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企业分配制度 三资本分享制——访着名经济学家巫继学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杰[1](2013)在《YT集团公司产权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权制度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核心问题。本文应用马克思产权理论和现代产权制度理论,通过选取YT集团公司产权制度创新作为典型案例研究,着力从实务操作上探索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成功模式。重点放在对产权制度创新基本经验的总结,提出今后产权制度创新的新问题、新任务及解决措施。全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就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结构框架等进行介绍。第二章介绍YT集团公司产权制度创新主要做法,介绍历史沿革、组织机构、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从探索起步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展开阶段实现产权多元化,巩固完善阶段推进资产证券化三个阶段,重点归纳YT集团公司产权制度创新主要内容。第三章总结YT集团公司产权制度创新的经验与存在问题,从以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助推企业战略落地、以产权制度创新为动力促进不良业务改善、以产权制度创新为牵引带动企业全面创新三个方面,提炼出产权制度创新主要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委托代理层次过多、制约公司治理效果,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影响企业正确决策,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弱化、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等突出问题。第四章提出深入推进产权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采取推进YT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实现资产证券化目标,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创新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确立长期发展基础等措施。第五章为研究结论,总结出本文的主要观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制约着国有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产权制度创新道路还很漫长、任务依然艰巨。希望本文能够给处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推进产权制度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海兵[2](2011)在《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对企业财务问题进行研究,源于以追逐利润为中心的物本财务管理模式难以支撑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障碍。传统的企业被定义为物质资本出资者所有,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改革开放下的市场经济大潮,不断推进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股东至上”逻辑的主导下,企业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经济财富,物质资本的逐利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例如劳资矛盾激化、产品质量存在隐患、资源过度开采及低效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等。企业商业伦理与财务道德缺失,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合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以取得员工大力支持和社会广泛认可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法宝。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企业微观层面,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能脱离其现实社会属性。我国企业财务理论研究受到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很大,不少财务理论都是西方“舶来品”,过于强化财务的自然属性,财务管理的技术性、工具性特征明显,常常是见“物”不见“人”。世界经济理论的主流已经由新古典主义转向人本主义,尽管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尚不完善,但极具生命力,必将对财务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不是少数人,而是绝大多数人;不仅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后代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导论。开篇提出本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分析我国国情和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现状、梳理回顾主流经济理论演进对财务理论研究影响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应实施以人为本的财务战略。第2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包括西方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国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的政策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研究对本文的启示。第3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回顾了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提出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涉及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通则应用指引、人力资本财务制度、物质资本财务制度、社会资本财务制度和环境资本财务制度。第4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建设。首先,对企业财务文化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财务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概念、涵义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文化视角和财务视角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加以分类,提出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建设内容。最后,引入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例,对安然公司的企业财务文化进行了评析。第5章:以人为本的企业投融资管理。首先提出以人为本的“融资”和“投资”的概念,其次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投融资管理的具体内容,以人为本的融资包括人力资本融资和体现人本精神的物力资本融资,以人为本的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和环境投资。为了增强理论研究指导实践的适用性,以国有企业为例,对自然灾害条件下如何开展以人为本的投融资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第6章: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本章对企业收益分配模式进行了述评,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和企业的微观层面分析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收益分配的必要性。运用博弈方法对不完全信息下的物质资本雇佣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收益分配模式选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对于合约选择具有重大影响。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应贯彻成本补偿原则和利润分享原则,探讨了当前我国企业收益分配存在的两大误区以及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基本框架。最后,提出了人力资本以股权化方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观点和政策建议。第7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基于信息观和计量观考察了人本财务报告产生的必然性,提出发展人本会计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根本途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资产权益表、增值表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在内的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体系。通过对海尔案例的考察,提出了海尔报告模式对我国企业披露以人为本财务报告的若干启示。