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翻译就不可避免有所损失。翻译损失贯穿于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存在于语言信息、意义、文化传递和审美形式等各个层面,损失的程度也大小不等。故翻译补偿势在必行。翻译补偿是一种翻译技巧,当译者意识到损失时,有意识地运用某些有效手段进行补偿,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补偿也是确保完整再现原文信息、文化因素和审美因素等成分的必要手段。扩大可译性限度、减少不可译性,也需要进行翻译补偿。翻译补偿领域的研究落后于其他翻译范畴,仍处于边缘地位。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精品,优秀的唐诗英译必然要采取巧妙的补偿手段,然而唐诗英译中的补偿研究至今仍一片空白。本研究以许渊冲先生的《唐诗三百首》英译本为目标,选取了其中的36首诗,探索了许先生在翻译过程中在语言学、审美和文化三个层面采取的翻译补偿策略。分析显示,在所抽取的译诗中,译者在各层面采取了不同的补偿策略。首先,语言学层面的补偿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和语篇层面上。词汇层面上,译者主要采用了整合补偿,增译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语法层面上,添加助词、复数和时态词缀;而增加逻辑连词和人称代词是语篇层面上的补偿方法。其次,在审美层面上,译者侧重对音韵、修辞和风格进行补偿。在音韵层面上,译者主要从尾韵、头韵、行内韵和诗之破格的角度进行补偿;排比、对偶、明喻、暗喻、拟人和双关等修辞补偿使译文忠实于原文;译者以诗译诗的风格则保持了原诗的音美、意美和形美。最后,文化层面上,译者主要从原诗的民族风味、文化形象和联想意义角度,采取了文化移植、文化注解和文化替代的补偿方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神似说”在唐诗比喻修辞格英译方面的启示[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2].唐诗斗方两件[J]. 艺术品 2019(12)
- [3].走向世界文学的宇文所安唐诗译本研究[J]. 外国语文研究 2019(06)
- [4].《唐诗语言研究》[J]. 语文建设 2020(04)
- [5].浙江“唐诗之路”品牌建设刍议[J]. 台州学院学报 2020(01)
-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东亚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J]. 东疆学刊 2020(01)
- [7].唐诗之路[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8].基于语言资源视角的浙东唐诗之路旅游开发研究[J]. 今传媒 2020(03)
- [9].唐诗中的食品语言与饮食文化探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6)
- [10].唐诗中的语言与文化解读[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7)
- [11].语文研学融发展 五育并举共提升——以课程《唐诗之路》为例[J]. 浙江教育科学 2020(01)
- [12].唐代读者对唐诗文献的编集与保存[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3].他们从大唐盛世中走来——评《唐诗人简史》[J]. 传媒论坛 2020(09)
- [14].民乐中的唐诗[J]. 钟山风雨 2020(02)
- [15].流过唐诗的涪江[J]. 中国三峡 2020(03)
- [16].“浙东唐诗之路”:历史渊源下的本土文化景观分析——以台州市天台县为例[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06)
- [17].在诗意中复兴宁波千年文化 关于“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的调研和思考[J]. 宁波通讯 2020(11)
- [18].草书唐诗[J]. 大学书法 2020(03)
- [19].大视野下的文学研究——读《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16)
- [20].东亚唐诗学资源的开发空间及其现代意义[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1].分类编纂唐诗总集的历史考察[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2].唐诗经典融入《中国文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 文学教育(下) 2020(11)
- [23].楷书《唐诗一首》[J]. 大众文艺 2019(03)
- [24].春逝如唐诗[J]. 中国三峡 2019(02)
- [25].楷书初唐诗卷(部分)[J]. 中国书法 2019(08)
- [26].基于唐诗中的女性心理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10)
- [27].当刻铜遇上唐诗——浅谈唐诗题材刻铜文房收藏[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10)
- [28].《唐诗》[J]. 殷都学刊 2017(04)
- [29].楷书《唐诗一首》[J]. 大众文艺 2018(04)
- [30].唐诗两首[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