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控式VE分配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明[1](2020)在《柴油机油量执行器系统抗干扰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柴油发动机具备扭矩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好、排放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用机械、船舶动力等领域,在工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柴油机控制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是改善柴油机工作性能的关键技术。电控VE分配泵中的油量执行器机构是位置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喷油泵的喷油量自动控制。在柴油机喷油系统中,油量执行器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决定着喷油泵的喷油量控制精度。而在油量执行器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多种扰动影响着系统的控制性能。现有的油量执行器控制研究未全面地考虑系统中存在的多种形式干扰,无法实现系统在多源扰动下的高精度控制。本文为提高油量执行器系统的控制性能,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中存在的多源扰动,基于模型设计了一系列抗干扰控制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油量执行器系统的控制研究现状。接着从油量执行器系统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系统中回位弹簧和旋转电磁铁的结构特性和工作特性,建立了系统弹簧力矩和电磁力矩的表达式,又结合系统的动态方程,建立了油量执行器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根据系统的非线性模型,设计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反馈线性化抵消系统的非线性,并通过干扰的估计补偿消除系统干扰的影响。针对系统中存在的时变干扰,本文接下来设计了基于高阶干扰观测器的控制方法,实现了更精确的干扰估计,进而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控制效果。接下来,本文指出了油量执行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多源扰动的影响,其中详细分析了油量执行器系统受到的谐波力矩扰动。为抑制多源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精细抗干扰控制设计。考虑到系统中存在的常值干扰与谐波干扰,设计了基于多源扰动抑制的油量执行器系统复合控制器,此控制器虽然可保证在多源扰动存在时系统的位置输出不存在跟踪误差,但却不能较好地快速抑制多源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导致油量执行器系统工作性能不够理想。因此为了实现快速消除多源扰动的影响,本文结合多源扰动下的油量执行器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完成了基于多源扰动观测器的控制方法设计。为了进一步提高油量执行器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本文最后设计了基于多源扰动观测器的连续滑模控制方法,通过设计连续的控制律实现了无抖振的滑模控制,多源扰动的估计补偿也使得连续滑模控制器中的切换增益可取更小值,有效地减小了系统位置的稳态波动。
潘婕[2](2018)在《柴油机电控VE泵油量执行器系统建模与抗干扰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柴油机因其燃烧效率高、功率密度大、油耗少、适用性强等优点,在车用动力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成为目前柴油机控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采用电控技术,将有效改善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柴油机的有害排放。在VE分配泵上实施位置式电控,对原供油系统改动较少,开发周期较短,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电控VE泵中的油量执行器控制着进入发动机的燃油流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旋转电磁铁带动控制轴旋转,利用偏心球的偏心关系直接带动泵油量调节滑套左右运动,改变其供油有效行程,控制供油量。本文针对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VE泵中油量执行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提升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油量执行器系统的建模,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先进控制方案,以实现油量执行器闭环系统性能的提升,并完成方案的仿真和实验验证。本文介绍了油量执行器的机械结构和基本电磁原理,分析了油量执行器的非线性特性,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研究了基于线性反馈控制的油量执行器系统控制方案。分析表明,在非线性项和外部扰动的影响下,系统性能难以令人满意。因此,本文研究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反馈与扰动观测补偿的油量执行器复合控制方案。这种控制方案通过扰动观测器观测系统扰动,仿真结果验证了采用该方案使得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都得到了提升。