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太阳电池新腐蚀液的研究及其应用

多晶硅太阳电池新腐蚀液的研究及其应用

论文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础,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能源日益紧张,人们不断探求新的洁净能源。各种新能源都有其优劣,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几年,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晶体硅电池依然占据市场的主流,其中多晶硅占据市场的53%。在晶体硅电池制造工艺中,酸液腐蚀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多晶硅太阳电池工业化生产。但酸液的自催化性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可控性差、重复性差等问题,人们不得不用一些辅助设备以保证其大规模生产,增加了生产成本。本论文首次提出了用弱碱氨水(NH3·H2O)控制氢氟酸(HF)/硝酸(HNO3)/水(H2O)体系腐蚀硅片速度的新思路。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新型腐蚀液(HF/HNO3/ NH3·H2O /H2O体系)中各成份对腐蚀速度的影响,氨水的加入并不影响HF、HNO3、H2O在硅片腐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重点讨论了氨水对腐蚀速度的影响。氨水含量增大的过程中,腐蚀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定量计算了新型腐蚀液的成份,并将Pitzer理论应用于离子活度系数的计算。结合化学反应速度理论可以看出,氨水增大过程中HNO3浓度和活度系数的减小是腐蚀速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比较腐蚀过程中铵离子的消耗量、硅片的消耗量和硝酸根的消耗量可以看出,硅片腐蚀过程中,硝酸铵(NH4NO3)不断分解产生一氧化二氮(N2O)气体,这是本文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建立了三相体系模型,大量N2O气体附着在硅片表面,起到气泡掩蔽作用,增加了硅腐蚀的动力学阻。而且,大量的N2O气体增加了HF的传质阻,降低了腐蚀速度。另外,用气体搅拌模型讨论了N2O在升起的过程中起到的搅拌作用。气体搅拌降低了HF的扩散阻力、HF的浓度梯度及扩散层的厚度,增加了腐蚀速度。氨水体积增加的过程中,HNO3的浓度及活度系数、N2O气体的阻止作用及HF的扩散性质共同影响了硅片的腐蚀速度。研究了硅片腐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硅片在酸液中的腐蚀速度与反应放热、体系与外界的交换热、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有关。硝酸铵在腐蚀过程中的分解是造成HF/HNO3/H2O体系和HF/HNO3/ NH3·H2O /H2O体系对硅片腐蚀情况不同的根本原因。将新型腐蚀液应用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表面织构工艺。NH4NO3不断分解产生的N2O气体有利于腐蚀坑结构的形成。得到的多晶硅表面均一,晶向依赖性小。与其它方法制备的多晶硅表面相比,虽然300-1200nm波段范围内的反射率不是最低,但制备的电池性能最好。从电压、电流和填充因子等方面分析了电池性能不同的原因。新型腐蚀液在应用过程中稳定、可控性好、重复性好,不需要温控设备和循环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介绍了背腐蚀法分离p-n结的原理,将新型腐蚀液应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背腐蚀技术。其对腐蚀速度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消除腐蚀过程中对正面n+层的破坏。设计了一种碱液腐蚀法,对电池背场进行检测。与等离子刻蚀方法比较,背腐蚀背场均一,长波的光谱响应较高,电池输出电压明显提高。背腐蚀法得到电池的背反射器平坦,长波反射后的光程减小,反射率降低,电流降低。从综合效果上来看,背腐蚀法得到的电池性能较等离子刻蚀法明显改善了。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后续工作的建议,希望新型腐蚀液早日应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工业化生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情况
  • 1.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新技术的发展情况
  • 1.3 研究酸液腐蚀对太阳能电池的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新型腐蚀液对硅腐蚀机理的研究
  • 2.1 硅片在 HF 体系中的腐蚀
  • 2.1.1 硅片在HF 体系中的腐蚀机理
  • 2.1.2 影响硅片在HF 体系中腐蚀速度的因素
  • 2.2 反应速度理论
  • 2.3 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 3/NH3·H2O/H2O 体系中反应规律初探'>2.4 硅片在 HF/HNO3/NH3·H2O/H2O 体系中反应规律初探
  • 2.4.1 正交试验及其设计
  • 2.4.2 正交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 2.5 氨水加入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 2.5.1 实验及结果
  • 2.5.2 溶液成份及活度系数对腐蚀速度的影响
  • 2.5.3 三相体系的建立及对腐蚀速度变化规律的解释
  • 2.5.4 气体搅拌原理对腐蚀速度的解释
  • 2.6 硅片腐蚀速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 2.6.1 实验部分
  • 2.6.2 加氨水后腐蚀速度及溶液温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 2.6.3 腐蚀液中氟离子的测试及其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 2.6.4 腐蚀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的解释
