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信息质量(IQ)是信息共享发展的前提,从信息共享的本质特征看,信息共享必须解决信息质量最优化、共享程度最高效等实质问题,才能实现共享信息的价值。随着我国各类科技信息共享工程的逐步推动,共享信息的信息质量问题也日渐凸现,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工作中一个突出制约因素,因此,深入认识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IQM)的基本特点,建立有效的IQ管理机制,解决共享中IQ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和科技信息共享实践中存在的信息质量问题为突破口,通过质量管理基本理念、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认识,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共享项目运行中的现状认识这三者的结合,从信息质量内在结构和管理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引入“信息质量约束(CIQ)”这一新概念,并以构建CIQ机制为框架,形成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即:通过对IQ控制研究、IQ管理策略分析、IQ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展开论文的理论研究;最后,采用案例进行比对分析和对策建议。本文是在农业领域中首次运用信息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问题,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1、在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的信息质量管理中提出了“信息质量约束”概念和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约束”包括两方面,一是需要增加投入来消除客观存在的不足的支持性约束;另一个是对影响信息质量因素所作的必要人为设置的限制性约束,以使共享系统按照预定方向进行。在此概念基础上展开深入分析,并构建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确保信息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2、提出了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它包括三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信息质量管理的策略研究、从数据和数据库两方面入手分析信息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从信息质量本身和信息质量管理评价两个角度建立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形成一个基本完整的信息质量管理循环系统。3、揭示了目前网络共享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从IQ的形式、内容和效用三个方面结构分析入手,结合专家调查,认为目前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IQ基本质量特征主要集中在真实性、可达性和实用性等三个方面。故在信息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控制方法、评价指标选择等方面重点关注这三个方面。4、简明地探索了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评价基本思路。信息质量评价应从信息质量本身评价和信息质量管理工作评价两方面进行,对前者,需针对不同需求(如针对农业科技信息总体评价、针对特定主题领域和针对某一专题领域这三个层次)建立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后者,应针对宏观质量约束管理和微观质量约束管理分别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找出影响IQ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必要约束要素及约束指标,修订约束内容,使达到有效监控信息质量管理实施效果的目的。本项研究紧密结合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形成的一些观点、办法和思路,期望能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建设及信息质量管理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言1.1 问题的提出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的目的1.2.2 研究的意义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外信息质量管理研究的现状概述1.3.2 国内信息质量管理研究的现状概述1.3.3 国内外信息质量管理研究现状述评1.4 研究设想1.5 研究框架1.5.1 研究目标1.5.2 研究思路和方法1.5.3 论文框架结构及内容1.6 论文特点与创新之处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管理实践进展认识2.1 基本概念认识2.1.1 数据和信息的概念界定2.1.2 农业科技信息的概念及范围2.1.3 质量的概念认识2.1.4 数据质量和信息质量的界定2.1.5 质量管理的定义和认识2.2 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中信息质量管理的实践和发展2.2.1 国外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中信息质量管理的经验借鉴2.2.2 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IQ 问题认识2.2.3 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中存在IQ 问题分析2.3 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管理实践进展认识2.3.1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的基本认识2.3.2 国外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实践2.3.3 国外科技信息共享实践中IQM 的成功经验2.3.4 国内科技信息共享的实践发展2.3.5 我国科技信息共享实践中存在的IQ 问题第三章 网络共享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质量问题的分析3.1 网络共享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的结构分析3.1.1 信息的内在结构认识3.1.2 信息质量的内在结构认识3.1.3 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维度分析3.1.4 语用层次的信息质量分析3.2 网络共享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质量问题的管理认识3.2.1 网络共享环境下信息质量问题特点3.2.2 网络共享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质量控制的变化特点3.2.3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环境下的IQM 和传统IQM 的区别3.2.4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的特征3.2.5 网络共享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管理的动力分析第四章 网络共享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的质量约束机制分析4.1 目前主要的信息质量管理理论认识4.1.1 信息质量的产品观点4.1.2 全面数据质量管理理论4.1.3 数据质量成熟度模型4.1.4 现有IQM 理论的局限性认识4.2 基于网络共享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的质量约束认识4.2.1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环境的系统认识4.2.2 约束的概念认识4.2.3 信息质量约束与TOC 中约束的区别4.2.4 信息质量约束的含义4.2.5 质量约束引入信息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分析4.2.6 基于信息质量约束观点对网络信息质量管理的理解4.3 信息质量约束机制4.3.1 机制的内涵4.3.2 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特征4.3.3 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的约束要素4.3.4 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的构建原则4.3.5 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的结构构建4.3.6 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的环境构建4.3.7 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的内容构建4.3.8 质量约束机制的实施步骤第五章 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管理策略分析5.1 