镜、食管动力检查和食管24小时pH检测的成人门诊和住院病例,除外食管癌、胃切除术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合并严重全身疾病,其接受食管动力检查和食管胃24小时pH监测前3d禁用抑酸药和胃动力药。以下列标准作为GERD诊断标准:(1)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如反食、反酸、烧心、嗳气和胸骨后痛等,无继发因素,(2)试验性诊断:应用PPI后症状缓解。共入选GERD病例239例,年龄20-81岁,男性132例,女性107例。入选病例按照内镜下食管粘膜有无破损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组119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120例。NERD组依据24h食管pH监测及症状与酸反流的关系(症状指数),分成异常酸反流(组1)、酸敏感食管(正常酸反流但症状与酸反流相关,组2)及功能性烧心(正常酸反流且症状与酸反流无关,组3)三个亚型。通过各组资料对比分别对NERD和RE的发病机制异同及NERD三个亚型的异同进行探讨。结果:1.NERD和RE组比较(1)NERD、RE一般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及Hp感染几项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ERD、RE性别构成比及食管外症状、烟酒嗜好及食管裂孔疝例数比较有差别:RE组男性发病较多,NERD女性发病较多,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RE组合并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患者显著高于NERD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RE组存在食管外症状患者(6.72%)少于NERD组(12.5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E组长期吸烟饮酒患者(13.36%)少于NERD组(15.8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NERD、RE组症状比较RE组存在反酸、烧心和反食症状例数较NERD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后疼痛症状例数二者近似。(3)RE组和NERD组相比较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压,食管上括约肌(UES)静息压,食管体部近段蠕动波峰值和传导速度,胃内压、屏障压均无差别(P>0.05)。食管体部中、远段蠕动波峰值存在差异(P<0.05)。食管病理性蠕动RE组43例,存在失蠕动15例,NERD组27例,存在失蠕动者9例,二者比较存在差异(P<0.05)。(4)NERD、RE组24h食管pH监测结果比较两组均存在病理性反流,RE组酸反流显著高于NERD组。两组立位pH<4时间百分比、最长酸反流时间、pH<4总时间、pH<4百分比、中位pH水平、酸反流面积、酸反流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ERD组卧位pH<4时间百分比低于RE组(P<0.05),NERD组卧位平均pH低于RE组(P<0.05)。NERD组De-meester积分平均为22.8825,较正常参考值14.72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RE组De-Meester积分平均39.1282,较正常参考值14.72也有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平卧位PH<4时间及百分比、酸反流总次数、长于5min的酸反流次数、24h pH<4总时间百分比等有差异(P<0.05)。2.NERD三个亚型比较(1)NERD三个亚型一般情况的比较三亚型患者年龄、性别、身高、Hp感染几项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及体重指数存在差异(P<0.05),其中1、2组和1、3组比较体重及体重指数均存在差异(P<0.05)。酸敏感食管和功能性烧心体重及体重指数均低于异常酸反流组。(2)NERD三亚型症状比较NERD三亚型比较反酸、烧心、胸骨后痛和反食四项症状中胸骨后痛症状差异有显著性(P<0.01),反酸症状差异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酸反流和功能性烧心两组反酸症状存在差异(P<0.01),与功能性烧心比较无差异(P>0.05);异常酸反流与酸敏感食管两组比较胸骨后痛症状无差异( P>0.05);其余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3)NERD三亚型食管测压结果比较NERD三亚型食管UESP、LESP、食管近段、中段、远段峰值及胃内压、屏障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两比较异常酸反流组胃内压高于后两者,其中与酸敏感食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酸反流组食管体部远段峰值明显高于后两者,与功能性烧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NERD三亚型24h食管pH监测结果比较异常酸反流组和酸敏感食管二组与功能性烧心组在酸的反流指标上大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平均pH水平、中位pH水平方面与功能性烧心无差异(P>0.05)。结论:1.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反流性食管炎可能是不同类型的反流病。2.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的差别主要在于反流时间和食管黏膜防御机制。3.非糜烂性反流病三个亚型在酸反流及食管下段食管动力方面有显著差异。4.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烟酒嗜好、合并食管裂孔疝及食管外症状等,与反流性食管炎相比性别、食管外症状、合并食管裂孔疝等有差别。5.NERD治疗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对象与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酸反流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症状的特点[J]. 食管疾病 2020(03)
    • [2].身体自带的6个修复功能[J]. 现代妇女 2017(06)
    • [3].身体自带的六个修复功能[J]. 老同志之友 2017(14)
    • [4].声带疾病与咽喉胃酸反流之间的关系[J]. 广东医学 2012(24)
    • [5].对抗酸反流,食物有高招[J]. 健康之家 2018(08)
    • [6].胃食管反流病的非酸反流和治疗[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0(02)
    • [7].以酸反流为主的食管溃疡临床研究现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0(02)
    • [8].老年非心源性胸痛与酸反流的临床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15)
    • [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03)
    • [10].弱酸反流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1(06)
    • [11].胃食管反流病中非酸反流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33)
    • [12].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2)
    • [13].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及心理因素的关系[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03)
    • [14].无效食管动力及非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关系[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8(04)
    • [15].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识别与治疗进展[J]. 临床荟萃 2017(01)
    • [16].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与食管动力的相关性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0(21)
    • [17].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与食管动力关系的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02)
    • [18].GERD患者夜间反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 胃肠病学 2017(10)
    • [19].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8)
    • [20].声乐诊疗室[J]. 歌剧 2017(08)
    • [21].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反流事件研究[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6(04)
    • [22].心情差易致胃酸反流[J]. 山西老年 2013(08)
    • [23].非酸反流对糜烂性食管炎抑酸治疗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 2016(10)
    • [24].清热化瘀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 2008(06)
    • [25].六味安消对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食道动力及酸反流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4(05)
    • [26].质子泵抑制剂(PPIs)难治的胃酸反流的症状起因和预防及治疗[J]. 黑龙江医药 2014(05)
    • [27].英国[J]. 健康 2012(10)
    • [28].睡前进食增加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食管酸暴露[J]. 中国消化内镜 2008(Z1)
    • [29].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10)
    • [30].食管远端与近端酸反流患者的食管动力特点分析[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6(07)

    标签:;  ;  ;  ;  ;  

    120例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机制的多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