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若干理性思考

关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若干理性思考

论文摘要

生态危机的出现,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是一个转折的契机。因为,它可以逼迫人类反思:发展有无极限?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是人类进化过程在一定阶段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实反映,即人类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一致,并且把自然作为自己道德关怀的对象,从而自觉地把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完成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飞跃。因此,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决不应仅仅是一种开明自利的权宜之计,更应是人类必须用生命加以承担的生态道德义务。本文将生态伦理理念纳入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使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道德对象,弥补了传统高校道德教育中有关自然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缺陷,从而使得高校德育自觉地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其中,塑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理性生态人。本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全球生态危机的社会现实为基础,对在高校范围内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因为以往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的,而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问的关系,结果导致多数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不明确。所以,开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走出传统道德教育误区的内在要求。随着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生态道德教育对于保护地球家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这方面讲,开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之一,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今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已成为未来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开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适应新时代革新的现实要求。第二部分分析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质,包括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根本特征、基本原则及本质要求。首先,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其来源于生态伦理学和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因此,作为应用伦理学的生态伦理思想和回归生活世界的高校德育新理念就成为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本质特征上讲,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就它的指向性而言,是一种人格教育;就它的空域性而言,是一种普遍教育;就它的时序性而言,是一种终身教育。再次,为了实现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追求目标,就必须坚持指导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功能和方法原则。用生态道德的理念规范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解,培养更多能主动承担生态道德责任、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理性生态人。最后,要使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真正取得成效,还必须发挥高校德育教育的自身优势,明确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要求,其中包括:坚持新的自然价值观、理性的消费观和科学的德育观。第三部分提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首先,作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主体,“理性生态人”是一种新的实践方式,它是在生态道德理念教育指引下,用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实现对人的重新塑造。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主体就是指高校对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包括理性生态人的生态情感、生态意识、生态良知和生态意志。其次,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逐步开始的,它是以环境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结合生态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特点,形成了一个关于环境、通过环境和为了环境的立体发展模式。最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现过程是道德教育主体完成道德教育的实施任务,道德教育客体接受生态道德,并加以履行的复杂过程。而落实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从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激励机制的建立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关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需要将生态道德基本原则、规范纳入高校德育教育范畴,用生态道德的理念规范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解,加强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投入,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培养更多能主动承担生态道德责任、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理性生态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1.1 走出传统道德教育误区的内在要求
  • 1.2 解决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
  • 1.3 适应德育新时代的现实要求
  • 第二章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质
  • 2.1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1 作为应用伦理学的生态伦理思想
  • 2.1.2 回归生活世界的高校德育新理念
  • 2.2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特征
  • 2.2.1 人格教育
  • 2.2.2 普遍教育
  • 2.2.3 终身教育
  • 2.3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 2.3.1 价值原则
  • 2.3.2 功能原则
  • 2.3.3 方法原则
  • 2.4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
  • 2.4.1 坚持新的自然价值观
  • 2.4.2 坚持理性的消费观
  • 2.4.3 坚持科学的德育观
  • 第三章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
  • 3.1 培养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主体
  • 3.1.1 理性生态人的生态道德情感
  • 3.1.2 理性生态人的生态道德意识
  • 3.1.3 理性生态人的生态道德良知
  • 3.1.4 理性生态人的生态道德意志
  • 3.2 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模式
  • 3.2.1 关于环境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 3.2.2 通过环境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 3.2.3 为了环境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 3.3 扩充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措施
  • 3.3.1 增加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
  • 3.3.2 采用以体验为核心的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 3.3.3 建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傣族传统生态道德观下的“幸福”诠释[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2)
    • [2].农民生态道德的共生现象及其整一化结构[J]. 社会科学家 2019(09)
    • [3].渗透生态道德观的外语教学体系构建[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4].生态道德观融入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10)
    • [5].浅谈农村生态道德建设必要性及对策[J]. 农家参谋 2019(03)
    • [6].主题教育视域下公众生态道德建设深化策略探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21)
    • [7].企业领导生态道德观培育研究[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9(03)
    • [8].大学生生态道德建设研究[J]. 才智 2019(28)
    • [9].儒家生态道德观融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9(32)
    • [10].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2)
    • [11].林业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培育路径选择及意愿探析[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2)
    • [12].高校生态道德观培养对环境治理的作用建模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8(09)
    • [13].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向度——从生态道德意识到生态道德行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4].韶关市青少年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韶关学院学报 2017(02)
    • [15].“生态立省”战略视野下的生态道德意识培育[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6].大自然文学:呼唤生态道德[J]. 创作评谭 2015(04)
    • [17].乡村干部生态道德建设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J]. 领导科学 2015(20)
    • [1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的作用探析[J]. 湘潮(下半月) 2015(11)
    • [19].呼唤生态道德——生态审美视野下的刘先平大自然文学[J]. 科普创作 2019(02)
    • [20].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发展的途径研究[J]. 内蒙古教育 2019(35)
    • [21].让生态德育浸润学生童年[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7(04)
    • [22].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研究[J]. 文教资料 2013(18)
    • [23].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意识问题探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6(09)
    • [24].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命—生态道德观[J]. 文教资料 2017(28)
    • [25].新时代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意识培育探析[J]. 报刊荟萃 2018(07)
    • [26].关于大学生生态道德观教育的思考[J].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8(08)
    • [27].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16)
    • [28].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23)
    • [29].谈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道德建设的意义[J]. 祖国 2017(05)
    • [30].高校生态德育浅析[J]. 知识文库 2017(13)

    标签:;  ;  ;  

    关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若干理性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