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提高我国铁路的运输能力,货物列车一直在向“重载”方向发展。随着载重量的增大,采用铝型材降低车辆自身重量的钢铝混合结构的重载车辆应运而生。随着载重量的增大,货车各部件之间所承受的载荷也在增大,这就为重载货车部件的连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板件连接方法通常采用铆接、螺纹、点焊等。但是这些连接方法由于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性,不能满足重载货车的要求,因此需要采用新型的连接方式。 Huck公司的连接器利用材料的塑性变形将板材紧密结合,能够满足重载货车的要求,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是,设计人员在使用时因为安装完成后连接器对所连接部位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大小以及范围,压力影响区还不太清楚,很难确定Huck系列连接器安装时的数量和分布,为了保证连接的安全,只能采用较多的连接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另外,板材的许用应力是一定的,车辆中的板材不仅受到外界施加的应力,还受到Huck系列连接器的残余应力。板材使用时必须满足外界施加的应力与残余应力的总和小于许用应力。不清楚连接后板内残余应力的大小,必然会对整车可靠性的设计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本文对Huck系列连接器中目前比较常用的BOM和C50L连接器进行了力学行为数值仿真研究。讨论了建模中的关键技术,创建了基于接触的弹塑性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深刻地揭示了这两种连接器塑性成型规律,不仅为确定连接器压力影响范围提供了数值依据,亦为重载货车中科学地采用Huck系列连接器提供了重要参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载货车长下坡挂挡决策行驶安全仿真[J]. 公路交通科技 2020(03)
- [2].重载货车挂档下坡速度变化特征仿真[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03)
- [3].重载货车对北京市重污染天气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现代化工 2019(06)
- [4].重载货车轴箱橡胶减振垫对称度检具设计[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7(04)
- [5].讲讲拥有20多项创新成果、高级技师李春青的故事——职工夸他发明的工具是“公鸡中的战斗机”[J]. 班组天地 2017(04)
- [6].重载货车助力宁夏煤炭外运[J]. 铁道货运 2010(06)
- [7].重载货车行驶引起地面振动的实测研究[J]. 河南科技 2019(07)
- [8].新型铁路重载货车车轮的生产实践[J]. 安徽冶金 2010(01)
- [9].重载货车车轮踏面垂直磨耗原因分析及改进[J]. 铁道机车车辆 2008(03)
- [10].基于移动瓶颈理论的高速公路重载货车影响效应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11].重载货车车轮踏面优化研究[J]. 铁道学报 2011(05)
- [12].重载货车摆动式转向架制造工艺研究[J]. 铁道机车车辆 2014(01)
- [13].MT-2型重载货车缓冲器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J]. 机床与液压 2010(07)
- [14].铁路重载货车轮对技术的发展现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26)
- [15].当前铁路重载货车产生的自身轴重和对应的速度进行匹配探讨[J]. 科技展望 2014(05)
- [16].重载货车用单元制动缸密封及润滑分析研究[J]. 机车车辆工艺 2016(S1)
- [17].关于27t轴重重载货车对减速顶调速系统影响的探讨[J].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14(03)
- [18].重载货车车轮磨耗仿真[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1(04)
- [19].“重载货车牵引杆拆装机”通过路局科技成果鉴定[J]. 太原铁道科技 2008(04)
- [20].重载货车长大下坡行驶持续制动特性研究[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7(05)
- [21].关于对大秦线C_(80)重载货车实行客车化管理的创新实践[J]. 太原铁道科技 2012(02)
- [22].重载货车制动系统的研究[J]. 铁道技术监督 2012(09)
- [23].重载货车坡道行驶制动鼓温升模型研究[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9(05)
- [24].重载货车车钩钩体的强度校核及抗疲劳设计[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8(02)
- [25].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铁路重载货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26].重载货车的发展对空重车调整装置的影响[J]. 国外铁道车辆 2008(01)
- [27].重载货车缓冲器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J]. 煤矿机械 2009(09)
- [28].紧急制动下重载货车车轮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09)
- [29].我国铁路货车重载技术的发展方向[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06)
- [30].重载货车作用下基床表层应力状态及破坏影响因素分析[J]. 地震工程学报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