第8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分析了传统财务绩效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上的局限,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原则和评价实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设计了包括宏观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在内的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宏观财务制度包括企业财务通则及应用指引,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包括人力资本财务制度、体现人本精神的物质资本财务制度、社会资本财务制度和环境资本财务制度。将广义的资本及权益概念引入到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财务管理的本质特征。(2)从财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开展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具有实践参考价值。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研究是基于“财务”和“人本”双重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是企业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财务变革从文化入手,是一个可行的思路。(3)系统化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的投融资理论。人力资本融资应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框架下进行,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可以赋予人力资本担保功能。以人为本的投资突破了按照投资标的形态划分的做法,从企业“内部人”(经营者和员工)、企业“外部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消费者、供应商等)和“后代人”三个维度,将投资划分为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和环境投资,并对每一种投资进行了深入研究。(4)提出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式。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成本补偿原则和利润分享原则,前者是资本投入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后者是资本投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构建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三种股权化形式:人力资本的“干股”模式、人力资本的“实股”模式和“动态股权制”模式。(5)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指导框架。设计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关键在于发展人本会计,提出了构建包括资产权益表、增值表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在内的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体系。案例研究表明,海尔集团在披露财务会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方面独树一帜,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应用价值,同时,本文也分析总结了海尔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6)提出以人为本的财务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剖析了传统财务绩效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建立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原则和具体实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本文提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原则,是在反思传统财务分析评价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
任洲鸿[3](2010)在《“新按劳分配”论 ——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按劳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我们似乎很难找到哪一个经济学概念能象“按劳分配”一样造成如此程度理解上的混乱不清了,这就使得究竟应当如何贯彻“按劳分配”成为伴随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从理论上系统阐释作为社会主义原则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与实现机制,又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不能回避的一个“新”的理论课题。当前理论经济学界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按劳分配”到底是按什么分配即“按劳分配”中的“劳”到底指的是什么和如何正确理解和科学阐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大问题展开的。其实,这两个大问题又可以归结为一个直面现实的总问题,即如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供一种逻辑一致的理论阐释。“新按劳分配”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资本历史使命理论和“资本一般”范畴既是在当代中国重新认识“资本”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大理论源泉,也是重新研究和阐发按劳分配并对其实现理论创新的最深层次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人类社会的“第二大社会形态”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客观上承担着完成资本历史使命的历史功能,从而为人类社会向“第三大社会形态”即实现社会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联合体创造着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被追求价值增殖的“资本一般”逻辑所统治和贯穿,商品仍然是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元素形式。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同样受到“资本一般”逻辑的统治而必然表现为凝结或物化成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人们的全部现实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本质上都已经沦为服从于“资本一般”逻辑历史统治的社会存在。在这种时代条件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等精神形态的生产要素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尽管它们本身并没有具体的实物形式,但是它们作为人类社会精神劳动和精神生产的结晶,同样表现为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精神商品。尤其重要的是,各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精神生产资料都可以由劳动者通过学习劳动与生产实践等各种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形式所掌握和占有,并且取得了与劳动主体无法分割的一体化存在,从而表现为属于劳动主体的劳动力资本。在这种时代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必然表现为劳动主体即劳动者通过与一定的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属于劳动者自己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和劳动力资本(即由劳动者掌握和占有的精神生产资料,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新按劳分配”论借鉴和吸收了马克思研究剩余价值时撇开剩余价值所具体表现出来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不同特殊形态的科学抽象法,在研究劳动力资本时,同样撇开劳动力资本所具体表现出来的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精神生产资料的各种特殊形态,紧紧把握住这些不同精神生产资料的共同的质的社会经济规定性,即作为人类抽象劳动凝结或物化的价值本质和追求价值增殖的“资本一般”逻辑的运动本质。“新按劳分配”论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来说,由精神生产资料与劳动者一体化所形成的新型生产资料所有制,必将导致“双重所有,两种结合”的新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形成,即一方面,有知识、有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表现为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双重所有者”;另一方面,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商品的所有者,与物质形态的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一种“间接结合”,劳动者作为劳动力资本的所有者,与精神形态的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一种“直接结合”。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生产成果的分配”的基本原理,这种“双重所有,两种结合”的新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客观上要求一种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包括具体表现为科学、知识、技术和管理等精神形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则是包括这些不同具体生产要素的一般经济范畴)分配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分配方式与之相适应。