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盐胁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藻,生物柴油生产,盐胁迫,油脂生产,自养植物,胁迫条件,功能食品,膜脂,科学技术学院,黄辛
抗盐胁迫论文文献综述
黄辛[1](2019)在《上海交大阐明微藻抗盐胁迫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黄辛)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缪晓玲团队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阐明了一种新颖的微藻抗盐胁迫机制。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理学》。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光合利用率高的自养植物,其种类繁多,代谢产物丰富,因此应用很广,涉及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8-05)
陈薇薇[2](2016)在《木寡糖促进小白菜生长及抗盐胁迫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生产应用中经常采用施用外源营养物质的措施来调节作物生长发育。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寡糖类物质作为新型的植物营养添加剂,具有多种优良的生理生化性能,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生物学效应。但目前把寡糖作为新型肥料开发应用的品种较少,大多见于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菌剂。因此,本文主要以我国丰富的木寡糖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木寡糖对植物生长生理活性及抗盐胁迫逆境的影响,从而为木寡糖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首先采用土培和水培试验研究了木寡糖在小白菜上的生物学效应,证明了木寡糖叶片喷施和根部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白菜的产量,同时提高了小白菜叶片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此外还降低了小白菜叶片硝酸盐的含量,进而改善了小白菜的营养品质。且两种处理方式的最佳施用浓度约为40 mg/L。研究发现,木寡糖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发育主要是通过促进小白菜根系的生长、生理活性的提高及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来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对小白菜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水平处理对小白菜根系形态的改善效果要好于高浓度处理。同时,通过对小白菜矿质养分吸收的研究表明,木寡糖一定浓度范围(40、80、120 mg/L)水平处理能显着促进小白菜对N、P和K的吸收,此外,木寡糖对小白菜地下部Ca、Fe和Mn的吸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抑制了Fe、Mn、Cu和Zn向地上部的转运。2为了进一步阐明木寡糖的促生长作用,利用光合仪对小白菜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研究,发现木寡糖处理可一定程度提高小白菜叶片Pn、Gs、Tr和WUE,同时可显着增加小白菜叶片Chl a的含量,从而促进光系统捕获光色素蛋白复合物和反应中心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此外,木寡糖处理还可一定程度提高小白菜叶片Fo、Fm、Fv及qN,这有利于植物捕获光能及提高电子传递效率,对光合作用及物质代谢起促进作用。木寡糖处理显着提高了小白菜体内SS和SPS活性,同时还增加了小白菜叶片内的糖含量。木寡糖处理能改变糖代谢的过程主要原因是改变了糖代谢关键酶活性,从而促进糖代谢产物的累积。3采用室内土壤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木寡糖作为有机营养物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寡糖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活性,同时还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盆栽试验中以木寡糖XOS1和XOS2浓度水平处理增幅最为显着。从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加。此外,盆栽试验中施加一定范围浓度木寡糖处理还可显着增加小白菜的产量。施用不同浓度的木寡糖均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其对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及保持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4采用水培试验以小白菜在盐胁迫逆境下的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检测目标,通过添加木寡糖刺激作用于小白菜,研究木寡糖对小白菜抗盐胁迫逆境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盐胁迫逆境造成小白菜体内离子平衡失调,生长和生理形态受到限制。