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叶绿体trnK基因的内含子matK序列及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研究初步分析了中国原生棕榈科18属间的系统发生。主要结果有以下三点:1)测定了3种中国原生棕榈科植物ITS序列,并通过NCBI网站对GenBank数据库检索得到了部分棕榈科植物ITS序列。结果表明:部分棕榈科植物ITS序列种内差异较大,提示其不同ITS拷贝间没有完全实现同步进化,同种棕榈科植物植物ITS序列差异,有时候大于非同种棕榈植物间差异,这种情况下,由ITS序列构建的棕榈科植物系统树可能是不可信的;2)测定了11种中国原生棕榈科植物matK序列,并通过NCBI网站对GenBank数据库检索得到了其它8种中国原生棕榈科植物matK序列。结果显示,棕榈科植物的matK序列存在一定的信息位点,但是较为保守;3)总的来说,19种样品代表了15属棕榈科植物。通过对其matK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a)贝叶棕族植物细棕竹及小琼棕与鱼尾葵族鱼尾葵属植物亲缘关系比其同其它贝叶棕族植物亲缘关系近,这与传统分类学对棕榈科植物进行的分类不同;b)刺葵族植物刺葵与贝叶棕族植物亲缘关系较近;c)除桄榔属与鱼尾葵属间分支支持度较低外,其余各分支均大于60%;d)水椰亚科及省藤亚科与其它棕榈科植物见亲缘关系较远,这与以前的研究相一致;e)利用matK序列对棕榈科植物进行系统分类研究与传统分类基本吻合。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前言1.1 棕榈科植物概况1.1.1 棕榈科植物特征1.1.2 棕榈科植物研究历史及现状1.1.3 中国原生棕榈科植物的综合利用1.1.4 我国原生棕榈科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1.2 成熟酶编码基因(matK)和核核糖体DNA 转录间隔区(ITS)1.2.1 叶绿体DNA(cpDNA )matK 的特点1.2.2 nrDNA ITS 的原理与特点1.3 构建系统树常见算法及分析软件1.3.1 距离法1.3.2 最大简约法1.3.3 最大似然法1.3.4 系统树可靠性验证方法1.4 本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2 实验材料来源及试剂配置2.1 植物材料2.1.1 材料来源2.1.2 实验材料的生物学特征2.2 仪器与试剂2.2.1 实验仪器2.2.2 试剂与药品2.2.3 溶液配置2.3 实验方法2.3.1 改良2×CTAB 法提取植物总基因组2.3.2 改良3×CTAB 法提取植物总基因组2.3.3 引物设计2.3.4 ITS 序列扩增及质量分析2.3.5 matK 序列扩增及质量分析2.3.6 测序3 结果及分析3.1 基因组提取及基因扩增结果3.1.1 棕榈科植物提取结果3.1.2 ITS 扩增结果3.1.3 matK PCR 扩增结果3.2 ITS 序列分析3.3 matK 序列分析3.3.1 序列统计分析3.2.2 进化树(phylogenetic tree)分析4 结论4.1 利用ITS 序列构建棕榈科植物系统进化树可行性分析4.2 利用matK 序列构建棕榈科植物系统树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棕榈科植物论文; 分子系统发生论文;
利用ITS序列和matk序列探讨中国部分原生棕榈科植物的亲缘关系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