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

论文摘要

任何建筑美学都有一定的哲学根基,客体论建筑美学的哲学根基哲学本体论,它演绎出美是一种不依赖人而存在的建筑客观属性;主体论建筑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观主义唯我论和客观主义存在论的统一,以解释学、解构主义哲学为表率,它认为建筑不依赖人而存在,但建筑的美却依赖于人,建筑美与不美取决于人;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价值论、现象学等人文哲学,它认为建筑之美既不取决于建筑客体,也不取决于主体,而是存在于主、客体等构成的复杂价值关系之中。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就在于建筑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是否同主体的结构、尺度、需要相符合、接近或一致,如果相接近或一致,人就产生心理的认同或共鸣,建筑则具有美学价值,反之则无。建筑美学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或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物质层面的建筑美学价值是建筑是否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理需求,是否满足使用者的各种活动和身体结构、尺度,是否达到使用者对建筑功能、安全、经济性等所提出的要求;精神层面的建筑美学价值包括建筑是否适合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心理尺度,是否使居者产生心理认同和实现人之为人的更高层次的形上精神追求,是否证实人的自由、偏好和存在。价值论建筑美学继承、改革和发展了主体论建筑美学,其人文色彩浓厚,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则弥补了其科学理性的不足,它将建筑美学价值作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研究。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由技术美学价值和艺术美学价值二部分组成,是二者的对立统一。前者可通过建筑科学技术标准进行审美评价,而后者则具有多元化的人文艺术属性,是异常复杂和变化的,公共期待视域和共通感的社会审美价值观可以衡量建筑艺术美学价值。论文基于当代人文哲学和美学理论的相关成果,重点从艺术美学价值(精神层面)的视角阐述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包括高层建筑的城市美学价值、科技美学价值、数学美学价值、雕塑之美、空间之美、模糊美学价值、政治美学价值和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及其反思,以及高层建筑的当代审美趋向,涉及分形美学价值、信息论美学价值、生态美学价值、反形式美学与高层建筑的奇特美。得出以下主要成果:论证了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构成和评价标准;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必然性与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观;分形美学是一种新的建筑设计观和方法论;建筑美学价值体现在适度的建筑信息创新;从模糊美学和反形式美学中革新和发展建筑美学;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及实用价值
  • 1.2.1 学术意义
  • 1.2.2 实用价值
  •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概述
  • 1.3.1 国外建筑美学研究及其前沿动态
  • 1.3.2 国内建筑美学研究及其学术成就
  • 1.4 研究范围和视角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从客体论走向价值论的建筑美学及其必然性
  • 2.1 客体论建筑美学
  • 2.1.1 客体论美学本质及溯源
  • 2.1.2 客体论建筑美学及其特征
  • 2.1.3 西方客体论建筑美学
  • 2.1.4 中国古代建筑美论的现代意义
  • 2.2 主体论建筑美学
  • 2.2.1 现代主体论美学
  • 2.2.2 主体论建筑美学及其特征
  • 2.2.3 主体论建筑美学的多元价值观
  • 2.3 价值论建筑美学
  • 2.3.1 价值论美学及其本质
  • 2.3.2 价值论建筑美学本质及其特征
  • 2.3.3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相关论著
  • 2.4 建筑美学从客体论走向价值论的必然性
  • 2.5 小结
  • 3 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
  • 3.1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基本术语及其演绎
  • 3.1.1 美学、建筑美学和高层建筑美学的概念及其关系
  • 3.1.2 价值、美学价值与价值论释义
  • 3.1.3 价值论建筑美学与高层建筑美学价值
  • 3.1.4 价值论美学视野中的建筑本源意义
  • 3.1.5 系统科学释名与建筑美学价值的系统性
  • 3.2 耗散结构理论演绎下的建筑美学价值系统
  • 3.2.1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
  • 3.2.2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 3.2.3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的整体属性和规律
  • 3.2.4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构成
  • 3.3 系统科学论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兼有科学与人文属性
  • 3.3.1 人文精神的高扬
  • 3.3.2 复杂科学之理性
  • 3.4 小结
  • 4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表现
  • 4.1 高层建筑的城市美学价值
  • 4.1.1 城市美学
  • 4.1.2 高层建筑的城市空间美学价值
  • 4.1.3 高层建筑的城市形象美学价值
  • 4.1.4 城市精神的象征
  • 4.1.5 高层建筑是一把城市双刃剑
  • 4.1.6 小结
  • 4.2 高层建筑的科技美学价值
  • 4.2.1 科技美学释义
  • 4.2.2 高层建筑的科学美学价值
  • 4.2.3 高层建筑的技术美学价值
  • 4.2.4 当代高层建筑人文和生态技术的美学价值
  • 4.2.5 高层建筑的材料美学价值
  • 4.2.6 价值论高层建筑科技美学的哲学本质
  • 4.2.7 小结
  • 4.3 高层建筑的数学美学价值
  • 4.3.1 数学美学及其特征
  • 4.3.2 高层建筑的整体秩序之美
  • 4.3.3 高层建筑的数量美学价值
  • 4.3.4 高层建筑的几何美学价值
  • 4.3.5 高层建筑的几何抽象美学价值
  • 4.3.6 小结
  • 4.4 高层建筑的雕塑美
  • 4.4.1 开放而空灵的现代雕塑
  • 4.4.2 高层建筑具象抽象的美学价值
  • 4.4.3 高层建筑的体积美
  • 4.4.4 高层建筑的雕塑化“虚空”之美
  • 4.4.5 高层建筑的雕塑化质感和色彩美
  • 4.4.6 小结
  • 4.5 高层建筑的空间美
  • 4.5.1 高层建筑空间的演变
  • 4.5.2 高层建筑空间的系统美
  • 4.5.3 高层建筑空间的景观美学价值
  • 4.5.4 当代高层建筑空间的场所美学价值
  • 4.5.5 高层建筑空间之模糊美
  • 4.5.6 当代高层建筑空间与赛伯空间的“超文本链接”
  • 4.5.7 小结