“新按劳分配”论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分配的本质是对价值的分配,分配的逻辑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所有权进行分配。一方面,作为劳动力商品所有者的劳动者,凭借对自己的劳动力商品的所有权,要求按照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分配即取得工资收入;另一方面,劳动者作为与其自身结合在一起的精神形态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资本的所有者,要求凭借对自己所掌握和占有的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即劳动力资本所有权),取得一部分由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新按劳分配”论以马克思的产品价值公式为切入点,将马克思的产品价值公式“改造”成为价值分配公式,并分别在马克思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对价值分配公式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拓展,从而使“新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和实现机制(包括从静态上实现和动态上实现)获得了系统的理论表述。与此同时,还对价值分配公式每一步理论拓展都给出了相应的形式化的表达式(包括八个数学方程),由此为“新按劳分配”论构建起完整的数学表达方法,从而使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按劳分配”取得了“新按劳分配”的理论形态。“新按劳分配”论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的方法论指导,在深入挖掘马克思经济学的精神实质和充分运用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时代特征与社会经济条件,力图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按劳分配”提出一种全新的理论阐释,从而全面实现对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理论创新,并且有望能够对学术界关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长期争论提供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回答。“新按劳分配”论的提出与构建,旨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供一种逻辑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释,从而在实现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具体化和当代化的同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进程。
郑克国[4](2007)在《企业内生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度经济学认为,良好的制度是一切效率的基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依靠一套合理、高效并被有效落实的企业制度安排。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企业为降低内部要素间交易费用、自发产生的组织配置秩序即企业内生制度,其范畴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四要素,这四个方面的制度变迁从根本上导致了企业资源配置方式的不断变化。本文综合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从上述四个方面研究了企业内生制度变迁过程及创新模式并探讨了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的互动性关系,试图寻求能够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企业制度创新途径,并进一步提出能够促进内生制度变迁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政策性建议。
王大勇[5](2006)在《企业知识资本化及知识资本积累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我国知识型或准知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揭示知识资本内部要素与知识资本增殖能力之间的关系,改善企业知识资本的管理,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为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有关的理论成果,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侧重经济学逻辑推理、成本收益分析和实证的分析方法,讨论了企业知识的资本化与知识资本积累作用的机理、企业提高知识资本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本转化的管理对于企业知识资本积累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知识资本积累的途径及其规律性。鉴于近些年来,国内经济研究中有忽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倾向,本文尝试同时采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有关研究成果。 本文得出的主要观点也是有所新意的主要地方是:马克思分析资本的一般原理也适用于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但是知识资本产生的条件已经不同于物质资本当年产生的条件。从本质(源)上来说,虽然知识资本的其他部分的作用对于新增的价值不可缺少,但是知识资本中具有可变资本性质的人力资本的使用才是增加新价值的源泉。技术内生增长理论是对马克思集约式扩大再生产思想的深化。技术内生增长理论诸种思想可以梳理出这样一种逻辑关系: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企业积累知识资本的关键是个体人力资本向企业共享的人力资本转化,企业共享的人力资本通过培训和团队劳动向个体的人力资本及其行为转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的途径不尽相同。有效的激励是双转化的动力。企业知识资本是经营型、管理型和技术型人力资本共同创造的,把企业中的人力资本看成是同质的假设需要改成异质的思考。知识资本的运动可以分为创造、固化、评估以及价值实现这四个关键过程,学者们虽对其管理内涵各有偏重,然而可以根据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工作开展程度不同,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统一为知识资本的过程管理动态矩阵。以层次分析法运用Sveiby模型在目前是一个比较易行和妥善的对知识资本积累绩效评估的方法。 企业知识资本问题是近几年国内外新兴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从知识资本化和知识资本积累入手,注意使用中国自已的案例,理论与实践结合,把企业知识资本的大循环和小循环(企业间循环和企业内循环)结合起来,抓住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论文对于我国企业认识知识资源的资本化过程,深入认识企业知识资本积累的机理,加快积累知识资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切实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钟庆才[6](2002)在《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文中指出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研究的意义重大。从实践上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在中国还尚未建立起来;从理论上看,人力资本理论土要研究了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收入分配关系等,而对人力资本产权的研究只是片言细语偶尔提到(贝克尔,1964,1967)。现代产权理论利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企业所有权的安排主要集中在:一是古典企业的所有权的安排(阿力饮利德姆塞茨,1972:德姆塞茨,1988;哈特,1986,1990,1995);二是股份制公司所有权安排(迈克尔·詹森和麦克林,1976;法马,1980,布莱尔,1995)。但他们这些研究强调是个人财富(非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认为企业所有权问题主要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安排,而忽视了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研究。对人力资本产权问题作开拓性研究的是少数几位中国学者(张维迎,1990;周其仁,1996;杨瑞龙、周业安,1997;方竹兰,1997;何承金、唐志红,2000;李建民,1998;黄乾,2000),上述学者丌没有全面系统地进行全方面研究,绝人部分学者是在对企业理论的探究中来阐发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本文将人力资本理论、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以及现代企业理论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分析、过程描述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全面系统探讨了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初步构建了一个较儿完整的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分析框架,并对国有企业家人力资本、国家公务员人力资本、高等院校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以弥补现存理论上不足利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曾治理[7](2002)在《创新企业分配制度 三资本分享制——访着名经济学家巫继学教授》文中研究说明“年薪制”后是“期股制”,但“期股制”后企业分配制度是什么?与知识经济时代相兼容的企业分配制度将是什么?
