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临床观察和相关因素分析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临床观察和相关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03年1月-2004年9月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患者125例,其中单节段融合36人,占28.8%;两个节段融合63人,占50.4%;三个节段融合26人,占20.8%。术前、术后一周、末次随访时分别摄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以Cobb’s角测量融合节段的曲度,以D值评价颈椎的曲度,同时观察JOA评分变化。随访时根据椎间隙高度和相应椎体前缘骨赘增生判断邻近节段退变情况。采用卡方检验x2和t检验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别。结果对125例患者随访41-62个月,平均50.6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8.1±2.7分,术后一周JOA评分平均12.4±1.9分,平均JOA评分法改善率48.3%;末次随访JOA评分平均14.1±1.17分,平均JOA评分法改善率67.4%。术前125例患者D值平均1.78±1.53mm,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一周D值平均5.45±3.98mm,末次随访时D值平均5.12±4.25mm。Cobb’s角术前平均3.28±5.84°,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一周Cobb’s角平均9.95°±3.83°,而末次随访时平均9.82°±4.52°。共有24例患者(19.2%)、25个邻近节段出现退变。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2.1岁。单节段融合者4例,两节段融合者13例,三节段融合者7例。共有15例患者退变出现在融合节段上方,8例患者退变出现在融合节段下方,上下均出现退变者1例。邻近节段退变和无退变两组患者手术时的年龄、性别比例、随访时间、融合节段数,术前、术后一周和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以及术前和术后融合节段的Cobb’s角度均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的D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D值比术前的增加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疗效确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能够恢复并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可能与术前和术后的颈椎前凸程度较小及术后对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不足有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颈椎前路融合术与钛板固定融合术用于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比较[J]. 甘肃科技纵横 2019(04)
    • [2].评估颈椎前路融合术等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J]. 现代养生 2017(10)
    • [3].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的影像学变化:一项166例长期随访研究[J]. 临床骨科杂志 2016(05)
    • [4].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对远期疗效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36)
    • [5].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吞咽困难与术中持续用力牵拉食道有关[J]. 临床骨科杂志 2008(02)
    • [6].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翻修手术[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1)
    • [7].颈椎前路融合术后12例钛笼下沉临床分析[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1(01)
    • [8].累及颈胸交界段的多节段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疗效探讨[J].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7(02)
    • [9].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行性病变的研究进展[J]. 颈腰痛杂志 2010(06)
    • [10].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6(11)
    • [11].椎前软组织肿胀和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07)
    • [12].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术植骨相关并发症分析[J]. 当代医学 2009(22)
    • [13].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合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01)
    • [14].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合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04)
    • [15].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09)
    • [16].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关系分析[J]. 颈腰痛杂志 2018(04)
    • [17].自锁式双固定嵌片融合器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J]. 临床骨科杂志 2018(02)
    • [18].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 2009(02)
    • [19].颈椎前路融合术对相邻节段终板影响的组织学观察[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9(02)
    • [20].金天格胶囊辅助健骨提高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效果的研究[J]. 山东医药 2011(24)
    • [21].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椎管减压手术体会[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21)
    • [22].如何看待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01)
    • [23].Zero-P用于三节段颈椎前路融合术的中期疗效[J]. 脊柱外科杂志 2017(03)
    • [24].人工颈椎间盘治疗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年随机对照研究[J]. 微创医学 2015(06)
    • [25].156例颈性眩晕患者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J]. 当代医学 2012(15)
    • [26].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颈椎不稳交感型颈椎病23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01)
    • [27].颈椎前路融合术中植骨块的高度对邻近节段关节突压力及椎间位移的影响[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6(03)
    • [28].索尔维携高性能医用材料亮相COA 2018学术大会[J]. 环球聚氨酯 2018(11)
    • [29].K形钛笼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14(05)
    • [30].颈椎椎间融合器设计的历史沿革与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8(06)

    标签:;  ;  ;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临床观察和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