木寡糖处理能提高盐胁迫下小白菜的产量,对小白菜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还促进了小白菜体内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的累积,尤其以木寡糖低浓度(40 mg/L和80 mg/L)处理效果显着。施用木寡糖能提高小白菜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维持和改善其离子平衡及渗透调节能力。此外,施用木寡糖各浓度处理均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叶片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木寡糖对小白菜的抗盐胁迫机制是通过诱导作用实现的,其能诱导盐胁迫逆境下小白菜体内产生各种抗性物质来缓解逆境因素对小白菜造成的损伤,从而加强了小白菜抵御盐胁迫逆境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12-01)
余春梅,李敏,何新雨,李玉娟,王莹[3](2015)在《过量表达柳树两个SVP1s基因提高拟南芥抗盐胁迫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拟南芥、水稻等草本植物中,人们对位于液泡膜上质子泵焦磷酸酶(VPase)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通过水解焦磷酸释放的能量将H+从细胞质泵入液泡中,从而驱动Na+、K+等的运输,避免了细胞质中因过量的Na+、K+造成的伤害,保护了细胞的正常功能.但是木本植物如柳树中的VP1基因(SVP1)的功能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检测了两个SVP1s同源基因在柳树L0911不同的组织(器官)中以及昼夜条件(以叶片为代表组织)下的表达模式,同时,分析了过量表达SVP1s拟南芥T3转基因株系的耐盐特性.结果表明:SVP1.1在韧皮部中表达最高,而SVP1.2在韧皮部和新生枝条是其在根部的4~5倍;叶片中两个SVP1s在白天稳定表达,18∶00后逐渐下降,在黑暗条件下,随着暗处理时间的延长SVP1.2增幅较大;在盐胁迫条件下,SVP1s转基因拟南芥T3株系种子萌发率,叶片中与活性氧清除相关的酶,如SOD、POD和CAT等活性的诱导强度高于野生型对照;SVP1.1转基因株系叶片膜质氧化程度(MDA)低于野生型和35S:SVP1.2株系.通过本研究显示,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柳树SVP1.1s提高了拟南芥的耐盐能力,揭示了木本植物中VP1基因同样具备保护细胞,使细胞耐受高盐胁迫的功能,同时也为选育优良耐盐树木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周文波,代其林,郭翠,马明莉,柯琪[4](2015)在《过表达IrrE基因提高油菜的抗盐胁迫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过表达Irr E基因油菜T3代植株和非转基因油菜植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过表达Irr E对油菜植株抗盐胁迫能力的影响,检测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非转基因和过表达Irr E基因油菜植株叶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EC)。结果显示,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非转基因和过表达Irr E基因油菜植株各自的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而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都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与非转基因相比,在高浓度Na Cl胁迫下过表达Irr E基因油菜植株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较低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表明在高盐胁迫下过表达Irr E能够显着地提高转基因油菜植株的抗盐胁迫能力。(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刘明,杨浪,阳成伟[5](2013)在《AtSIAK在植物抗盐胁迫响应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tSIAK基因在拟南芥中编码ABC1类蛋白激酶,RT-PCR检测AtSIAK基因在拟南芥的根、茎、叶、花、角果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与利用AtSIAK基因的启动子驱动GUS报告基因的研究结果一致.AtSIAK基因受不同胁迫(MV和NaCl)和激素ABA、SA处理均有明显的上调表达,其中在NaCl处理下最明显.不同浓度NaCl处理使35S::AtSIAK过表达植株比野生型(Columbia)和siak1突变体的种子萌发率和子叶变绿率高,表明AtSIAK基因参与抗盐胁迫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何静辉[6](2013)在《转萝卜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提高拟南芥抗盐胁迫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具有生育周期短植株个体小及基因组小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过氧化物酶不仅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还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本实验室已成功构建转萝卜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高表达拟南芥,因此本实验以转基因拟南芥为材料,通过高盐胁迫及蔗糖诱导表达,探讨萝卜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提高拟南芥抗盐性机理。