二、创新企业分配制度 三资本分享制——访着名经济学家巫继学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企业分配制度 三资本分享制——访着名经济学家巫继学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1)YT集团公司产权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产权制度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动向及进展 |
1.2.3 国内外产权制度创新研究的评价 |
1.3 结构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结构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YT 集团公司产权制度创新主要做法 |
2.1 YT 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
2.1.1 历史沿革 |
2.1.2 组织机构 |
2.1.3 经营状况 |
2.2 YT 集团公司产权制度创新主要内容 |
2.2.1 探索起步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2.2 全面展开阶段:实现产权多元化 |
2.2.3 巩固完善阶段:推进资产证券化 |
第3章 YT 集团公司产权制度创新的经验与问题分析 |
3.1 产权制度创新经验分析 |
3.1.1 以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助推企业战略落地 |
3.1.2 以产权制度创新为动力促进不良业务改善 |
3.1.3 以产权制度创新为牵引带动企业全面创新 |
3.2 产权制度创新问题分析 |
3.2.1 委托代理层次过多,制约公司治理效果 |
3.2.2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影响企业正确决策 |
3.2.3 产权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弱化、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
第4章 推进产权制度创新的建议 |
4.1 推进 YT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实现资产经营证券化目标 |
4.1.1 顺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形势推进整体上市 |
4.1.2 按照控股股东战略发展部署推进整体上市 |
4.1.3 根据 YT 集团公司发展需要推进整体上市 |
4.2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管理行为 |
4.3 创新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确立长期发展基础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现实背景和意义 |
1.1.2 理论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1.5 关键概念界定 |
2.以人为本财务研究文献综述:现状与启示 |
2.1 西方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 |
2.1.1 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1.2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1.3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1.4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2 国内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 |
2.2.1 人本财务管理及人本财务学 |
2.2.2 相关研究之一: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 |
2.2.3 相关研究之二:人力资本财务 |
2.2.4 相关研究之三:利益相关者财务 |
2.2.5 相关研究之四:企业社会责任财务 |
2.3 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文献综述 |
2.4 国内外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3.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 |
3.1 企业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 |
3.2 我国财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新《企业财务通则》评析 |
3.2.2 改进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议 |
3.3 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
3.4 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原则 |
3.5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设计 |
3.5.1 传统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及其缺陷 |
3.5.2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
4.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建设 |
4.1 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的必要性 |
4.2 企业财务文化研究的文献回顾 |
4.2.1 国外有关企业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
4.2.2 国内有关企业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
4.3 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界定 |
4.3.1 "财务文化"、"财务管理文化"和"理财文化"辨析 |
4.3.2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概念及涵义 |
4.4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分类 |
4.4.1 基于文化视角的分类 |
4.4.2 基于财务视角的分类 |
4.5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 |
4.5.1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文化 |
4.5.2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文化 |
4.5.3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行为文化 |
4.5.4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物质文化 |
4.6 案例:安然公司的企业财务文化评析 |
5.以人为本的企业投融资管理 |
5.1 以人为本的"融资"和"投资"概念 |
5.2 以人为本的融资管理具体内容 |
5.2.1 人力资本融资 |
5.2.2 物力资本融资 |
5.3 以人为本的投资管理具体内容 |
5.3.1 人力资本投资 |
5.3.2 社会责任投资 |
5.3.3 环境投资 |
5.4 以人为本的投融资实践——国有企业自然灾害投融资管理 |
5.4.1 国有企业开展自然灾害投融资管理的意义 |
5.4.2 建立国有企业自然灾害融资长效机制 |
5.4.3 国有企业自然灾害损失预防的投资预算管理 |
6.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 |
6.1 企业收益分配模式述评 |
6.2 我国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收益分配的必要性 |
6.2.1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考察 |
6.2.2 从企业的微观层面考察 |