油泵实验台以及发动机台架实验均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工程可行性。在工程应用中,油量执行器系统中传感器采集的位置数据通常情况下都受噪声影响,本文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用于油量执行器非线性系统,对含有噪声的滑套位置信号进行滤波。首先介绍了卡尔曼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理论基础和算法实现,再针对油量执行器系统设计相应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仿真验证表明,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滤波后,油量执行器系统存在的噪声对滑套位置信号幅值的影响将大大减小,系统控制精度得到提升,系统的稳态性能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伞大鹏[3](2015)在《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电液延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燃油系统存在不可忽略的延迟因素,必须对影响燃油喷射过程的电磁阀电磁延迟特性和燃油系统管路的液力机械延迟特性进行精确的标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喷射脉冲信号的控制,确定正确的电磁阀驱动时序。本文介绍了单体泵燃油系统的发展状况,并与其它燃油系统进行了比较。对其结构、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进行分析,分别从运行参数、控制参数和结构参数三个方面对喷油特性和电液延迟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搭建了油泵试验台架,测得不同转速和不同喷油脉宽下的电流曲线、喷油压力曲线、喷油速率曲线和喷油器针阀升程曲线,得到了各个电液延迟曲线并分析其原因。然后改变电流,包括改变开启电流和保持电流。研究了电流对喷油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对系统最佳的开启电流和保持电流,与此同时试验测得不同开启电流和不同保持电流下的喷油压力曲线、喷油速率曲线和喷油器针阀升程曲线,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不同开启电流和保持电流下的电液延迟曲线,并分析其原因。对于控制参数的研究,本文还对不同供油提前角的电液延迟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的电液延迟特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原因。最后,建立电控单体泵的仿真模型,并用试验得到的数据对其进行精确标定,其误差均在5%以下,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标定好的模型对结构参数进行研究,其中包括阀杆锥角、阀杆中部直径、阀座斜油道直径、阀座低压进油道直径、高压油管的长度、喷油器开启压力和喷油器喷孔直径等结构参数进行研究,仿真得到油压曲线、喷油速率曲线和喷油器针阀升程曲线,处理数据得到了相应的延迟特性曲线,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的原因。
樊志强[4](2014)在《电控单体泵系统供油特性及其凸轮型线参数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以其高喷射压力、对现有发动机改动小、良好的油品适应性、优良的系统可靠性等优点成为大功率柴油机的理想选择之一。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的供油特性与其结构及燃油的流动密切相关。供油过程中高压油管内压力波形可以反映出此系统的状态信息。国内柴油机燃油系统正向电控化方向转变。现有加工条件决定了单体泵国产化是现阶段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国产化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单体泵迫切需要深入分析电控单体泵结构参数对其供油特性的影响规律。供油凸轮型线设计是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针对电控单体泵系统供油凸轮型线设计的研究极少,需要深入探索其设计方法。因此,本论文以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供油特性和供油凸轮参数化设计为主线,采用试验、仿真分析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开展了电控单体泵低速供油特性、中高速工况供油特性、阀杆运动规律、电控单体泵结构参数对供油特性的影响及供油凸轮参数化设计等研究。本文首先搭建了油泵台试验系统,并通过分析得出了单体泵控制阀断电时柱塞速度和柱塞腔内油压的关系,发现此时油压峰值相位会随转速的升高不断后移,提出了一种基于油管压力的单体泵燃油系统喷油特性标定方法。然后,利用该试验系统,进行了单体泵燃油系统的低速供油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低速工况时,系统油压建立后存在明显波动,喷油持续期内针阀无法稳定保持开启状态;分析了单体泵的油压波形特点,指出了控制阀开始关闭、控制阀完全关闭、针阀打开反映在油压波形上的具体位置;探索了控制阀杆在高压状态下的运动规律,指出阀杆在初次完全打开、初次完全关闭时会出现反跳,某些工况下,控制阀杆在打开过程中,会出现关闭趋势。之后,分析了BIT电控单体泵的工作原理,指出其结构特点,进行了BIT单体泵的供油特性及一致性试验研究,表明BIT电控单体泵性能、可重复性良好,各泵间油压及喷油量波动不大;建立了BIT单体泵燃油系统仿真模型,标定结果显示该模型达到了合理的精度范围,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控制阀结构参数、阀座与泵体定位情况、泵体油道及柱塞直径对BIT单体泵供油特性的影响,并提出各结构参数的合理选择范围。随后,从性能、可靠性、稳定性、工艺性角度,总结了供油凸轮主要设计准则;结合由设计准则而来的约束条件,进行了供油凸轮型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并建立了供油凸轮型线数学模型,该模型仅包含结构参数和可以反映设计约束的特征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挺柱运动规律和单体泵油压特性的影响,指出最大加速度将会对实现等压喷射有重要影响。最后,进行了供油凸轮型线与电控单体泵的匹配研究,得到了可以实现设计目标的凸轮型线,并校核了其曲率半径,结果表明其在凹弧段可以和滚轮始终接触,在凸弧段,最小曲率半径在3mm以上。
