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是引起世界范围婴幼儿、老年人、免疫缺陷个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新型抗生素研发的相对滞后及临床上常出现抗生素运用的不当,该菌耐药性菌株日益增多,因此疫苗对防治感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针对肺炎链球菌的疫苗应用较多的是第一代23价肺炎多糖疫苗和第二代7价肺炎多糖一蛋白偶联疫苗,前者主要问题在于单纯多糖是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对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的2岁以下婴幼儿以及老年人的保护性弱;而多糖蛋白偶联疫苗的荚膜多糖只有7种血清型,数量有限,对肺炎高发人群保护作用小,且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在发展中国家大量使用,并有可能引起临床上流行肺炎球菌血清型的改变。新型核酸疫苗技术近年来引起了防治肺炎球菌疾病研究的重视,对于肺炎球菌核酸疫苗的研究在动物中已得到开展,以诱导抵制不同蛋白抗原免疫应答为目的的核酸疫苗已在疾病模型中显示了它们的保护效果。然而,核酸疫苗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其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不足以满足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的要求,表现为核酸疫苗对小动物较免疫效果好,但对人类或灵长类动物无效或者诱导的免疫应答太低缺乏免疫保护或治疗作用。肺炎球菌溶血素(Pneumolysin,PN)是肺炎球菌产生的最主要毒素之一,是肺炎球菌产生的唯一能破坏宿主防御、补体和免疫应答的毒力蛋白,所有不同血清型肺炎链球菌的PN分子构造或抗原性相似,相互之间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因而成为肺炎球菌核酸疫苗的理想候选基因之一。其邻近羧基端的11个氨基酸序列为细胞毒性所必需,为保证疫苗的安全性,本研究在构建核酸疫苗时切去肺炎球菌溶血素基因羧基端33个核苷酸以去除其溶血活性,并采用体内电转染初免结合蛋白质加强的免疫策略以增强核酸疫苗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的免疫原性。根据Walker等1987年报道的肺炎球菌溶血素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no.X52474),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从肺炎球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肺炎球菌溶血素全长基因(pn)和切去羧基端33个核苷酸的基因(pnd)。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回收,将pn插入到pET-28a中构建成pET-pn重组体,将pnd插入到pET-21a载体中,构建成ET-pnd重组体,经鉴定后将pET-pn转化进宿主菌JM109(DE3)感受态细胞中,将pET-pnd转化进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IPTG诱导表达,通过超声波破菌,用固相Ni-NTA树脂作亲和吸附纯化。经SDS-PAGE、溶血活性测定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证实,蛋白表达的产物相对分子量为52KDa和50KDa,纯化后的蛋白纯度达到90%以上。PND蛋白完全丧失溶血活性,但抗原性不受影响,完好保留了原PN蛋白质的抗原表位,可用作检测试验和核酸疫苗加强免疫的蛋白质抗原。再将pn和pnd基因插入到pVAX1载体中,构建Pn和Pnd重组质粒。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进大肠杆菌DH5α宿主细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测序分析鉴定正确后大量抽提质粒DNA,并去除内毒素,配制Pn和Pnd核酸疫苗。将构建好的核酸疫苗对小鼠和恒河猴进行DNA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组,每组5只。对照组注射pVAX1空质粒,实验组小鼠每只两侧胫骨前肌内注射10μg肺炎球菌Pn或Pnd核酸疫苗,注射后立即于注射部位用活体基因导入仪进行体内电转染。每隔两周免疫1次,共3次,为初免。第3次核酸疫苗免疫后2周,用各核酸疫苗相应的纯化PN或PND蛋白质抗原进行加强免疫,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0μg不加佐剂的抗原蛋白。在第3次DNA免疫和蛋白质抗原加强免疫后的第10天采血,分离血清作免疫印染或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及其效价。结果显示小鼠肌肉内注射10微克核酸疫苗加电转染能诱导出特异性抗体免疫应答。采用相应蛋白加强,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比加强前提高约4倍。4-6岁(4-5公斤)恒河猴随机分为2组,每组2只,采用TwinInjector注射装置,分别肌肉注射Pn和Pnd核酸疫苗0.5mg/只,每4周免疫1次,共3次,末次免疫14天后用相应的PN或PND蛋白腹腔接种进行加强免疫(500μg/只),在第3次免疫或蛋白加强后第10天分别采血,用ELISA间接法测其效价。结果显示给恒河猴肌肉内注射0.5mg核酸疫苗加电转染能诱导出特异性抗体免疫应答,采用相应蛋白加强,恒河猴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比加强前提高了约4倍。因此,采用电转染技术结合DNA初免-加强免疫的策略,能显著增强肺炎球菌溶血素核酸疫苗在小鼠和恒河猴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应答。通过本课题,在国内首次制备成功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代肺炎链球菌溶血素核酸疫苗,并首次在国际上采用灵长类动物模型来验证肺炎球菌溶血素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旨在为增强此疫苗在大动物体内的免疫效果提供新方法,为研制开发用于临床的肺炎球菌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14型肺炎球菌多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5(05)