6.3 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博弈分析及合约选择 |
6.3.1 人力资本固定支付合约的博弈分析 |
6.3.2 人力资本变动支付合约的博弈分析 |
6.3.3 结论及应用 |
6.4 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原则 |
6.4.1 成本补偿原则 |
6.4.2 利润分享原则 |
6.5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模式 |
6.5.1 当前企业收益分配的误区 |
6.5.2 资本收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
6.5.3 人力资本以股权化方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
7.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 |
7.1 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产生的必然性 |
7.1.1 对财务报告信息决策有用性理论的反思 |
7.1.2 发展人本会计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根本途径 |
7.2 以人为本的财务报告设计 |
7.3 案例:海尔集团以人为本的财务报告模式 |
7.3.1 海尔集团情况概述 |
7.3.2 海尔报告模式及启示 |
8.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
8.1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概念 |
8.2 传统财务绩效评价的局限 |
8.2.1 财务绩效评价主体方面的局限 |
8.2.2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方面的局限 |
8.2.3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方面的局限 |
8.3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8.4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
8.4.1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主体 |
8.4.2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客体 |
8.4.3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原则 |
8.4.4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实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新按劳分配”论 ——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按劳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导论 |
一 学术界关于劳动力资本化及由此探讨分配问题的研究现状:一种批判性回顾 |
二 "新按劳分配"论"新"在何处:几点说明 |
三 "新按劳分配"论的研究思路与理论结构 |
第一章 "新按劳分配"论的思想渊源 |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思想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思想 |
三 列宁、斯大林等关于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分配问题的探索 |
四 小结 |
第二章 "新按劳分配"论的现实依据 |
一 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位置 |
二 马克思的资本历史使命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功能 |
三 "资本一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内在逻辑 |
四 小结 |
第三章 "新按劳分配"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资本化理论 |
一 "双向对象化":唯物辩证法视域下人类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考察 |
二 "资本—劳动二元对立":马克思的资本与劳动关系理论模型探析 |
三 从"劳动力商品"到"劳动力资本":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资本化理论的构建 |
四 小结 |
第四章 "新按劳分配"论的理论构建: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按劳分配"研究(上) |
一 "生产决定分配":马克思经济学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 |
二 "双重所有":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劳动力个人所有制 |
三 "两种结合":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
四 小结 |
第五章 "新按劳分配"论的理论构建: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按劳分配"研究(下) |
一 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的本质与分配的逻辑 |
二 马克思的产品价值公式及其在马克思经济学范围内的初步拓展 |
三 "新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与实现机制: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对马克思产品价值公式的再拓展 |
四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本文的前期研究成果 |
后记 |
(4)企业内生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 |
一、本文问题研究的几个基本假设 |
二、企业内生制度与企业外生制度的界定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内容安排及创新 |
一、本文的结构框架及内容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企业内生制度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企业基本理论 |
一、企业的起源及其本质 |
二、企业创新思想 |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 |
一、科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
二、弗农·拉坦、速水佑次郎的制度变迁理论 |
三、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节 企业制度内生性理论基础 |
一、制度内生性的理论渊源 |
二、企业制度内生性的基础 |
三、企业内生制度与企业外生制度的依存与互动 |
第二章 企业内生制度的范畴 |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的内生性 |
一、界定交易界区 |
二、规范交易行为 |
三、激励特征 |
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五、稳定预期 |
第二节 组织制度的内生性 |
一、配置权力的特征 |
二、制衡的特点 |
三、有激励与约束的效果 |
四、协调功能 |
第三节 企业管理制度的内生性 |
第四节 企业文化的内生性 |
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资源 |
二、良好的企业文化还具有激励作用 |
三、企业文化可以简化决策过程、节省交易费用 |
第三章 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和创新 |
第一节 产权的定义和内涵 |
第二节 产权制度变迁与选择标准 |
一、产权主体的行为能力标准 |
二、交易费用与生产费用标准 |
三、其他影响产权制度变迁的因素 |
第三节 产权制度变迁的实现途径 |
一、产权明晰化 |
二、产权结构多元化 |
