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磁涡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永磁涡流,制动力,施工升降机,防坠落
磁涡流论文文献综述
朱粤,刘放,许鸿谦,薛齐豪[1](2019)在《施工升降机永磁涡流防坠落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电磁学理论分析了永磁涡流制动的基本原理,推导了环形磁铁沿导体管运动的涡流制动力计算公式,并与施工升降机的结构特点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永磁涡流防坠落装置。结合某SSD型施工升降机,建立了吊笼无初速坠落永磁涡流制动的动力学模型。利用COMSOL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探究了磁铁组阵列排布对磁通密度的影响,磁铁组与导体管之间的空气间隙大小对吊笼坠落速度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磁铁组能在吊笼超载坠落时达到制动效果,为施工升降机永磁涡流防坠落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9期)
朱文兵,张述铭,张欢[2](2019)在《考虑负载电流影响的500 kV变压器直流偏磁涡流损耗及温升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量值和衍生干扰对变压器及电网安全的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以500kV单相壳式变压器铁芯结构和设计参数为案例,考虑负载电流变化和漏磁通路径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500kV变压器叁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研究不同量值电流作用下变压器油箱和上下T型梁等支撑件的漏磁通损耗和温升效应,得到了这些支撑件漏磁通和温升明显增大的部位及直流偏磁电流的量值指标。(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9年15期)
王飞[3](2019)在《永磁涡流联轴器及其在皮带机驱动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刚性联轴器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种非接触式连接的永磁涡流联轴器。主要分析其工作原理、结构技术特点及其在皮带驱动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在皮带机驱动系统中以永磁涡流联轴器替代传统的刚性联轴器,可实现带负荷瞬时启车,提高皮带机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07期)
赵华洋,刘文磊,李理,张春友[4](2019)在《永磁涡流联轴器涡流密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涡流联轴器的涡流损耗对联轴器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永磁涡流联轴器的涡流密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永磁涡流联轴器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确定有限元分析的结构参数并进行分析,再利用Ansoft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气隙厚度、轭铁厚度、永磁体厚度、铜环厚度和占空比对涡流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铁厚度、占空比和气隙厚度对涡流密度产生重要影响,而轭铁的厚度和铜环厚度对涡流损耗影响较小,这为永磁涡流联轴器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7期)
米亚迪[5](2019)在《盘式永磁涡流传动装置散热系统的设计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涡流传动装置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调速设备,具有轻载启动、节能环保、过载保护等优点。但是它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即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堵转或过载时,原动机的能量会全部转化为导体盘电阻的热能,其产生的热量会经过气隙传递给永磁体,使永磁体温度快速上升而退磁失效,不能以正常工作效率工作。尤其是工作于煤矿等易燃易爆的环境下,由于井下空间较小,空气流通不通畅,产生的高温无法快速散去而对其生产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本文详细介绍了盘式永磁涡流传动装置的组成结构和它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导体盘上产生涡流损耗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基于磁路法对装置的涡损进行理论计算并运用Maxwell对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导体盘上感应电流密度和感应电流的走向及分布状况,同时还得出了装置的涡流损耗曲线,为后边散热系统的设计与温度场的研究做好准备。基于风冷式散热原理和上一章对装置涡流损耗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散热系统。并使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改进后的散热系统进行空气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散热系统内部的空气流速状况。阐述流场仿真的过程以及对计算结果进行充分说明,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所设计散热系统的合理性。基于装置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工作的状况,以及发生堵转和过载时所产生的危害,由此提出对温度场研究的必要性。本文以额定功率45kW,采用永磁体为8极对盘式永磁涡流传动装置为例进行温度场分析计算,根据其在正常状况下的工作参数,求解出与温度场研究有关的热参数值,通过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稳态温度场仿真,得到装置各部件的温度分布,再一次验证改进后的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更佳。最后对其散热系统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了各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的关系曲线图与响应曲面图,最后计算出一组最优的结构参数及优化后的模型图。图[52]表[7]参[55](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3)
郑迪,王大志,于林鑫,李召[6](2019)在《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的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的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用于进行电磁场解析计算和温度场分析。首先,基于分离变量法建立叁维电磁场解析模型用于计算磁场分布,推导转矩和涡流损耗表达式。然后,将涡流损耗作为热源,基于等效热网络法建立温度分析计算模型。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的计算是考虑材料电磁和温度特性随温度变化,通过温度迭代过程实现的。最后,利用该文提出的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分析转矩、涡流损耗、永磁体和铜盘温升随负载的变化,并分析结构参数对转矩的影响。将解析模型结果与有限元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解析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漆复兴[7](2019)在《永磁涡流调速技术在风机水泵调速中的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永磁涡流调速技术应用在风机水泵类负载中,滑差功率损耗与转速的关系。推导出永磁涡流调速装置啮合长度与临界转差率、最大转矩的公式。