  • 4.6 高层建筑的模糊美学价值
  • 4.6.1 模糊美学及其哲学基础
  • 4.6.2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本身的模糊美
  • 4.6.3 高层建筑构成图式的模糊美学价值
  • 4.6.4 高层建筑符号的模糊美学价值
  • 4.6.5 高层建筑的意境模糊美学价值
  • 4.6.6 小结
  • 4.7 高层建筑的政治美学价值
  • 4.7.1 政治美学释疑
  • 4.7.2 高层建筑的政治美学价值
  • 4.7.3 小结
  • 4.8 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及其反思
  • 4.8.1 伦理恐慌与恐高心理
  • 4.8.2 局域气候的灾变
  • 4.8.3 安全的恐慌
  • 4.8.4 科学论证匮乏与造价昂贵
  • 4.8.5 穷兵黩武
  • 4.8.6 小结
  • 5 当代高层建筑的审美价值走向
  • 5.1 高层建筑的分形美学价值
  • 5.1.1 分形美学
  • 5.1.2 建筑与城市的分形美学特征
  • 5.1.3 高层建筑的分形美学价值
  • 5.1.4 运用分形美学的高层建筑设计
  • 5.1.5 分形美学为建筑设计与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
  • 5.1.6 小结
  • 5.2 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
  • 5.2.1 信息论美学释名
  • 5.2.2 建筑就是信息
  • 5.2.3 建筑审美的本质就是传译信息
  • 5.2.4 高层建筑之美体现在适度信息创新及其层次性
  • 5.2.5 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
  • 5.2.6 当代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
  • 5.2.7 小结
  • 5.3 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价值
  • 5.3.1 生态美学及其特征
  • 5.3.2 生态建筑与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特征
  • 5.3.3 当代高层建筑的生态高技倾向
  • 5.3.4 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价值
  • 5.3.5 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 5.3.6 小结
  • 5.4 反形式美学与高层建筑的奇特美
  • 5.4.1 反形式美学的本质及其与传统美学的辨证关系
  • 5.4.2 反形式美学与奇异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 5.4.3 反意义与高层建筑的含混美学价值
  • 5.4.4 反形式美学之启示
  • 5.4.5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1.1 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构成和评价标准
  • 6.1.2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必然性与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观
  • 6.1.3 分形美学是一种新的建筑设计观和方法论
  • 6.1.4 建筑美学价值体现在适度的信息创新
  • 6.1.5 从模糊美学和反形式美学中革新和发展建筑美学
  • 6.1.6 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 6.2 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科技下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新拓展[J]. 陕西建筑 2011(03)
    • [2].简谈建筑美学——从一般建筑到建筑学建筑的飞跃[J]. 大众标准化 2020(04)
    • [3].消费时代的建筑美学[J]. 建筑师 2017(04)
    • [4].建筑美学遇见生命哲学的观照视野[J]. 建筑与文化 2018(09)
    • [5].基于学科交叉视角的建筑美学教育[J]. 智库时代 2018(40)
    • [6].桥梁设计中桥梁建筑美学的体现方式分析[J]. 四川水泥 2017(07)
    • [7].生态建筑标准美学的新模式构建[J]. 中国标准化 2016(11)
    • [8].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建筑美学模式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10)
    • [9].生态建筑美学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 大众文艺 2015(04)
    • [10].浅析中西方建筑美学差异[J]. 长江丛刊 2018(18)
    • [11].传统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与作用[J].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8(11)
    • [12].建筑美学[J]. 风采 2008(10)
    • [13].当代信息建筑美学的内涵与拓展思考[J]. 艺术教育 2014(12)
    • [14].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特色探究[J]. 建筑与文化 2015(01)
    • [15].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建筑美学新模式探索[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5(12)
    • [16].我国建筑美学的应用及其趋势研究[J]. 大家 2011(14)
    • [17].建筑美学在房屋设计中的实践分析[J]. 门窗 2014(06)
    • [18].建筑美学中的“乡村维纳斯效应”——浅谈建筑的文化需求[J]. 美与时代(上) 2012(06)
    • [19].论生态建筑美学中的“场所”[J]. 文艺争鸣 2010(21)
    • [20].建筑美学的人文趋向[J]. 重庆建筑 2009(06)
    • [21].范式与建筑美学深化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03)
    • [22].基于建筑美学的中西方粗野主义风格研究[J]. 四川建材 2020(09)
    • [23].浅谈建筑美学与建筑形式——从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方向解读[J]. 城市建筑 2019(12)
    • [24].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的窗[J]. 建材与装饰 2018(15)
    • [25].基于想象力的建筑美学——评罗杰·斯克鲁顿的《建筑美学》[J]. 建筑学报 2016(05)
    • [26].浅析中国建筑美学[J]. 科技视界 2015(13)
    • [27].现代建筑美学叙事曲[J]. 城市地理 2018(11)
    • [28].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生态建筑美学的新模式[J]. 山东林业科技 2012(02)
    • [29].中国城市化建设必须思考的建筑美学——以浙江为例的考察(节选)[J]. 新美术 2011(02)
    • [30].浅谈建筑美学[J]. 科技信息 2010(09)

    标签:;  ;  ;  ;  ;  ;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