本实验用3%的蔗糖加不同浓度NaCl处理转萝卜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花青素、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无机盐离子相对含量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在蔗糖参与下,POD、CAT、APX活性均显着提高,且转基因型拟南芥的各种酶活性增幅较大,说明过氧化物酶在蔗糖诱导下能提高植物其他抗性酶活性;2.在蔗糖参与下,花青素、还原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着提高,且转基因型拟南芥表现出对蔗糖诱导的较强的敏感性,说明过氧化物酶在蔗糖诱导下促进花青素合成;3.在蔗糖参与下,K+/Na+比率下调,说明过氧化物酶在蔗糖诱导下提高植物抗盐胁迫能力;4.在蔗糖参与下,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和调节基因表达上调,说明蔗糖能够特异地诱导花青素合成。因此,萝卜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提高拟南芥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而提高植物高盐胁迫能力,并通过蔗糖特异信号通路促进花青素的积累,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盐能力。(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刘小香,徐旭东[7](2012)在《小球藻LEA家族蛋白Ccor1和Ccor2在抗盐胁迫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LEA蛋白是与植物抗逆反应相关的一类重要蛋白质,可以在发育的植物胚胎、处于干旱、寒冷、盐胁迫的植物组织中高水平表达。LEA蛋白最早发现于棉花子叶中,随后也在其他高等植物、藻类、真菌、蓝藻以及线虫中被发现。LEA蛋白代表一个庞大的基因家族,早期是根据(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蔡霞,吴小琴,周庆源,林金星,陈彤[8](2011)在《植物内皮层凯氏带及其在抗盐胁迫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皮层凯氏带是植物根中水分和离子径向运输的屏障。由于内皮层凯氏带的精细结构及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难度较大,因此多年来进展缓慢。随着显微技术和鉴定方法的不断改进,对凯氏带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得以深入,但对其发育、化学成分及与抗盐胁迫的关系方面的报道还不多见。本文就凯氏带的结构发育、化学组成以及其在抗盐胁迫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内皮层凯氏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孔丽丽[9](2011)在《盐生杜氏藻抗盐胁迫生理与NO关系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NO的视角对盐生杜氏藻的抗盐胁迫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试图找出NO,这种生物学中新的信号分子是否参与了盐生杜氏藻的抗盐胁迫过程。通过不同盐度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光和作用参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具有很广的适盐范围,在本实验设定的,5‰、10‰、30‰、60‰、100‰、150‰、200‰、250‰和300‰9个盐度组中,盐生杜氏藻在60‰盐度组中细胞生长状况最好,光合作用情况也最好。过高(200‰、250‰和300‰)或过低(5‰和10%0)的盐度,对于盐生杜氏藻都是一种胁迫,影响其细胞分裂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进行。检测不同盐度下盐生杜氏藻内NO的产生,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NO,相比60‰盐度组,受到胁迫的5‰、10‰、30‰、100‰、150‰、200‰、250‰和300‰盐度组内NO的产量都有所增加,而且胁迫越大,NO的增加量就越大。由此可以说明,NO很有可能参与盐生杜氏藻抗盐胁迫的过程。盐生杜氏藻在受到盐胁迫时,体内会启动抗胁迫反应,常见的抗氧化酶系统开始发挥作用,其酶活性会升高,如SOD (Super Oxide Dismutase,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 (Catalase,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同时,未得到清除的胁迫产物,如脂质过氧化物MDA (Malondialdehyde,丙二醛)等的产量会升高。不同盐度下,探究NO与SOD、CAT活性以及MDA产量关系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加入SNP(NO供体),会降低SOD与CAT活性,同时MDA产量也会降低,而加入c-PTIO (NO吞噬剂),相比对照组SOD与CAT活性升高,MDA产量也升高。这种现象说明,合适量的外源NO,会对处于胁迫生理中的盐生杜氏藻产生保护作用,参与抵抗盐胁迫生理过程,促使盐生杜氏藻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时原先用于抵抗胁迫而启动的SOD和CAT等酶活性开始下降,进而胁迫产生的氧化产物MDA等的含量也开始下降。