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环境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生物学性质
土壤环境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宁,冯朋博,侯贤清,李荣[1](2019)在《秸秆还田的土壤环境效应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秸秆还田既可避免秸秆资源堆放浪费,也可防止其大量焚烧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利于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该研究结合近年来秸秆还田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秸秆还田在改善土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秸秆还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及展望,旨在为开展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7期)
段路路,黄婧,黄河清[2](2019)在《灰黄霉素在土壤环境中的生物效应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酶活性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模拟方法,试验研究了灰黄霉素对植物种子发芽和根伸长毒性的影响、对蚯蚓急性毒性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灰黄霉素质量浓度在200 mg/L范围内对10种不同植物的毒性甚微;1 kg土壤(干质量)中灰黄霉素含量在1 000 mg内对蚯蚓生长的影响并无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灰黄霉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影响显着,并且对叁类微生物的影响关系是细菌>放线菌>真菌;灰黄霉素对脲酶的抑制作用较大,对脱氢酶的活性影响趋势是先提高其活性然后抑制其活性,但对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作用不大。(本文来源于《化肥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张冬梅,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3](2019)在《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措施的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冷凉区旱地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干旱缺水、低温冷凉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于2011—2014年采用裂区设计,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阳曲县河村,设置4种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研究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的土壤水、肥、热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1)秋深耕+秸秆还田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明显提高苗期5 cm日平均地温和日最低平均地温,3年平均分别提高1.1和1.3℃。覆膜处理3年平均较不覆膜处理增加苗期5 cm日平均地温和日最低平均地温1.7和1.2℃;2)秋深耕+秸秆还田苗期0~10 cm土壤含水量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平均增加1.9个百分点。3)玉米苗期秋深耕+秸秆还田0~12.5 cm土壤紧实度平均为春旋耕+无秸秆还田的3.0倍,从15.0 cm开始2个处理土壤紧实度基本一致。4)连续3年耕作覆盖处理后,秋深耕+秸秆还田土壤肥力明显得到改善,其中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磷和全钾都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有显着(P<0.01)增加,增幅分别为5.8%、6.4%和6.1%,覆膜土壤全氮含量显着高于不覆膜,增幅为8.6%。5)秋深耕+秸秆还田有显着(P<0.01)增产作用,4年平均增加经济产量12.2%,4年覆膜处理较不覆膜处理经济产量平均增加25.3%。所有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覆膜产量最高。6)覆膜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WUE平均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增加5.4%;而不覆膜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WUE平均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增加12.0%。因此,目前适宜该区域的蓄水保墒、增温稳温、培肥地力和高产高效的土壤耕作覆盖措施为秋深耕+秸秆还田+覆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徐国庆[4](2019)在《污泥生物炭输入暖温带人工杨树林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开展污泥生物炭(SSBC)林地利用探究了市政污泥生物炭输入温带杨树林的土壤环境效应,从土壤肥力、环境污染与生态风险和微生物与植物特性叁个方面,验证污泥以生物炭形式作为营养基质开展林地利用的处置方式可行性。田间试验SSBC用量分别为0 t·hm~(-2)(CK)、15 t·hm~(-2)(LS)、30 t·hm~(-2)(MS)、60 t·hm~(-2)(HS),每个用量设置五个重复。对不同用量的SSBC施加后两个不同季节土壤基础理化指标和养分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显示:SSBC能够显着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土壤肥力。