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信用风险是债务人未来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它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银行信用风险不仅影响银行的改革和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银行的信用风险,是理论和实践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比较成熟,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相应的管理体系,信用风险测算的方法和模型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测量风险的有效数据储备不足,并且信用风险测量方法还处在传统的比例分析和专家的经验判断上,还远远不能达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尝试性的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测量模型中数据量需要相对较少的聚合信用风险模型(CreditRisk+),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内部评级法对信用风险计量的要求,对国外商业银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非预期损失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了重点解析。其次,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风险测量方法的不足之处作了探讨,并对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作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于我国某商业银行的数据,并结合我国银行的现实情况重点对聚合信用风险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检验和对模型应用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实证过程和结果,提出了借鉴和拓展聚合信用风险模型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水平的具体建议:(1)借鉴国外方法来提高计算违约概率的精确性;(2)数据挖掘及其整理的深化;(3)在聚合信用风险模型中纳入经济景气循环因素;(4)考虑违约损失率与违约概率的相关性。(5)与RAROC结合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配置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应用研究
  • 1.2.2 国内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 文章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第2章 信用风险模型及其与非预期损失的计量
  • 2.1 信用风险的定义及其量化
  • 2.1.1 信用风险的定义
  • 2.1.2 信用风险量化是现代风险管理的目标
  • 2.2 新资本协议中以内部评级法为核心的信用风险测量方法
  • 2.2.1 新资本协议关于内部评级法的要求
  • 2.2.2 对信用风险精确计量的内部评级法
  • 2.3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分析
  • 2.3.1 国外信用风险测量方法的演进
  • 2.3.2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
  • 2.4 非预期损失的计量与信用风险模型的关系
  • 2.4.1 风险损失的分类
  • 2.4.2 运用信用风险模型计量非预期损失
  • 第3章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银行的适用性研究
  • 3.1 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 3.1.1 我国银行贷款的风险度管理
  • 3.1.2 我国银行基于系数法的经济资本管理
  • 3.1.3 我国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制约因素
  • 3.2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银行的适用性分析
  • 3.2.1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应用的对比分析
  • 3.2.2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银行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3.3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的基本原理
  • 3.3.1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的基本假设及其框架
  • 3.3.2 模型计算违约损失分布的步聚
  • 第4章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银行应用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 4.1.1 样本数据的采集
  • 4.1.2 模型的参数估计
  • 4.2 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实证计算
  • 4.2.1 计算违约事件的频率
  • 4.2.2 计算违约损失率
  • 4.2.3 计算贷款组合的违约损失分布
  • 4.3 模型应用的实证检验
  • 4.3.1 违约损失率分布的检验
  • 4.3.2 贷款组合损失分布的检验
  • 4.3.3 计量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
  • 4.4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银行运用的有效性
  • 4.4.1 模型替代我国银行系数法的效果分析
  • 4.4.2 模型在我国银行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 第5章 拓展聚合信用风险模型的进一步思考
  • 5.1 夯实聚合信用风险模型的应用基础
  • 5.1.1 从内部评级法分析模型的改进方向
  • 5.1.2 数据挖掘及其整理的完善
  • 5.2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拓展的具体建议
  • 5.2.1 借鉴国外方法来提高计算违约概率的精确性
  • 5.2.2 在模型中纳入经济景气循环因素
  • 5.2.3 考虑违约损失率与违约概率的相关性
  • 5.3 利用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完善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方法
  • 5.3.1 与RAROC结合研究我国银行经济资本配置方法
  • 5.3.2 为我国银行贷款定价提供科学依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模型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30)
    • [2].中国银行全面信用风险模型管理系统建设[J]. 中国金融电脑 2012(07)
    • [3].基于跳扩散的信用风险模型[J]. 中国商贸 2012(20)
    • [4].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模型探析[J]. 金融经济 2009(24)
    • [5].探讨我国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应用[J]. 价值工程 2017(03)
    • [6].一个带有稀疏相关性结构的约化信用风险模型[J]. 应用概率统计 2012(06)
    • [7].融资租赁中承租人信用风险模型构建[J]. 法制博览 2016(17)
    • [8].我国商业银行在聚合信用风险模型下的质押贷款风险度量探讨[J].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9(01)
    • [9].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方法论探讨[J]. 金融研究 2008(08)
    • [10].聚合信用风险模型的改进和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05)
    • [11].违约强度由Lévy从属过程驱动的约化信用风险模型及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J]. 应用概率统计 2012(03)
    • [12].常利率下信用风险模型的破产问题[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04)
    • [13].随机利率下离散信用风险模型和破产概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4].现代信用风险VaR模型的不足及改进[J]. 贵州社会科学 2015(12)
    • [15].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J]. 现代商业 2009(32)
    • [16].基于信用风险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3)
    • [17].信用风险模型及其适用性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2)
    • [18].国外信用评级模型的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2(04)
    • [19].基于决策树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模型实证研究[J]. 财会通讯 2012(05)
    • [20].信用风险模型比较及实证研究——以房地产企业为例[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S2)
    • [21].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价值工程 2015(17)
    • [22].我国上市金融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 现代商业 2013(29)
    • [23].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研究和比较[J]. 消费导刊 2008(17)
    • [24].面向区块链会计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财务与金融 2020(03)
    • [25].大数据背景下融资企业信用特征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35)
    • [26].基于省域视角的信用风险模型适应性分析[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05)
    • [27].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对比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1)
    • [28].信用风险模型综述及对我国借鉴[J]. 金融经济 2009(02)
    • [29].银行透明度和信用风险模型技术[J]. 交大法学 2014(02)
    • [30].信用风险模型中的Gerber-Shiu贴现罚函数[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0(03)

    标签:;  ;  ;  ;  

    我国商业银行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