  • 2.6.5 加氨水酸液与不加氨水酸液对硅片腐蚀的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腐蚀液在多晶硅太阳电池绒面制备上的应用
  • 3.1 多晶硅绒面制备的研究概况
  • 3.2 几种腐蚀液制备多晶硅表面的比较
  • 3.2.1 实验及结果
  • 3.2.2 氨水存在情况下腐蚀坑的形成机理
  • 3.2.3 不同腐蚀液处理多晶硅表面反射率的比较
  • 3.3 不同腐蚀液处理多晶硅所制备电池性能的比较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腐蚀液在晶体硅太阳电池p-n 结分离上的应用
  • 4.1 p-n 结分离工艺研究概况
  • 4.2 背腐蚀法分离p-n 结的原理
  • 4.3 不同p-n 结分离方法所制备电池性能的比较
  • 4.4 背腐蚀工艺对电池电压的影响
  • 4.4.1 背腐蚀法对硅片电压的影响
  • 4.4.2 铝背场对电池电压的影响
  • 4.4.2.1 铝背场的简介
  • 4.4.2.2 铝背场的测试
  • 4.4.2.3 背腐蚀法制备的铝背场对电池电压的影响
  • 4.5 背腐蚀工艺对电池电流的影响
  • 4.6 背腐蚀工艺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阶段所做的工作及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桐油精制工艺条件研究[J]. 科技资讯 2008(04)
    • [2].正交提取金果榄粗多糖的工艺研究[J]. 科技信息 2013(16)
    • [3].正交实验法优选秦艽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 [4].溶(土)洞灌浆材料室内实验研究[J]. 广州化学 2014(01)
    • [5].正交方法研究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含铬废水[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9(03)
    • [6].脑得生丸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医学报 2010(05)
    • [7].正交方法提取杏仁油实验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05)
    • [8].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中药中芍药苷的提取工艺研究[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09(04)
    • [9].正交实验法优选杏花精油的提取工艺[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2)
    • [10].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含砷废水研究[J]. 矿冶 2008(03)
    • [11].麦麸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J]. 现代盐化工 2018(02)
    • [12].大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咖啡因提取实验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15)
    • [13].正交设计法优选活血益智片提取工艺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11)
    • [14].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含铜废水研究[J]. 矿冶 2008(04)
    • [15].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大血藤酚酸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3)
    • [16].南五味子总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设计优化[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10)
    • [17].500t/a中试规模制备小颗粒4A沸石的研究[J]. 精细化工 2009(05)
    • [18].穿破石中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 [19].锦灯笼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1)
    • [20].苦参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30)
    • [21].第三代液体硫化氢脱除剂YD-002的研制与应用[J]. 应用化工 2018(03)
    • [22].碱式碳酸镁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研究[J]. 山东化工 2016(03)
    • [23].TiO_2-K_2Cr_2O_7协同体系测定染料浓度实验条件的正交优化[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4)
    • [24].正交实验法优化牛鼻软骨中硫酸软骨素的醇沉工艺[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16)
    • [25].正交实验法在对硝基苯甲酸乙酯药物合成中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10)
    • [26].正交设计研究冠心苏合滴丸的制备工艺[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4)
    • [27].正交实验法优选妇骨肽软胶囊提取工艺[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06)
    • [28].以鸡蛋壳为原料制备醋酸钙的工艺研究[J]. 广东化工 2015(11)
    • [29].不同因素对包装后小叶香菜保藏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18)
    • [30].香椿叶总生物碱的微波萃取工艺优化[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5)

    标签:;  ;  ;  ;  ;  ;  

    多晶硅太阳电池新腐蚀液的研究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