试验土壤属于典型的高pH低电导率(EC)类型土壤,不利于土壤营养元素吸收。施加SSBC后,pH(H_2O)随着SSBC用量增加而显着降低,最大从8.66降低至8.49,土壤EC值提高了3.23~25.64%。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和全磷(TP)分别提高了18.36~67.99%、6.96~46.44%和25.12~89.45%;SSBC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有显着性改良效果,其中对硫、硼含量提高较为显着,分别为18.56~57.81%,16.73~36.75%。利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SSBC施用前后土壤肥力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F值在夏季和秋季分别从1.18上升到1.40和从1.10上升到1.31。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中土壤TP和有效磷的单因子肥力指数F_i值较高,SOM和TN的F_i值较低,分别是土壤综合肥力的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从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MBC、MBN)的角度探求SSBC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SSBC处理组β-葡糖苷酶(BG)、蛋白酶(LAP)和N-乙酰-葡糖苷酶(NAG)整体上分别提高了17.85~44.50%、24.99~70.46%和17.85~44.50%。相关性分析表明BG、LAP和NAG与大多数参数成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BG、LAP、NAG、SOM、TN、TP、硝态氮、有效磷,是SSBC提高土壤综合肥力的主导因素;碱性磷酸酶、MBC和氨态氮得分低,是主要限制因素。SSBC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也引入了以重金属为代表的污染物,添加生物炭后,7种金属元素最大增加幅度顺序为Cu>Zn>Ni>Cr>Pb>Hg>Cd,最大增加幅度依次为763.66%>141.35%>91.51%>81.12%>80.09%>68.15%>38.19%,但均符合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对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单一重金属污染风险和重金属综合污染风险增大随SSBC用量正相关,但未造成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HS组具有中等生态风险,主要由Hg和Cd造成。杨树胸径在MS组取得最大,比CK高出6.64~7.24%;而相对生长量在LS组取得最大值,相对5月份平均增加了32.36%。SSBC显着促进了杨树营养吸收,毛细根生物量相对于CK高出11.60~57.46%,N含量高出15.16~48.09%,且两者呈现线性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郭新蕾[5](2019)在《典型产地土壤环境因子影响稻米富集镉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稻米质量安全直接影响我们人体健康,我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镉污染问题,同时,稻米镉(Cd)污染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稻米富集Cd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同时环境因子存在类型多,区域变异性强的特点,因此要建立土壤Cd污染与稻米质量安全之间的耦合关系存在较大难题,以往土壤-稻米Cd传输模型的构建多以回归模型为主,建模参数少,模型代表性不足。基于此,本文选取四川绵竹、广东佛山、湖南湘潭等典型稻米产地不同风险等级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土-稻协同采样方式,对应采集土壤-水稻样品553对,对21个土壤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在对土壤环境因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基础上,采用随机森林回归、广义线性LASSO回归及混合线性Cubist等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土壤-稻米Cd运移规律模型,探索不同区域影响稻米富集Cd的主要环境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SOM、S、P、Si、Ca、Mn、Zn等的平均含量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土壤样品存在明显变异,地域代表性强。(2)随机森林分析对变量的解释性均明显高于LASSO及Cubist,说明环境因子对稻米富集Cd的影响过程复杂,线性模型的建模效率低于非线性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酸碱度因子(pH以及对pH有控制作用的土壤Ca含量)是影响稻米富集Cd的最重要因子;其次是土壤Cd、Fe、Mn、Si;SOM作用不明显。(3)随着建模样本数的增大,模型预测误差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本研究显示当前采样数量下四川绵竹模型预测误差暂未趋于平稳,广东佛山在70~80左右趋于平稳,湖南湘潭在110~120左右趋于平稳。(4)尽管研究区土壤环境因子地域差别大,但建模结果显示环境因子对稻米富集Cd的影响具有普适性。稻米Cd随土壤pH、Ca、Fe、Mn升高而下降,不同区域下降趋势不同。稻米Cd随土壤Cd升高基本不变,甚至部分区域呈现微弱下降趋势;土壤SOM对稻米Cd变化基本无影响。