- [2].肺炎球菌,隐藏在儿童身边的“杀手”[J]. 新民周刊 2018(16)
- [3].球球、菌菌覆灭记 认识肺炎球菌,预防儿童肺炎球菌疾病[J]. 时尚育儿 2010(01)
- [4].肺炎球菌疾病:冬季宝宝最大的杀手[J]. 人人健康 2008(23)
- [5].2岁以下婴幼儿肺炎球菌疾病重“灾”区[J]. 时尚育儿 2008(10)
- [6].感染肺炎球菌可能带来严重后果[J]. 新民周刊 2020(42)
- [7].不同载体蛋白制备的3型肺炎球菌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比较[J]. 甘肃医药 2020(01)
- [8].肺炎球菌多糖衍生物中吡啶硼烷残留量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新药杂志 2016(02)
- [9].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17版)[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8(03)
- [10].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17版)[J]. 疾病监测 2018(02)
- [11].微孔板法检测肺炎球菌多糖中甲基戊糖含量[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5(10)
- [12].接种疫苗 让宝宝远离肺炎球菌性疾病[J]. 健康博览 2020(08)
- [13].1型肺炎球菌多糖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新药杂志 2012(10)
- [14].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治研讨会纪要[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8(04)
- [15].社区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监测[J]. 上海预防医学 2017(03)
- [16].3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疫苗的研制[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5(10)
- [17].9V型精制多糖在肺炎球菌多糖含量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新药杂志 2012(10)
- [18].“一分钟·护一生”公益活动获得儿科医生响应 肺炎球菌感染,威胁低龄幼儿健康[J]. 新民周刊 2019(42)
- [19].2000-2012年全球肺炎球菌结合菌苗使用进展情况[J]. 疾病监测 2014(04)
- [20].肺炎球菌1型荚膜多糖多克隆抗体制备与夹心ELISA法建立及其在多糖浓度测定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3(05)
- [21].肺炎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联合疫苗研究进展[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2(03)
- [22].1、4、5、7F和23F型肺炎球菌多糖国家参考品的研制[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09)
- [23].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A和表面膜蛋白A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1(11)
- [24].肺炎球菌溶血素的纯化及其免疫效果[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05)
- [25].两种基于肺炎球菌蛋白质的观察性疫苗的安全性、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来自婴儿Ⅱ期临床随机研究的结果[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8(03)
- [26].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法在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新药杂志 2015(23)
- [27].广州地区老年人肺炎球菌血清型及疫苗免疫效果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 2017(03)
- [28].13价肺炎球菌多型调理吞噬试验方法的建立及验证[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10)
- [29].中国发布肺炎球菌流行病学和抗生素研究数据[J].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02)
- [30].药闻[J]. 健康之家 2020(01)
标签:肺炎球菌溶血素论文; 核酸疫苗论文; 电转染论文; 初免加强免疫策略论文; 免疫应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