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长龙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专734300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心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本文在探究的基础上,从家庭、社会、学生周边环境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针对学生心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品质培养等教育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心理成因对策
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5—18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属于青年初期,其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闭锁性、自主性。他们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大多是由于升学无望后的一种无奈选择,因而产生了挫折感的心理变异体验。而职业学校又并非学生天生的乐园,艰深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单调枯燥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更加望而生畏;加之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父母对不争气儿女的唠叨和埋怨,更加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一、成因分析
1.过去失败的学习经历。考试的过程是学生对过去知识的再现和创新过程。失败的学习经历,会导致理想和成就感的丧失。
2.家庭、社会的外部压力。青年初期的中学生,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意识、社会性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对未来生活都充满了热切美好的向往,家长和社会对他们都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升学中扮演了失败的角色。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后,来自家长的埋怨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使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3.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虽然独立性和自主意识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心理也极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抗压和抗挫折的能力有限,心理还十分脆弱。
4.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青少年都喜欢大胆探索变幻莫测的社会现实的奥妙,但又无法抵御社会某些因素对自身的粗暴吸纳。因此,社会某些方面的不良影响会使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来描述客观世界或美化丑恶现象,在出现错误时,习惯编造各种理由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而达到自我原谅,甚至经常是把责任推给家庭、社会和学校。
二、实施对策
1.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作为学生,只有认清了人生的意义,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才不会沉陷于生活琐事,从而减少无谓的烦恼;才能心胸豁达,忍人之所不能忍,处人之所不能处,经受起各种困难和挫折。所以教育者应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就能科学地正确地对待现实与生活。所以学校应诱导学生稳定个人情绪,以减轻其心理上的压力,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情谊,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2.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当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以它来推动自己付诸行动时,这个学习目标就成为推动他进行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的实现常常又成为激励学生确立更新更高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方向,这又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强有力的诱因。因此,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将自己学习的结果和学习预定的目标进行分析和评价。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实现某些自动化动作的需要。好的学习习惯靠有意识地一次次自觉练习而巩固,因此,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学生入校学习生活的第一天起就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并且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专业实际逐步要求。
4.强化学生的学习情趣。有兴趣的事物常常使人振奋和激动,并且成为人们走向成功的指路明灯。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展示的情境和专业课教学的直接操作中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教材中的真、善、美,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5.专业志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热爱专业,钻研专业,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练就一技之长;同时,学校也要强化管理的科学性,在质量观上下功夫,使所有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特长方面得到提高,摈弃用分数来束缚学生个性发展、代替学生技能水平的弊端,真正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苦练真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达到学有专业、成功就业,做一个真正有益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人。
当前社会的发展趋于多元化,对人的需求也由单一型转为复合型,心理问题的形成总是按层次逐步“演进”的,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更是职业学校一项心灵改造与品格塑造的“渐进”工程,需要教育者做艰苦、漫长而又细致的“雨露滋润”和“潜移默化”的工作。只要这样,即使是半亩见方的一泓池水,常注入鲜活的水源,职业教育的“天光云影”便会有“一鉴开”的崭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甘肃版)。
[2]郭占基张世富主编《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选辑》.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嘉伟《高中生心理辅导》.长春出版社。
[4]张君达刘以林《心理辅导技巧》.北京燕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