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在叁个不同样品采集区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性达90%以上,预测效果最佳,同时通过该模型能够较好的筛选出具有区域适用性的稻米镉富集主控因子,并能较好的反映出不同环境因子对稻米Cd富集影响程度,该研究将为稻米镉污染区域的修复治理及污染源解析热点筛查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张冬梅,姜春霞,张伟,王晓娟,刘化涛[6](2018)在《冷凉区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冷凉区旱地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干旱缺水、低温冷凉、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于2011—2016年采用裂区设计,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阳曲县河村示范基地,设置了6种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研究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1)免耕+二元覆盖、条耕+二元覆盖分别较常规旋耕+地膜覆盖平均增加0—200cm土壤贮水量20.8,32.1mm;免耕+秸秆半覆盖、条耕+秸秆半覆盖分别较常规旋耕+露地种植平均增加0—200cm土壤贮水量24.3,16.3mm。(2)不同耕作处理土壤紧实度差异主要在15cm内,条耕平均为常规旋耕的2.6倍,免耕第1年土壤紧实度最高,为常规耕作的4.6倍,以后逐年下降。(3)免耕+二元覆盖、条耕+二元覆盖分别较常规旋耕+地膜覆盖日平均地温降低0.2,0.1℃(5cm)和0.8,0.3℃(10cm);免耕+秸秆半覆盖、条耕+秸秆半覆盖分别较常规旋耕+露地种植日平均地温降低0.7,0.4℃(5cm)和1.5,1.0℃(10cm)。(4)保护性耕作3年后,免耕和条耕平均较常规旋耕增加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1.5g/kg(覆膜)和1.2g/kg(不覆膜);保护性耕作5年后,土壤培肥效应更加明显。(5)免耕+二元覆盖、条耕+二元覆盖分别较常规旋耕+地膜覆盖平均增产4.4%和6.9%,且条耕+二元覆盖经济产量显着大于常规旋耕+地膜覆盖;免耕+秸秆半覆盖、条耕+秸秆半覆盖、常规旋耕+露地种植平均产量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目前来说,适宜该区域的蓄水保墒、培肥土壤、稳产高产的保护性耕作措施为条耕+二元覆盖。(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娟,叶胜兰,牛岩[7](2018)在《不同模式对盐碱地土壤环境改良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陕西卤泊滩盐碱地在传统排水和生态蓄水处理下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全盐量和养分特征,分析说明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理化特征的差异性,从而为治理盐碱地提供科学依据及论证治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陕西富平设置盐碱地模型试验,分别设置传统排水和生态蓄水2种处理,测定分析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电导率、全盐量、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及分形维数;分析0~1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及贮水量,并综合分析在0~30 cm土层,土壤分形维数平均值与土壤养分平均值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2种模式下,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呈现趋势一致,生态蓄水模式较传统排水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同等水量下,在0~160 cm土层,生态蓄水处理下土壤平均湿度和平均贮水量较传统排水处理分别高4.47%和2.57%;在0~30 cm土层,传统排水和生态蓄水处理较试验前显着降低土壤pH值、电导率和全盐含量,且生态蓄水处理减少显着;在0~30 cm土层,各处理下各养分含量表现趋势一致即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减小,且生态蓄水处理下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平均含量较传统排水处理分别高18.96%、4.76%、10.67%和9.35%,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在0~30 cm土层,不同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干筛和湿筛的分形维数呈现相反趋势,且与土壤平均容重、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800 6~0.949 9),差异性显着(P<0.05)。综上所述,生态蓄水处理较传统排水处理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稳定性及土壤质量,可良好地实现盐碱地治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09期)
靳正忠,王永东,雷加强,李生宇,徐新文[8](2018)在《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环境因子的根际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不同定植年限下3种灌木的根际和非根际土,比较研究了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因子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1)除全氮和全磷外,20种土壤因子在3灌木根际土间差异极显着;(2)根际土的容重、全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氮磷钾含量、微生物代谢活性、脂肪酸含量和DNA片段多样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6种酶活性在不同年限林地间的差异极显着;(3)全氮含量、速效氮磷钾含量、微生物代谢活性、DNA片段多样性、微生物量碳和磷、纤维素酶和磷酸酶活性在不同树种与年限的交互效应上差异极显着;(4)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根际效应大小为柽柳>沙拐枣>梭梭,而不同树种各土壤养分因子和酶活性的根际效应大小并不一致。可见,几种荒漠灌木的定植促进了土壤养分转化,加速了沙漠防护林土壤的发育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8年04期)
