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各部位防水施工技术方面的探讨

建筑工程各部位防水施工技术方面的探讨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三公司北京市100089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量也快速增长,城市建筑也越来越趋于空间的纵向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建筑工程外墙渗透问题以及危害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人们收入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对所居住的建筑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技术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作用,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与建筑的实用性、美观性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息息相关。此外建筑物的渗漏现象导致其不仅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对使用者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的漏水渗水的部位以及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剖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防水防渗施工

前言

漏水渗水问题直接对整个建筑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质量应该在施工中占据首位,应该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的协调,而在建筑建设技术中防水防渗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防渗技术,则很容易导致屋面、厕浴间以及地下室出现漏水渗水情况,因此做好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屋面、外墙、厕浴间以及地下室为建筑主要的漏水渗水部位,如果建筑出现漏水渗水情况,不仅仅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给住户的正常生活等造成极大的困扰,情况较为严重的则有可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本身的结构,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施工企业一定重视渗漏问题,并通过多种措施来对防渗漏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建筑的完整性和性能得到保证。首先对建筑工程易发生渗水漏水的部位,包括屋面渗漏、外墙渗漏、厨房和卫生间的渗漏、地下室渗漏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接着论述建筑工程易渗漏部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最终解决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中存在的渗漏问题。通过本文的详细论述,希望本文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建筑工程易发生渗水漏水的部位

(1)屋面渗漏。屋面渗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渗漏现象,导致此问题出现的原因非常多,比如:施工人员不能够妥善处理屋面连接点,使得屋面接缝处出现渗漏;也有引人材料不达标、施工工艺不规范而导致屋面出现裂缝的现象,这其实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大隐患,应该引起各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2)外墙渗漏原因

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有:找平层抹灰施工不规范,致使外墙找平层空鼓、开裂,从而引起渗漏;在对外墙进行抹灰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的空洞封堵不严,也容易引起渗漏。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外墙质量实行有力保障。

(3)厨房和卫生间的渗漏现象

墙根部位、浴缸底部以及穿楼板管道都是卫生间出现渗水现象十分严重,这样会影响卫生间的使用效果。因此厕浴间出现渗、漏水是十分常见,必须妥善处理厕浴间错综复杂的管路。

(4)地下室渗漏。现阶段大部分建筑工程都带有地下室结构,而地下水渗漏水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施工单位对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地下室渗漏的主要原因如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砂石中含泥量超标、水灰比过大、养护不及时、振捣不到位、施工缝处理不到位等等。

2影响渗漏问题的原因分析

2.1设计因素

在屋面防水层的设计中,设计人员由于经验不足,未能充分考虑到排水问题,致使屋面排水不畅,当遇到大雨天气,则会造成屋面积水无法有效排出,在雨水浸泡的作用下,会使防水层的老化速度加快,从而引起渗漏。因此在工程设计环节,设计单位就应该在严格遵守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的了解,并在设计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房屋渗漏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拟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水防渗技术方案,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2施工因素

施工环节是造成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而出现的疏忽导致的渗漏问题一直居高不下,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施工企业对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资质把关不到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施工单位过在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未严格把关材料质量导致的。

2.3防水材料问题。由于屋面位于建筑的最顶部,其不但长期受到阳光的照射,而且还会受到雨水的侵袭,同时在昼夜温差的作用下,各种防水材料之间受到温度应力影响会产生温差变形,若是两种防水材料之间的特性和变形系数差距较大,则会导致刚性与柔性防水层之间因变形产生裂缝,从而造成防水体系失效,这样便容易引起屋面渗漏。此外防水材料本身的耐久性差,可容易引起屋面渗漏。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类型分析

3.1按照标准选用新型防水防渗材料

随着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技术对于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程度也越来越深入。以高分子卷材和高密封性物料为代表的新型防水防渗材料不断被应用于各个建筑工程施工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想要充分发挥这些新型防水防渗材料的效果,就必需了解它们的具体性能和优劣势,并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选择、应用。

3.2对施工程序严格控制

施工程序是否合理是导致建筑渗漏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从管理的层面加强对施工程序的控制,以此杜绝施工操作不当造成的渗漏问题。比如在进行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施工时,首先应保证施工材料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在材料调制过程中合理控制水和涂料的使用比例,在完成浆液的均匀搅拌后,在合理的时间段内完成涂料的涂刷工作。

