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钉住汇率制度与外向型经济发展

东亚地区钉住汇率制度与外向型经济发展

论文摘要

本文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与地区的钉住汇率制度置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之中,从时序分析的角度把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分为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货币危机与经济复苏之后三个时期,研究了钉住汇率制度产生、消亡、回归的变化过程与特点,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联系,最后提出这些经济体汇率改革的路径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对于外向型经济体,长期的、稳定的钉住汇率制度无疑带来了促进贸易与投资的收益。但在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随着市场的开放与经济的增长,汇率变化的压力越来越明显,使得维持汇率稳定的成本加大,经济失衡越来越为明显。当遇上经济冲击时,这种汇率制度阻碍了对经济失衡的调整。根据不断发展的货币危机与投机模型,东亚各经济体货币状况主要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健全与稳定。对一国货币进行冲击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动摇了市场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只能来自于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基础。货币因素反过来对经济基本面变动状况起到推动作用。在金融体系较为脆弱而资本较为开放的新兴经济体中,钉住汇率制度更易出现金融或货币危机。在外向型的经济发展下,当实际经济的萎缩、资本大量流入而同时内需膨胀的经济因素导致经济基本层面开始恶化时,引发投机冲击,是货币危机的根本原因,钉住汇率制度起到了危机的放大作用。货币危机彻底摧毁了东亚国家的钉住汇率制度,大部分国家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但在1998年经济复苏后,实行浮动汇率的各国开始逐渐回归到稳定汇率的路径上。以麦金农为代表的许多学者通过检验,证实了除印度尼西亚之外的所有的浮动汇率国家已采取高频钉住美元的汇率措施,且在理论界中出现了一些解释东亚钉住汇率回归的新理论,本文认为,东亚经济体钉住汇率回归的原因主要是由这些国家产业结构及贸易结构升级缓慢与金融市场不完善这两个因素决定的,东亚经济体内部紧密的经济联系与共同经济周期也决定了其汇率制度的趋同。尽管钉住汇率制度的回归是东亚经济体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理性选择,但不论是高频还是低频地钉住美元,这种稳定汇率的干预行为有着难以逾越的内在矛盾与困境。本文通过对“退出战略”的成本-收益分析,认为东亚新兴经济体钉住汇率制已处于收益递减阶段,成本在不断上升,金融危机爆发即体现了其钉住汇率制度的问题。笔者借鉴历史上退出钉住汇率制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东亚的汇率改革路径:在现阶段,由于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转换为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并不成熟,东亚各国的退出最优战略应为“两极”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选择一篮子货币的宽带浮动的汇率制度,同时配合宏观经济政策,减小汇率转换时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最后,本文分析了同是实行外向型战略的中国所采取的钉住汇率制度及其变化,认为钉住汇率制度在中国采取外向型战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已呈现明显的收益递减的状态。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经济内外失衡的不断加重,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退出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且也已经走上了打开汇率浮动空间的路径。渐近式的退出是避免对经济失衡纠正过程中所伴随的负面冲击的最佳策略,但人民币升值对解决我国内外经济失衡并不是唯一的灵丹妙药,还需要有其他政策进行配合,特别是要调整我国长期依赖于外贸外资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实行以内需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
  • 2 钉住汇率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
  • 2.1 汇率制度的分类与钉住汇率制的演变
  • 2.2 钉住汇率制中的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与经济影响
  • 2.3 经济增长过程中选择钉住汇率制度的因素分析
  • 3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与钉住汇率制的作用
  • 3.1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 3.2 外向型发展战略中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变化
  • 3.3 外向型经济中冲击均衡汇率的实际经济因素分析
  • 3.4 战后日本钉住汇率制度的经验
  • 3.5 小结
  • 4 钉住汇率制与货币危机
  • 4.1 货币危机理论与汇率制度
  • 4.2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下的新斯旺模型与东亚货币危机
  • 4.3 钉住汇率制对货币危机所起的作用
  • 4.4 小结
  • 5 货币危机后的东亚经济增长与汇率制度
  • 5.1 货币危机后汇率制度的变化
  • 5.2 危机后东亚各经济体汇率波动趋于稳定的经济层面因素
  • 5.3 东亚国家和地区汇率稳定的困境
  • 5.4 小结
  • 6 钉住汇率制度的退出
  • 6.1 钉住汇率的持久性
  • 6.2 钉住汇率制的退出战略
  • 6.3 钉住汇率退出的历史经验
  • 6.4 东亚国家钉住汇率制的退出路径
  • 6.5 小结
  • 7 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的退出
  • 7.1 人民币钉住汇率制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
  • 7.2 钉住美元制度的经济分析
  • 7.3 人民币汇率目标与经济内外均衡
  • 7.4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分析
  • 7.5 退出战略与政策配合
  • 7.6 结论
  • 8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1985-1996 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 附录3 资产平衡表效应公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 [2].“十四五”外向型经济发展:形势和任务[J]. 开放导报 2020(02)
    • [3].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外向型经济应对策略研究[J]. 福建茶叶 2020(05)
    • [4].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韧性[J]. 中国金融 2020(12)
    • [5].《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东亚侨资》一书出版[J]. 八桂侨刊 2018(04)
    • [6].山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与竞争力分析[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8(01)
    • [7].内陆口岸建设补齐河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短板路径探析[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8(01)
    • [8].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扬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14)
    • [9].开放背景下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 时代金融 2017(05)
    • [10].柬埔寨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中柬经贸合作[J]. 国际经济合作 2017(06)
    • [11].我国沿海经济带分布及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思考[J]. 商业经济研究 2016(10)
    • [12].厦门外向型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J]. 厦门科技 2015(05)
    • [1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湘教版)[J]. 地理教育 2017(04)
    • [14].社情民意[J]. 乡音 2016(10)
    • [15].积蓄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动能”——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综述[J]. 江淮法治 2017(07)
    • [16].委员声音[J]. 乡音 2017(02)
    • [17].关于五河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J]. 蚌埠党校学报 2009(02)
    • [18].搭乘丝路快车,“外向河南”需要再提速——省政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展我省外向型经济”月协商座谈会综述[J]. 协商论坛 2016(10)
    • [19].胡定核:欧亚大陆桥使重庆具有外向型经济的先发优势[J]. 重庆与世界 2015(04)
    • [20].提升江苏外向型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思路[J]. 群众 2015(10)
    • [21].转发市商务委关于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实施意见的通知[J]. 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8(04)
    • [22].刍议我国县域外向型经济的竞争力[J]. 现代商业 2014(02)
    • [23].培养国际型人才服务陕西省外向型经济[J]. 中国市场 2013(02)
    • [24].龙南县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老区建设 2013(16)
    • [25].世界经济调整与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以山东为例[J]. 理论学刊 2012(05)
    • [26].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问题探析——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商贸 2012(18)
    • [27].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4)
    • [28].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外向型经济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1(05)
    • [29].湖北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提升路径选择[J]. 对外经贸实务 2010(09)
    • [30].略论国际金融危机对青岛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标签:;  ;  ;  ;  

    东亚地区钉住汇率制度与外向型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