闵祥宇[9](2018)在《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紧实特征及其土壤环境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部高潜水位采煤矿区是中国的煤炭能源基地,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因此采煤塌陷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也会威胁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在采煤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是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和保护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对复垦土壤进行农业利用的过程中,土壤紧实已成为影响复垦土壤生产力的最主要原因。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复垦过程中机械使用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及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一方面通过复垦施工现场取样观测,结合模拟压实试验,通过地统计理论、CT扫描技术和分形理论,研究使用复垦机械挤压扰动土壤后复垦土壤紧实度、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大孔隙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另一方面选择典型复垦区通过取样观测研究不同复垦区土壤热导率和无机磷分布的差异,并从中剖析二者与土壤紧实度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探明了复垦土壤机械压实机制。通过复垦施工现场取样观测,复垦过程中机械碾压会显着增加复垦土壤紧实度,当土壤中质量含水量为16%~18%时,TD80B型履带式推土机每次碾压后,复垦回填表层(0~20 cm)、回填亚层(20~40 cm)和填充层(40~60 cm)土壤紧实度均值分别增加53.586,57.791和16.100 kPa,根据土壤紧实度的地统计特征,3次碾压后复垦土壤紧实度均超过1000 kPa,该紧实特征会抑制作物生长;施工过程中履带式推土机的使用会极大扰动复垦土壤层次,表层(0~20 cm)土壤的颗粒组成状况逐渐与填充层土壤趋于一致,且表层(0~20 cm)土壤颗粒分布范围(D(0))变小,不对称性(△f)增加,颗粒分布在“集中-分散”(D(1))和“均匀-不均匀”(△α)之间变化;另外履带式推土机的使用在扰动土壤层次的同时也会压缩土壤,使复垦土壤孔隙面积(?)、数量和大小(ED)变小,但会增加大孔隙的成圆率(C)。(2)揭示了复垦土壤紧实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规律。通过模拟压实试验,模拟不同机械碾压不同次数下的土壤经过自然熟化3年后,表层(0~20 cm)土壤的微生物活性不同,分别模拟履带式推土机和自卸汽车碾压1次到9次,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尿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含量呈倒“V”字变化,其中模拟履带式推土机年3次或5次时土壤微生物活性最好。(3)分析了复垦区土壤紧实度与土壤热导率和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关系。挖深垫浅复垦、充填复垦和预复垦土壤热导率不同,且均小于对照耕地土壤热导率,这与复垦土壤质地和紧实程度有关,当土壤容重在1.205~1.593 g/cm~3时,砂粒为影响热导率的主要因素,当土壤容重在1.604~1.813 g/cm~3时,容重为影响热导率的主要因素;填充材料不同的复垦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不同,其中引湖充填无机磷含量和磷的有效性较高,另外复垦土壤紧实度与复垦土壤中无机磷总量、Ca_8-P和Ca_(10)-P含量呈现出显着性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1*,-0.498*和-0.509*(P<0.05)。以上结果表明复垦施工过程中,控制碾压次数可以减轻机械使用对土壤的扰动和挤压,并可以避免过度压实造成的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降低;在复垦区通过降低土壤紧实程度,增加砂粒含量可有效提高复垦土壤热导率;充填材料会影响复垦土壤各形态无机磷的分布,但一定程度上减轻复垦土壤紧实可以有助于土壤磷的有效性的恢复。该研究成果可为革新复垦技术和制订复垦标准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6)
马臣[10](2018)在《黄土高原旱地麦田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减氮增产及土壤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旱区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区。该地区土壤肥力地下,加之降雨较少,导致小麦产量较低,平均产量在3600kg/hm~2左右。为了追求产量,农户过量施肥现象普遍存在。过量施用氮肥不仅不能提高小麦产量,还会造成土壤硝态氮大量残留,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以及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为小麦减氮增产、培肥地力和降低环境污染,实现2020年化肥用量零增长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不同氮肥用量(0、75、150、225、300 kg/hm~2)与有机肥(30t/hm~2)配施,明确旱地麦田配施有机肥条件下合理的氮肥用量,探明配施有机肥的减氮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冬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均随施氮量增加,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施化肥处理和配施有机肥处理小麦籽粒产量基本在施氮225和150 kg/hm~2时达到最高。