三、促进产权的流动性 |
第四章 企业组织制度变迁与创新 |
第一节 企业组织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制度安排理论 |
二、相互作用理论 |
三、决策机制理论 |
四、组织结构理论 |
第二节 公司组织制度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
一、公司组织制度的本质 |
二、公司组织制度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公司组织制度主要模式分析 |
一、三种主要公司组织制度模式 |
二、不同治理模式的比较 |
第四节 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 |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趋同趋势 |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新变化 |
第五节 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
一、股权结构的创新 |
二、重塑董事会架构的创新 |
三、监事会职能的创新 |
四、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 |
第五章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
第一节 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 |
一、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二、管理制度创新的内容 |
第二节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
第三节 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
一、事业管理体制创新 |
二、财务管理体制创新 |
三、领导体制创新 |
第四节 企业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创新 |
一、企业激励机制创新 |
二、企业约束机制创新 |
三、企业运行机制创新 |
第六章 企业文化变迁与创新 |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演进分析 |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正式制度 |
二、企业文化的演进路径 |
三、企业文化演进路径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
一、企业家 |
二、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
三、培育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推动优秀企业文化的创建 |
第七章 企业内生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建设 |
一、完善资本等要素市场 |
二、优化公平政治经济环境 |
三、建立健全公正的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 |
四、发展和完善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5)企业知识资本化及知识资本积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知识资本思想的早期萌发 |
2.2 人力资本及内生增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3 知识资本概念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
2.3.1 知识资本概念的提出 |
2.3.2 知识资本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资本化的逻辑起点与基本原理 |
3.1 关于知识资本的定义 |
3.2 知识资本化的逻辑起点 |
3.2.1 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
3.2.2 知识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
3.2.3 知识的商品化条件与知识商品的特性 |
3.3 知识资本化的基本原理剖析 |
3.3.1 知识资本的使用价值 |
3.3.2 知识资本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 |
3.3.3 知识资本的特征及其第一资本形态地位 |
3.4 知识资本积累的宏观机理 |
3.4.1 知识资本与货币资本的关系 |
3.4.2 基于价值增值不同作用的知识资本的构成 |
3.4.3 知识资本积累的一般模式 |
3.5 知识资本积累内生增长动因 |
3.5.1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进 |
3.5.2 基于知识资本内生驱动的经济增长理论 |
3.6 本章小结:知识资本和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的评论 |
第4章 人力资本组织化:企业知识资本积累的途径 |
4.1 个体人力资本与组织结构资本的关系 |
4.2 组织拥有的结构资本:组织资本 |
4.2.1 组织资本的内涵和外延 |
4.2.2 组织资本的主要特性 |
4.3 人力资本组织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4.3.1 人力资本组织化的必要性 |
4.3.2 人力资本组织化的可能性 |
4.4 人力资本组织化的逻辑机理 |
4.4.1 Nonaka & Takeuchi人力资本组织化模型 |
4.4.2 Nonaka & Takeuchi模型的局限 |
4.4.3 Nonaka关于人力资本隐性部分的分类 |
4.5 人力资本隐性部分向组织资本转化的途径 |
4.5.1 显性知识的组织资本化 |
4.5.2 技能的组织资本化 |
4.5.3 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组织资本化 |
4.6 人力资本组织化的管理要素 |
4.6.1 激励 |
4.6.2 信息技术/技术支持 |
4.6.3 组织资本库管理 |
4.6.4 社区网络 |
4.6.5 团队学习/组织学习 |
4.6.6 技能分析/动作研究 |
4.6.7 培训/宣传推广 |
4.6.8 制度建设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力资本的激励:企业知识资本积累的动力 |
5.1 人力资本激励理论 |
5.1.1 组织中人力资本激励的求解:团队生产理论 |
5.1.2 团队生产理论的局限 |
5.1.3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其他激励理论 |
5.1.4 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 |
5.2 构建异质人力资本的结构性激励体系 |
5.3 人力资本三形态的激励方法 |
5.3.1 经营型人力资本的激励 |
5.3.2 管理型人力资本的激励 |
5.3.3 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激励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评促建:企业知识资本积累的管理与评估 |
6.1 知识资本各要素的互动关系及其对绩效的影响 |
6.1.1 知识资本各要素的生长树关系 |
6.1.2 知识资本各要素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路径 |
6.2 基于过程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式:知识资本积累的微观机理 |
6.2.1 以存量评估为切入点的知识资本静态管理 |
6.2.2 企业评估知识资本的目的 |
6.2.3 基于评估对象的知识资本评估模型 |
6.2.4 基于技术工具的知识资本评估模型 |
6.2.5 基于货币计量和要素识别维度的分类 |
6.2.6 基于评估主体的知识资本评估模型 |
6.3 知识资本评估的实施:一个实证性案例 |
6.3.1 案例概况 |
6.3.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6.3.3 评估指标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6.4 进一步的讨论:基于过程的知识资本动态管理问题 |
6.4.1 知识资本过程管理模式及其总体策略 |
