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形象:从历史到艺术演变的研究

关羽形象:从历史到艺术演变的研究

论文摘要

关羽既是三国时期刘蜀集团重要的军事将领,是历史真实的人物;关羽又是艺术化的人物,形象丰满,深入人心。关羽作为历史人物,陈寿的《三国志》中的记载是最真实的,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原始资料。三国时期的关羽主要作为一员武将征战沙场,为刘备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勋,后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在史书中的形象是比较复杂的,既勇猛善战,又矜持傲慢,集智谋和忠义于一身。经过各朝代不断对关羽事迹的完善和加工,关羽形象开始出现在诗歌、小说、戏曲和说唱文学中。较早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对关羽的故事进行了粗线条的记述,形象也不是很鲜明,至罗贯中笔下,关羽的故事得到了很完整的记叙和概括,使得关羽的形象“忠义贯古今,神勇震乾坤”,历代传颂不衰。关羽从历史人物向艺术人物的演变过程是艺术家通过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不断地增饰、完善关羽,这使得关羽故事在史实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加深入的传播塑造,这样也使关羽的故事在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中得到一定的体现,分别占有一席之地。关羽的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在民间的民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统治者对关羽不断加封各种封号,目的是利用关羽的忠义来训导民众为国效忠,使民众顺从封建统治的秩序。民众主要是缘于对关羽英雄功绩的景仰和崇拜,同时也寄托了民众的愿望,希望建立像关羽那样的丰功伟绩。到明清时期,由于文学消费的形成,书商和出版业的发展开始围绕那些民众感兴趣的书租赁或出版,这样他们才能赚取更大的利润。因此,书商和出版商对关羽故事的传播也有一定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2 学术回顾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历史文献中的关羽形象
  • 2.1 勇武
  • 2.1.1 守荆伐襄
  • 2.1.2 刮骨疗毒
  • 2.2 忠义
  • 2.2.1 辞曹归刘
  • 2.2.2 失荆败亡
  • 2.3 傲慢自满
  • 2.3.1 拒婚辱使
  • 2.3.2 忽视徐晃
  • 2.3.3 低估陆逊
  • 2.4 猜疑骄矜
  • 2.4.1 恐吓士仁 糜芳破降
  • 2.4.2 威胁马超 轻视黄忠
  • 2.5 形象复杂
  • 2.5.1 用人不当
  • 2.5.2 好谋好色
  • 第3章 艺术文本中的关羽形象
  • 3.1 勇武
  • 3.1.1 神勇震乾坤
  • 3.1.2 威武传千秋
  • 3.2 忠义
  • 3.2.1 忠义贯古今
  • 3.2.2 万代颂忠义
  • 3.3 真情与曲折
  • 3.3.1 写意真情
  • 3.3.2 曲折人生
  • 3.4 刚愎自用
  • 3.4.1 骄傲自负
  • 3.4.2 虚荣固执
  • 3.4.3 猜忌多疑
  • 第4章 关羽形象从历史向艺术的演变
  • 4.1 以史为据改造加工关羽
  • 4.1.1 承袭创新
  • 4.1.2 转移虚构
  • 4.1.3 夸张神化
  • 4.2 关羽民间传说具有的趣味性
  • 4.2.1 故事性:身世之迷
  • 4.2.2 神奇性:红脸之迷
  • 4.2.3 传说性:器骑之迷
  • 4.3 关羽民间传说具有的民俗性
  • 4.3.1 利用关羽武神灵来求雨避灾
  • 4.3.2 利用关羽忠义精神秘密结社
  • 4.3.3 利用关羽崇拜开展经济活动
  • 4.4 关羽故事的宗教性
  • 4.4.1 关羽形象与佛教的关系
  • 4.4.2 关羽形象与道教的关系
  • 4.4.3 关羽形象与儒教的关系
  • 第5章 艺术创作青睐关羽的原因
  • 5.1 民众的精神追求
  • 5.1.1 景仰伟绩
  • 5.1.2 寄托愿望
  • 5.2 政治统治的需求
  • 5.2.1 统治阶级内部的需求
  • 5.2.2 统治阶级外部的需求
  • 5.3 书商出版业与文化消费的需要
  • 5.3.1 三国文化走向市场
  • 5.3.2 文化消费的形成
  • 第6章 结语
  • 6.1 归纳总结
  • 6.2 关羽形象是如何从历史向艺术转变的
  • 6.3 疑问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诸葛亮斩马谡”别解[J]. 淮海文汇 2008(04)
    • [2].从《三国演义》的改编看文学经典“视觉转向”现象[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9(04)
    • [3].论《三国演义》的荐才描写[J]. 中州学刊 2019(11)
    • [4].泰国曼谷建安宫《三国演义》壁画探讨[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04)
    • [5].《三国演义》百年英译(1820—1938):史实考辨与学理反思[J]. 国际汉学 2019(04)
    • [6].《三国演义》与中国古代谏诤文化[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之悲剧性剖析[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0(01)
    • [8].《三国演义》人物篇手记[J]. 文学教育(下) 2020(02)
    • [9].《三国演义》英雄之死的叙事意义[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02)
    • [10].子弟书中《三国演义》女性形象的再塑[J]. 汉字文化 2020(04)
    • [11].论《三国演义》中的何进形象[J]. 名作欣赏 2020(15)
    • [12].新中国七十年《三国演义》研究概述[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13].冷观《三国演义》与瘟疫——“疫情与经典”之二[J]. 博览群书 2020(04)
    • [14].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演义》尊崇刘备原因分析[J]. 名作欣赏 2020(20)
    • [15].基于语料库的《三国演义》中“举”的维译探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8)
    • [16].《三国演义》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J]. 百色学院学报 2020(03)
    • [17].《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无系词判断句的对比研究[J]. 汉字文化 2020(14)
    • [18].《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四次选择[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19].略论《三国演义》孙韶与关索形象的塑造[J]. 荆楚学刊 2020(02)
    • [20].描写视角下《三国演义》译本评价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1].从整本书阅读的多维度切入培养核心素养——以《三国演义》中的张松为视角展示[J]. 名作欣赏 2020(23)
    • [22].关于《三国演义》争鸣问题的再思考[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23].民国时期《三国演义》群体译者行为研究[J]. 外语研究 2020(04)
    • [24].《三国演义》中的进谏与当下秘书的参谋咨询工作[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03)
    • [25].基于《三国演义》的关公诚信美德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6].《三国演义》梦境的叙事作用[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04)
    • [27].“传而不播”:《三国演义》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J]. 西部学刊 2019(07)
    • [28].《三国演义》研究70年[J]. 文史杂志 2019(05)
    • [29].现代纸书出版案例分析(一):《写给孩子的中国文化经典·三国演义》[J]. 中国传媒科技 2017(11)
    • [30].《三国演义》明清序跋脞论[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12)

    标签:;  ;  ;  ;  

    关羽形象:从历史到艺术演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