宏观层面的信息质量约束机制策略分析5.1.1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的组织管理5.1.2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法规约束5.1.3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技术的质量约束5.1.4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的标准约束5.1.5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的信息资源整合5.1.6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的人员信息素质5.1.7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的经费支持与激励5.2 微观组织层面的信息质量约束机制对策分析5.2.1 健全微观组织内部自我质量约束机制5.2.2 建立微观组织内部的IQM 机制第六章 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控制分析6.1 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控制认识6.1.1 控制定义及认识6.1.2 农业科技信息质量控制范围6.1.3 信息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6.2 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的过程控制6.2.1 信息质量的过程控制认识6.2.2 采集环节的质量控制6.2.3 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6.2.4 录入环节的质量控制6.2.5 标引环节的质量控制6.2.6 数据的审核和存储环节的质量控制6.2.7 信息反馈环节的质量控制6.3 基于数据库的质量控制6.3.1 数据库的基本认识6.3.2 农业数据库建设的全过程质量控制6.3.3 农业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控制6.4 基于元数据的质量控制6.4.1 元数据的基本认识6.4.2 利用元数据进行IQ 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4.3 基于元数据进行IQ 控制的措施第七章 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评价7.1 信息质量评价的认识7.1.1 评价的目的和意义7.1.2 网络共享环境下的IQ 评价与传统印刷型文献IQ 评价区别7.1.3 信息资源质量评价与信息资源评价的区别7.1.4 评价指标和质量维度的区别7.1.5 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的信息质量需求分析7.2 现有IQ 评价体系综合分析7.2.1 现有IQ 评价体系概述7.2.2 现有IQ 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7.2.3 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的启示7.3 网络共享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7.3.1 网络共享环境下信息质量评价基本要求7.3.2 IQ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7.3.3 IQ 评价指标的选择要求7.3.4 IQ 评价流程7.4 网络共享环境下信息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7.4.1 IQM 评价制度的建立7.4.2 IQM 评价指标体系7.5 IQ 评价中采用的主要评价方法7.5.1 IQ 评价方法评析7.5.2 主要的IQ 评价方法第八章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建设的案例分析8.1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8.2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运行管理8.2.1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顶层设计8.2.2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运行管理8.3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中信息质量管理举措8.4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8.5 制约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8.6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发展建议第九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9.1 论文主要结论9.2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9.3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附表1 在信息共享研究领域对“数据”的基本看法附表2 从信息共享研究领域对“信息”基本看法附表3 在信息共享领域中对数据和信息的关系认识附表4 数据质量的定义汇总附表5 信息质量的定义汇总附表6 众多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背景给出的质量维度列表致谢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战略思考[J]. 中国市场 2020(04)
- [2].论农业科技信息期刊编辑素质[J]. 编辑学报 2016(S1)
- [3].国外农业科技信息摘编[J]. 致富天地 2009(07)
- [4].国外农业科技信息摘编[J]. 致富天地 2010(03)
- [5].国外农业科技信息摘编[J]. 致富天地 2008(02)
- [6].国外农业科技信息摘编[J]. 致富天地 2008(06)
- [7].国外农业科技信息摘编[J]. 致富天地 2008(03)
- [8].国外农业科技信息摘编[J]. 致富天地 2008(07)
- [9].基于短视频平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研究[J]. 新媒体研究 2020(12)
- [10].网络环境下农业科技信息安全与对策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12)
- [11].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科技信息传递联动机制与对策研究[J]. 情报科学 2019(01)
- [12].农业科技信息供给与需求系统对接的创新驱动战略[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03)
- [13].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 2018(05)
- [14].农业科技信息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研究[J]. 乡村科技 2017(27)
- [15].农业科技信息机构创新发展实践和研究——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为例[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6(05)
- [16].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研究[J]. 河南农业 2016(32)
- [17].浅谈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07)
- [18].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19].《天津农业科技信息》出刊500期的经验与做法[J]. 天津农业科学 2012(06)
- [20].谈农业科技信息的生产与发布[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3)
- [21].勇于创新 甘于奉献——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J]. 中国工人 2015(08)
- [22].山西农业科技信息报 进一步拓宽了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通道[J]. 硅谷 2014(02)
- [23].河北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举措[J]. 学理论 2012(30)
- [24].农业科技信息人才文献检索教育的调查——以3所不同层次农业院校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9)
- [25].依靠科技 共享资源 成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 2019(09)
- [26].农业科技信息进山区[J]. 现代农业装备 2010(06)
- [27].公益性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机构财务管理浅论[J]. 河南农业 2009(09)
- [28].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研究[J]. 科技传播 2020(15)
- [29].佛山“三农”农业科技信息需求调查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 2012(05)
- [30].农业科技信息对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作用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06)
标签:农业科技信息论文; 信息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信息质量约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