4建筑工程各部位防水施工技术

4.1屋面防水

首先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施工人员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所在地的具体环境来选择施工材料。然后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连续不断的进行,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冷缝、麻面等现象,从而提高屋面防渗漏的效果。其次在进行防水层设计之前施工人员要对屋面等位置进行检查,保证屋面的密实和平整。最后就是对屋面防水施工的后期维护工作,这样可以保证延长防水的期限。采用热灌法的时候一定要提高密封材料塑化的重视加热的温度通常是120摄氏度左右,不可以高于140摄氏度,在测量温度的时候,温度计要放置距离中心液面以下大概100毫米的地方。在加热或者塑化之后需要马上浇灌,而嵌填需要比板缝高出4毫米左右。

选择保护层的材料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设计图纸提出来的要求,在对保护层进行施工以前,需要清理防水层上面存在的杂物,同时还要对防水层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进行蓄水试验,在确定合格了以后再进行保护层的铺设,进行材料运输的时候一定要铺设一些防护毡、垫板等在通道上面,当利用小车倾倒混凝土或者砂浆的时候,一定要放置木板或者垫木,防止小推车的前端会破坏了防水层,如果需要在防水层上面放施工的机械或者是保护层的材料的时候,同样也需要铺设一些铁板或者是木板等材料,避免破坏了防水层。

4.2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地下室尤其是高层建筑地下室中设置了大量的穿墙管道,施工人员需要将套管预埋至穿墙管道位置,随后注入质量合格的密封材料,笔者所在的施工单位通常选择改性沥青软质密封材料作为注入材料,该种材料属于绿色材料且密封效果较好。对拉螺栓是现阶段使用较为普遍的模板固定工具,而穿墙螺栓打入墙体会留下孔洞,从而留下了较大的渗水隐患。

为了有效地消除穿墙螺栓留下的渗水隐患,认为最好在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中应用一次性防水螺栓。在模板固定施工工作结束后,施工人员可以用虎钳折断螺栓或者使用电焊直接熔断一次性螺栓。在螺栓被断裂后,施工人员需要及时进行防锈处理,然后采用合格的防水砂浆或者改性沥青密封材料堵实缺口,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保障防水工程的效果。

4.3外墙防水施工

在砌筑工程当中,人们往往忽视防渗施工工艺流程,对材料特性进行分析,不管是烧结多孔砖,还是空心砖,或者是加养混凝土,均属于吸水率较高的材料。普遍吸水率均在20%以上,一旦外墙防渗性能差,就会导致屋面渗透。从施工细节方面进行分析,一般不宜选择墙砌体,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对有效的保温、防风措施,在夏季施工,要加强养护,防止所砌筑的砂浆失水过快。在砖块上墙之前,一定要对其浇水处理,使其足够湿润,对于外墙而言,必须使用“满刀灰”进行砌筑,禁止偷工减料。如果在墙体上设置相应的伸缩缝,需要在外墙涂抹防水涂料,也可以使用防水砂浆进行墙面抹平。

4.3厨房、卫生间防水防渗技术

建筑内部需要大量用水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厨房、卫生间,相应的这些部位发生渗漏现象的情况也较多。针对这一部分的渗漏现象,首先应在进行防水防渗施工前对水压进行详细了解,并选择合适的管材、配件、施工设备,同时还要保证相关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方可进行施工操作。其次厨房、卫生间的墙面和地面都应进行防水处理,并在完成施工后通过泼水、蓄水检验施工质量,如发现因预留洞和缝隙造成的渗漏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第三应做好供排水管道的密封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地漏的安装。最后保证防水层的关键收口位置处于厨房和卫生间的交接处并确保没有裂缝产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避免房屋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等情况是施工方的重要职责。建筑工程的渗漏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施工技术应用必须要结合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情况,并对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综合的应用,从而从有效地确保防渗漏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亚良.房屋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初探[J].江西建材,2016,19:78-79.

标签:;  ;  ;  

建筑工程各部位防水施工技术方面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