通过对比分析风机水泵类负载的特性曲线与永磁涡流调速传动装置的转矩-转速特性曲线,得出了永磁涡流调速装置使用时会产生转速突变,传递的转矩不能满足风机水泵负载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船电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王坚,董舒寻,钱玉倩,钱志华,王念[8](2019)在《基于遗传算法的永磁涡流缓速器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涡流缓速器作为车辆新型辅助制动装置,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遗传算法,以最大制动转矩为优化目标,对永磁涡流缓速器基本模型尺寸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各优化参数收敛在稳定范围内。其中,永磁体背铁和铜盘背铁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减少磁漏,增大制动转矩,但过厚会导致装置转动惯量过大,影响动态响应特性,因此存在一个最佳区间。铜盘厚度增加,电阻将减小,但磁阻同时增加,同样存在最佳区间。永磁体厚度直接影响装置磁密大小,过厚将造成磁阻过大,并降低制动转矩。(本文来源于《防爆电机》期刊2019年03期)
朱永建[9](2019)在《永磁涡流联轴器的系列设计分析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联轴器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主动轴与负载轴,达到传递转矩的目的,主要分为接触式联轴器与非接触式联轴器。接触式联轴器是通过机械连接进行转矩的传递,常用的是弹性联轴器,其内部具有弹性原件,使得其具有一定的缓冲吸振能力,多用于需要频繁启动以及有交变载荷的工况下。但是由于接触,使得联轴器存在一定程度的磨损,同时也会产生噪音,从而影响联轴器的使用寿命。非接触式联轴器最常用的是液力耦合器,其是通过液体动力进行动力的传递,但是传递时能量损耗相对较大,使得传递效率较低,而且内部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同时需要很高的安装精度,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永磁涡流联轴器是一种新型非接触式传递转矩的联轴器,通过铜盘切割永磁体产生的磁感线,在铜盘表面形成等效涡电流,涡电流会产生反感磁场,利用反感磁场与原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转矩的传递。永磁涡流联轴器由于非接触式传递特性,允许一定的轴心偏移,可有效消除主、从动端传动时产生的振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传动的可靠性。同时间隙的存在,降低安装时对中性的要求,相应降低设备的安装成本,因此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分析永磁涡流联轴器的磁场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推导理论转矩计算公式。通过Ansoft软件建立仿真结构模型,对多功率下的永磁涡流联轴器的多个关键参数(转速差、铜盘厚度、铝盘外形尺寸、永磁体外形尺寸、永磁体厚度)进行系列化的理论分析及仿真研究,得到多功率下的永磁涡流联轴器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永磁涡流联轴器系列化量产提供设计依据。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结构的可行性,对于小功率的永磁涡流联轴器进行试制,并搭建永磁涡流联轴器的特性试验平台,对样机的传递性能以及相关的结构参数进行试验验证,通过试验可知,仿真值与试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说明仿真模型可作为系列化分析的依据。(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陆鸿磊[10](2019)在《风力磁涡流致热装置设计与运行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涡流致热作为一种新型的风能利用方式,因其节能减排、零排放、无污染、风能利用率高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飞速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弃风限电”现象,极大促进了我国风力致热系统的发展,同时风力磁涡流致热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风能利用系数高及布置更加灵活等优点,有广泛应用前景,开展风力磁涡流致热装置的设计与运行特性研究,对提高风力磁涡流致热系统风能利用效率,对缓解“弃风限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依据电磁场理论,结合麦克斯韦方程组对磁涡流致热器进行电磁场计算,分析得出影响致热器致热功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致热器致热功率的有效途径,设计出了致热器结构,其中包括实心钢致热器、闭口槽致热器和开口槽致热器,为后续的数值模拟及致热器结构的参数优化提供了模型基础。其次利用Maxwell 2D模拟仿真软件分析了实心钢结构磁涡流致热器的磁场及涡流密度的分布规律;分别改变实心钢结构致热器的定子壁厚、气隙长度、定子材料,分析了每种因素对致热功率的影响,以提高致热器材料利用率、致热功率为目标优化了致热器的结构设计参数;在实心钢结构致热器优化设计基础上,分别改变闭口槽致热器中导体条的尺寸、数量、位置和开口槽致热器中导体条的尺寸、数量,分析了每种因素对致热功率的影响,结合模拟仿真结果及加工技术要求,进一步对致热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依据优化后的致热器结构搭建了风力磁涡流致热系统试验台,对闭口槽和开口槽致热器,在不同转速、铜条数量、循环水的进口温度条件下,进行了致热器致热功率和致热效率的试验探究;依据在不同转速下致热器致热功率试验探究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最终验证软件模拟方法及结果的正确性,为以后致热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期刊2019-05-01)
磁涡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量值和衍生干扰对变压器及电网安全的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以500kV单相壳式变压器铁芯结构和设计参数为案例,考虑负载电流变化和漏磁通路径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500kV变压器叁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研究不同量值电流作用下变压器油箱和上下T型梁等支撑件的漏磁通损耗和温升效应,得到了这些支撑件漏磁通和温升明显增大的部位及直流偏磁电流的量值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涡流论文参考文献
[1].朱粤,刘放,许鸿谦,薛齐豪.施工升降机永磁涡流防坠落装置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2].朱文兵,张述铭,张欢.考虑负载电流影响的500kV变压器直流偏磁涡流损耗及温升效应研究[J].电工技术.2019
[3].王飞.永磁涡流联轴器及其在皮带机驱动系统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9
[4].赵华洋,刘文磊,李理,张春友.永磁涡流联轴器涡流密度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5].米亚迪.盘式永磁涡流传动装置散热系统的设计及性能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9
[6].郑迪,王大志,于林鑫,李召.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的电磁-温度耦合解析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9
[7].漆复兴.永磁涡流调速技术在风机水泵调速中的适用性分析[J].船电技术.2019
[8].王坚,董舒寻,钱玉倩,钱志华,王念.基于遗传算法的永磁涡流缓速器优化设计[J].防爆电机.2019
[9].朱永建.永磁涡流联轴器的系列设计分析及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9
[10].陆鸿磊.风力磁涡流致热装置设计与运行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