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农庄;旅游景观与规划设计;美丽乡村;园林景观;景观生态设计
?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安全的敏感度以及乡村旅游的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安全、有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已经成为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时尚。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也成为了城市居民旅游的热门选择,因此,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如何更好的进行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是学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美丽乡村设计理念
1.1乡村环境景观美
在乡村环境景观层面上,“美丽”指乡村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自然美、设计美,同时,乡村景观的营造应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乡村景观的规划应该合理利用当地地形,发挥地域优势,营造出能够体现乡村特色和标志性的村貌景观。新老村庄衔接自然,有机结合。通过对新建村庄整体规划,对老旧村庄整体治理,通过“四项改造、四项治理、六个提升、一个打造”来打造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及村庄特色的美丽乡村。通过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合理布置绿地、休闲空间、文化及健身设施,创造优美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美化各家院落,营造处处相宜,家家美景的良好环境。
1.2乡村社会景观美
在乡村社会层面,“美丽”指让人感觉和谐、美满、幸福,即乡村产业结构合理、规模适中、发展状况良好、村民富裕的美好生活。于此同时,在生产和生活中,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融洽,形成文明友好、和谐的乡村社会氛围。
二、我国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整体上缺乏合理规划、景观格局混乱
目前,虽然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村庄已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总的规划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总体布局大多千篇一律,有的采用城市居住区的布局模式,缺乏乡村环境特,有的形式单一。布局采用大片的行列式,缺乏乡村应有的自由、亲切的生活氛围和特色。很多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布局混乱缺乏合理和统一的规划,城镇内部住宅、工业和商业等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较差,道路体系不完善,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造成景观的破碎化现象严重。
2.2建筑重功能,轻艺术、缺乏个性
我国长期坚持的是“经济、实用,在可能情况下兼顾美观”的设计方针,大多数乡村建筑模仿城市类型的住宅或别墅,在乡村经济条件的限制下,过分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利用率,追求造价低、适用性强的一般性生存空间的建造,“火柴盒式”建筑成为一段时间的代表作,忽视了观赏性、地方特色和个性。
2.3与农村的生产、生活脱节
由于我国现阶段广大农村农业现代化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村仍沿袭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从而使得农村住宅与城市居民住宅有着截然不同的功能要求,所以新农村规划时必须考虑住宅与堆场、晒场、仓库、生产前期操作间等结合起来。然而,眼下新农村建设由于过分热衷于城市做法,结果使之与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特有的生活方式相脱节。
三、美丽乡村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3.1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以生态园林为特色
生产、环境保护、休闲娱乐是乡村园林建设的主要功能要求,生态园林是通过以植物为基本材料,更多地把生态学原理、生态功能、生态效益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建立合理的生态系统,它的核心是为了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它的建设原则是用尽可能少的投人生产更多的生物产品和社会公益服务。
3.2经济实用结合、观赏游憩相顾
乡村园林绿化设计应充分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特征及历史,文化渊源,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环境的创作,力求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与地域特征的环境空间。乡村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别于公园设计和小区设计,应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兼顾观赏性,贴近乡村生活。在环境设计中应以绿色植物为主,应根据农村庄点,庭院,道路等景观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绿化系统,植物配置应适应气候特点和居住环境要求,形成各种富有特色的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群落。
3.3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一般来看,生长较慢的慢生树种的生长周期较长,绿化的成型期较长。不过另一方面,这种树木的价值也是巨大的,而且慢生树木的寿命一般都十分长,而速生树木虽然生长迅速,但是由于其寿命短,因此严重地影响其绿化地价值。因此,我们在进行树木的规划中要充分注意这一问题并且做好两者的补充和衔接工作。
3.4意乡村绿地景观中的植物多样性
只有注重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在物种选择和品种栽培等方面要注重整体效应,要充分结合乔木和灌木及草本植物的自身特性,确保形成高低错落有序,疏密相结合的植物群落。树种上选取深根性、抗性强、适应能力强的树种为首选,针对东北地区,常见易成活的乡土树种,如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景观优美的树种,如枫树、银杏、连翘、榆叶梅、金叶复叶槭、玉兰等均可作为参考树种。可适当种植种如桃、李、杏等经济树种在林下点缀。
3.5合理规划设计
合理的规划设计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优美的环境是人民生产生活的根本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应根据当地乡村特点、民族特色、建筑特征、风俗习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尊重村民生产、生活习惯,提取具有乡村景观的特质来进行乡村景观特色的营造,以展现乡村浓厚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文化景观,尊重并融于自然之中,这种美才是城市无法涉及,乡村所独有的美。
四、生态农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规划方法
4.1梳理乡村景观再现独特地域风貌
景观意象的确认与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的发展决定着景观意象的确认是否正确。该生态农业旅游景观选择的地点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离市区比较近,具广阔的消费市场;交通比较便利,能吸收更多的游客,还可以吸引到外国游客,真正实现在景区进行观光、度假。
4.2梳理景观意象层次方面
广阔的农田景观是本农庄基地的背景,蔬菜水果为旅游的观光路线,景观意象节点则为居民聚落。通过合理的划分层次,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进行景观生态网的确定。
4.3保护乡土景观元素的直观景象
要把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路线,进行特色文化的挖掘。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布特征是构成乡村环境景观意向的重要因素,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是形成乡村聚落的前提。乡村旅游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必须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农庄,以提高景观带给人们的舒适度。
小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更加向往“农家乐”的生活方式。对当地村落民俗进行充分利用,进行原生态旅游线路的规划,要打造自身特色的生态农庄。以保护环境为主,因为旅游业是一项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发展。让旅客能够更近的接近自然,体验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小雨,李婷婷,王崑.基于乡村景观意象的休闲农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
[2]戴纯菲.文化型旅游区景观规化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5
[3]杨培生,张玉龙.基于乡村景观意象的生态农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居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