相比单施化肥,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在减少12.9%~21.3%的氮肥用量的情况下增产2.0%~18.3%,其中在干旱年份有机肥的减氮增产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分析产量叁要素可以发现,配施有机肥主要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提高小麦产量,相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6.4%~29.5%。施用氮肥能显着增加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配施有机肥也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和延长小麦旗叶光合有效期,施氮量≤75 kg/hm~2时,配施有机肥能够显着提高小麦旗叶SPAD值。2、相比单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能够显着提高小麦地上部及籽粒吸氮量。在正常降雨年份,配施有机肥对氮肥利用效率无影响,但在干旱年份提升效果明显。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促进小麦对磷和钾的吸收,相比单施化肥处理有效提高籽粒中磷的含量,增加小麦籽粒和地上部对磷和钾的吸收量。配施有机肥具有培肥土壤的作用,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25.4%、12.5%、114.5%和44.8%。3、配施有机肥会降低小麦播前和收获后深层土壤含水量,尤其是60~120cm的土层,且随年限的增加有向更深土层移动的趋势。在干旱年份,配施有机肥在施氮量≤75kg/hm~2时可提高播前耕层水分含量,正常降雨年份在各个氮水平均有提升。在干旱年份,配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提高11.6%的水分利用率,但在正常降雨年份提升效果不显着。4、合理氮肥用量配施有机肥可以将大量硝态氮固定在根层而抑制其向深层移动和累积,过量施用化肥易导致硝态氮向土壤深层的淋失。0~200cm硝态氮累积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在各个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处理的0~200cm硝态氮累积量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其中在干旱年份,耕层硝态氮累积量显着高于单施化肥处理,较深土层(主要集中在80~120cm)相反;正常降雨年份当施氮≤150 kg/hm~2时,配施有机肥处理的耕层硝态氮残留量显着高于单施化肥,施氮量≥225 kg/hm~2时,则出现在较深土层中(40~80cm)。(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土壤环境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酶活性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模拟方法,试验研究了灰黄霉素对植物种子发芽和根伸长毒性的影响、对蚯蚓急性毒性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灰黄霉素质量浓度在200 mg/L范围内对10种不同植物的毒性甚微;1 kg土壤(干质量)中灰黄霉素含量在1 000 mg内对蚯蚓生长的影响并无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灰黄霉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影响显着,并且对叁类微生物的影响关系是细菌>放线菌>真菌;灰黄霉素对脲酶的抑制作用较大,对脱氢酶的活性影响趋势是先提高其活性然后抑制其活性,但对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作用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环境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月宁,冯朋博,侯贤清,李荣.秸秆还田的土壤环境效应及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9
[2].段路路,黄婧,黄河清.灰黄霉素在土壤环境中的生物效应影响研究[J].化肥工业.2019
[3].张冬梅,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措施的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4].徐国庆.污泥生物炭输入暖温带人工杨树林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5].郭新蕾.典型产地土壤环境因子影响稻米富集镉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6].张冬梅,姜春霞,张伟,王晓娟,刘化涛.冷凉区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8
[7].李娟,叶胜兰,牛岩.不同模式对盐碱地土壤环境改良效应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8].靳正忠,王永东,雷加强,李生宇,徐新文.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环境因子的根际效应[J].中国沙漠.2018
[9].闵祥宇.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紧实特征及其土壤环境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8
[10].马臣.黄土高原旱地麦田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减氮增产及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