盐胁迫生理下,NO对盐生杜氏藻的这种保护作用,进一步说明NO参与盐生杜氏藻的抗盐胁迫生理,并起一定的积极作用。本论文研究了盐胁迫生理条件下,盐生杜氏藻内NO产生的途径。在植物体内,NO主要是由两种酶催化产生的,即类NOS (Nitric Oxide Synthase,一氧化氮合酶)和NR (Nitrate Reductase,硝酸还原酶)类。加入L-NAME (NOS(?)抑制剂)和Na2WO4 (NR抑制剂),相比对照组,均能抑制盐生杜氏藻内NO的产量。这说明,盐生杜氏藻在盐胁迫生理中NO的产生途径很有可能包括类一氧化氮合酶途径和硝酸还原酶途径。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酶产生NO的程度是不同的,在低度盐胁迫条件下,NR途径占主导地位。这一结果表明,低等的单细胞藻类具有与高等植物体类似的NO产生机制。在300‰盐度组中,盐生杜氏藻受到很大的盐胁迫,这时类NOS途径比NR途径占优势,说明在高盐胁迫的诱导下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被大量诱导。NOS途径更常见于动物和细菌体内,盐胁迫生理中盐生杜氏藻NO产生途径存在类NOS途径的现象表明,低等的海洋单细胞藻类盐生杜氏藻NO的生理代谢途径,存在与动物和细菌类似的机制。盐生杜氏藻生长初期(第Ⅰ生长期),进入新的生存环境,各种生理条件都不稳定,其抵抗能力较弱,这时候加入SNP的浓度在50μM以上时,均对盐生杜氏藻的生长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当盐生杜氏藻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第Ⅱ生长期)时,藻细胞处在旺盛的生长分裂阶段,对外界的抵抗性比较强,这时候加入不同浓度的SNP (10μM、50μM、100μM、150μM),对藻细胞的分裂生长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加入SNP与c-PTIO均未观察到对两种代谢累积物β-胡萝卜素和甘油有明显规律性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因为β-胡萝卜素和甘油是盐生杜氏藻的次级代谢累积物,盐生杜氏藻在生长到一定阶段才开始大量合成积累,甚至还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条件,而SNP和c-PTIO的作用都是比较短暂的,使得这种短暂的效应对于长期的累积物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NO的信号途径,是一种很复杂的过程,由于NO作用的特殊性,以及NO检测的复杂性,尽管本课题有关NO在盐生杜氏藻中的研究还是初步的,但是,实验结果显示了一定的规律,盐生杜氏藻在受到盐胁迫时,通过硝酸还原酶途径和类一氧化氮合酶途径产生NO,产生的NO很可能参与到盐生杜氏藻抗盐胁迫生理过程,在胁迫过程中对藻细胞起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是如何发挥的,NO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又是如何启动信号传递,启动的是怎样的信号途径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信号分子NO在低等海藻中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这是一个拓宽NO作用的新领域,具有比较大的研究价值,可以结合现在一些先进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手段,从基因蛋白水平开展更深入的探索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1-05-23)
田晓艳,刘延吉,张蕾,张弘,李冠男[10](2010)在《4种景天属植物抗盐胁迫能力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NaCl型盐碱地绿化工程筛选地被植物。分别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50、100、2004、00 mmol/L)处理红八宝景天、粉八宝景天、景天叁七、德国红景天幼苗,测定幼苗的植物量、叶片的水势、根系活力、质膜透性。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上述4种景天鲜重、根系活力呈上升趋势,叶片水势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增加。在400 mmol/L盐胁迫下,景天叁七与德国红景天耐盐性最强,其次粉八宝景天,红八宝景天耐盐性最弱。(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0年03期)
抗盐胁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业生产应用中经常采用施用外源营养物质的措施来调节作物生长发育。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寡糖类物质作为新型的植物营养添加剂,具有多种优良的生理生化性能,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生物学效应。但目前把寡糖作为新型肥料开发应用的品种较少,大多见于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菌剂。因此,本文主要以我国丰富的木寡糖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木寡糖对植物生长生理活性及抗盐胁迫逆境的影响,从而为木寡糖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首先采用土培和水培试验研究了木寡糖在小白菜上的生物学效应,证明了木寡糖叶片喷施和根部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白菜的产量,同时提高了小白菜叶片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此外还降低了小白菜叶片硝酸盐的含量,进而改善了小白菜的营养品质。