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 ——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 ——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论文摘要

在“世界一体化”和“城市化”的时代浪潮中,提高“软实力”以及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艺术和文化载体的建筑也应该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加强民族凝聚力作出应有的贡献,现代建筑的民族化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环节。怎样才能设计出兼具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建筑作品?本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从中国现代建筑民族性表达的角度进行剖析,试图探究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途径。论文首先回顾了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化历程,指出苏州博物馆新馆具有的典范意义。接下来论文对新馆作为现代建筑彰显其民族性特征的两种手法进行分析:一是寓现代的建筑材料和几何造型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土木结构”形式,具体表现在采用群体化布局、大屋顶、庭院、墙体等元素;二是寓现代建筑空间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具体体现为用庭院、厅堂等传统建筑元素构建“透明性”空间。再接下来论文从思想和教育的高度对贝聿铭将现代性和民族性成功结合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论文概括总结了新馆成功设计对中国现代建筑民族性表达具有的普遍参考意义:考虑到建筑艺术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我们应当以现代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从现代艺术特别是从立体主义绘画中寻找灵感,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设计具有“现代性”的建筑作品;考虑到建筑艺术具有“传统性”特征和建筑要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原则,在我国新时期的建筑设计当中,特别是古建筑周边区域、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设计中,我们的作品应当体现“民族性”,这就需要深刻把握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特征和精神文化内涵。如何将“现代性”和“民族性”很好地结合,设计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建筑?苏州博物馆新馆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新馆是中国现代建筑民族性表达的典型例证,其成功设计,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内进行中国现代建筑民族性表达提供了参考。为加强我们的城市文化建设以及提高我国的“软实力”乃至提高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贡献了力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本文的创新之处
  • 1.3 写作思路和论文结构
  • 2 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化的历程及新馆的典范意义
  • 2.1 中国建筑艺术的“民族性”
  • 2.2 中国现代建筑民族性表达的历程及新馆的典范意义
  • 3 新馆寓现代材料和几何造型于传统“土木结构”形式的手法
  • 3.1 新馆属于“现代建筑”和“新现代主义建筑”的范畴
  • 3.2 寓现代材料和几何造型于传统“土木结构”形式的表现手法
  • 3.2.1 采用“土木结构”形式的群体性布局符号
  • 3.2.2 采用“土木结构”形式的大屋顶符号
  • 3.2.3 采用“土木结构”形式的庭院符号
  • 3.2.4 采用“土木结构”形式的“粉墙黛瓦”符号
  • 3.2.5 采用“土木结构”形式的“屏风”符号
  • 3.2.6 采用“土木结构”形式的藻井、廊道和漏窗等符号
  • 3.2.7 采用“土木结构”形式的“大门和入口”符号
  • 4 新馆寓现代空间的“透明性”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手法
  • 4.1 绘画中的“透明性”概念
  • 4.2 建筑中的“透明性”概念
  • 4.2.1 现象的透明
  • 4.2.1.1 “透明的厅堂”
  • 4.2.1.2 “透明的院落”
  • 4.2.2 实际的透明
  • 4.2.2.1 透明的内屋顶和天窗
  • 4.2.2.2 透明的长廊
  • 5 贝聿铭将现代性和民族性结合于新馆成功的原因
  • 5.1“传统性”和“时代性”交融的设计理念
  • 5.2 对中国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的深刻把握
  • 5.3 包豪斯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熏陶
  • 5.4 自觉对现代艺术特别是立体主义绘画进行借鉴
  • 5.5 对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化道路的不懈探索
  • 6 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成功的意义
  • 结语
  • 附图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 ——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