6.4.2 知识资本过程管理模式的关键子过程 |
6.4.3 知识资本过程管理模式的实施矩阵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知识资本、智力资本及相关术语的辩析 |
附录B 知识的资本化简史 |
附录C xx电力设计院知识资本过程管理案例 |
索引1 本文定义 |
索引2 本文命题 |
索引3 本文图表 |
(6)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人力资本产权命题的提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人力资本产权与权能结构分析 |
第一节 马克思学派与西方学派产权理论的比较 |
一、 产权范畴溯源 |
二、 马克思学派与西方学派对产权的基本解释 |
三、 马克思学派与西方产权学派关于产权理论的若干比较 |
第二节 人力资本价值与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 |
一、 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
二、 人力资本产权的质的规定性 |
第三节 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 |
一、 从主体来看,人力资本的产权的特征 |
二、 从客体来看,人力资本的产权的特征 |
第四节 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及其权能结构 |
一、 人力资本产权的基本功能 |
二、 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结构及内部关系 |
第三章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的微观分析 |
第一节 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安排与微观效率 |
一、 效率与产权效率 |
二、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效率标准选择 |
第二节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微观分析 |
一、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基础:人力资本市场 |
二、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契约机制 |
三、 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的博弈机制 |
四、 人力资本产权价值实现的定价机制:以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为例 |
第四章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的宏观分析 |
第一节 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安排与宏观效率 |
第二节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宏观分析 |
一、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供求机制 |
二、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保障机制 |
三、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流动选择机制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家人力资本实现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激励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
一、 国有企业激励制度改革简要回顾 |
二、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现状与后果 |
第二节 国外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收益现状与特点 |
一、 国外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收入的基本情况 |
二、 国外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收益制度的评述与思考 |
第三节 企业家人力资本报酬确立的原则与制度安排 |
一、 确立企业家报酬的原则的述评与选择 |
二、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价值实现的制度安排 |
第六章 国家公务员人力资本实现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人力资本改革进展与现状 |
一、 建立公务员工资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
二、 公务员工资制度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二节 存在主要问题与机理:以广东为例 |
一、 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
二、 国家公务员工资的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
三、 国家公务员与企业相关人员工资比较 |
四、 国家公务员人力资本的工资状况及存在问题的理性分析 |
第三节 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目标与政策性建议 |
一、 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 |
二、 对今后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
第七章 高等院校人力资本实现机制的实证分析——人力资本与教授收入 |
第一节 高等院校教师社会地位的演变与现状 |
一、 高等院校教师社会地位的演变 |
二、 高等院校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节 人力资本与教授收入的实证分析 |
一、 我国教授人力资本的价格历史与现状 |
二、 对教授人力资本内容的分析 |
三、 教授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 |
四、 现阶段影响教授人力资本价格的因素与存在问题 |
第三节 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与个案点评 |
一、 高等院校教授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基本原则 |
二、 理顺教授人力资本价格体系的路径选择 |
三、 点评某师范大学实施特殊岗位津贴的办法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资料 |
四、创新企业分配制度 三资本分享制——访着名经济学家巫继学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YT集团公司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 李俊杰.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3)
- [2]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D]. 王海兵.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3]“新按劳分配”论 ——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按劳分配”研究[D]. 任洲鸿. 曲阜师范大学, 2010(11)
- [4]企业内生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 郑克国. 吉林大学, 2007(05)
- [5]企业知识资本化及知识资本积累问题研究[D]. 王大勇. 同济大学, 2006(02)
- [6]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 钟庆才. 暨南大学, 2002(01)
- [7]创新企业分配制度 三资本分享制——访着名经济学家巫继学教授[J]. 曾治理. 珠江经济,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