且两种处理方式的最佳施用浓度约为40 mg/L。研究发现,木寡糖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发育主要是通过促进小白菜根系的生长、生理活性的提高及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来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对小白菜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水平处理对小白菜根系形态的改善效果要好于高浓度处理。同时,通过对小白菜矿质养分吸收的研究表明,木寡糖一定浓度范围(40、80、120 mg/L)水平处理能显着促进小白菜对N、P和K的吸收,此外,木寡糖对小白菜地下部Ca、Fe和Mn的吸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抑制了Fe、Mn、Cu和Zn向地上部的转运。2为了进一步阐明木寡糖的促生长作用,利用光合仪对小白菜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研究,发现木寡糖处理可一定程度提高小白菜叶片Pn、Gs、Tr和WUE,同时可显着增加小白菜叶片Chl a的含量,从而促进光系统捕获光色素蛋白复合物和反应中心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此外,木寡糖处理还可一定程度提高小白菜叶片Fo、Fm、Fv及qN,这有利于植物捕获光能及提高电子传递效率,对光合作用及物质代谢起促进作用。木寡糖处理显着提高了小白菜体内SS和SPS活性,同时还增加了小白菜叶片内的糖含量。木寡糖处理能改变糖代谢的过程主要原因是改变了糖代谢关键酶活性,从而促进糖代谢产物的累积。3采用室内土壤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木寡糖作为有机营养物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寡糖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活性,同时还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盆栽试验中以木寡糖XOS1和XOS2浓度水平处理增幅最为显着。从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加。此外,盆栽试验中施加一定范围浓度木寡糖处理还可显着增加小白菜的产量。施用不同浓度的木寡糖均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其对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及保持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4采用水培试验以小白菜在盐胁迫逆境下的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检测目标,通过添加木寡糖刺激作用于小白菜,研究木寡糖对小白菜抗盐胁迫逆境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盐胁迫逆境造成小白菜体内离子平衡失调,生长和生理形态受到限制。木寡糖处理能提高盐胁迫下小白菜的产量,对小白菜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还促进了小白菜体内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的累积,尤其以木寡糖低浓度(40 mg/L和80 mg/L)处理效果显着。施用木寡糖能提高小白菜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维持和改善其离子平衡及渗透调节能力。此外,施用木寡糖各浓度处理均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叶片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木寡糖对小白菜的抗盐胁迫机制是通过诱导作用实现的,其能诱导盐胁迫逆境下小白菜体内产生各种抗性物质来缓解逆境因素对小白菜造成的损伤,从而加强了小白菜抵御盐胁迫逆境的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盐胁迫论文参考文献
[1].黄辛.上海交大阐明微藻抗盐胁迫新机制[N].中国科学报.2019
[2].陈薇薇.木寡糖促进小白菜生长及抗盐胁迫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3].余春梅,李敏,何新雨,李玉娟,王莹.过量表达柳树两个SVP1s基因提高拟南芥抗盐胁迫能力[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5
[4].周文波,代其林,郭翠,马明莉,柯琪.过表达IrrE基因提高油菜的抗盐胁迫能力[J].江苏农业科学.2015
[5].刘明,杨浪,阳成伟.AtSIAK在植物抗盐胁迫响应中的功能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6].何静辉.转萝卜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提高拟南芥抗盐胁迫机理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7].刘小香,徐旭东.小球藻LEA家族蛋白Ccor1和Ccor2在抗盐胁迫中的作用[J].水生生物学报.2012
[8].蔡霞,吴小琴,周庆源,林金星,陈彤.植物内皮层凯氏带及其在抗盐胁迫中的作用[J].电子显微学报.2011
[9].孔丽丽.盐生杜氏藻抗盐胁迫生理与NO关系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1
[10].田晓艳,刘延吉,张蕾,张弘,李冠男.4种景天属植物抗盐胁迫能力的差异[J].草原与草坪.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