陈左安[5](2013)在《基于步进电机执行器的电控VE泵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寻求低成本的VE分配泵供油量电子控制方案,并且保持VE分配泵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采用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器,对本公司生产的VE分配泵进行了电控化改造。通过将电控VE分配泵和改造前的机械泵分别安装在493QZ增压柴油机上,并与装在原机上的样品泵进行了外特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控VE分配泵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指标以及工作稳定性皆明显优于普通VE分配泵。随后进行的冷拖可靠性试验也表明,该执行器具备长期工作的可靠性。
姚强[6](2013)在《二甲醚发动机用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二甲醚(Dimethyl,DME)具有高效、无烟燃烧、低排放、来源广泛等优点,已成为较有前景的柴油机替代燃料。DME独特的理化特性使得采用DME作为柴油机燃料时,可以降低NOx排放,同时几乎可以实现无烟燃烧,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柴油机燃烧排放问题中无法同时降低PM和NOx的矛盾。但将DME直接用于传统柴油机时,DME的低粘度会使喷油泵的柱塞偶件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严重磨损,最终导致严重泄漏使其无法正常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在DME发动机低压燃料供给系统的基础上,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提出了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的构想。该燃料泵的主要特点是在传统的液压隔膜泵的基础上,对其传动系统进行改进,运用VE分配泵的平面凸轮传动机构作为燃料泵的传动机构。隔膜泵的隔膜可以把柱塞和DME分开,解决了柱塞偶件磨损泄漏的问题;平面凸轮传动机构有尺寸小、工作稳定可靠、泵油量高的特点,解决了液压隔膜泵传动尺寸过大而无法用于二甲醚发动机上的问题。在对平面凸轮传动机构和液压隔膜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采用AMESim软件对该燃料泵建立仿真模型,重点对燃料泵的压力、流量、泄漏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柱塞行程、柱塞半径、凸轮转速等参数进行批处理,运用比较及优化方法,获得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的结构参数及优化结果。研究结论,一方面,为二甲醚发动机平面凸轮燃料泵的车用化、小型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为下一步进行二甲醚发动机低压共轨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文圣[7](2013)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用驱动平台设计》文中认为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发动机排放法规日趋严格,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推动发动机技术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满足节能减排要求的有效技术手段。电控单体泵系统和高压共轨系统是最常用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针对这两种燃油系统电控单元驱动部分的一致性和通用性,本文设计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用驱动平台,只需要通过不同的软硬件配置,即可适用于两种燃油系统,具有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产业化前景广阔的优点。首先依据两种燃油喷射系统的特点,提出通用驱动平台的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对通用驱动平台软件和硬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进而在Simulink中搭建高速电磁阀驱动仿真模型,分析高速电磁阀驱动电路中储能电容容量、高压源电压和保持波参数对电磁阀响应实时性的影响,升压电路中升压电感和储能电容对升压电压的影响,为匹配不同阻抗的高速电磁阀提供指导。然后,依据仿真分析结果,采用模块化和平台化的设计方法,完成通用驱动平台硬件系统的设计。在硬件设计基础上,采用模块化和分层的设计思想,将控制软件分为管理层、驱动层和设备层三部分;采用“前景/背景”的软件结构,结合中断优先级可抢占式和时间片轮转式调度策略,构建软件多任务调度机制。详细分析通用驱动平台软件各层任务模块构成和控制策略,完成软件程序设计。最后,进行通用驱动平台功能验证试验,并在油泵试验台上完成配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匹配两种型号的高速电磁阀时,升压电路输出电压纹波均小于3%,高压源电压恢复时间均小于0.25ms;单体泵电磁阀开启时间小于0.7ms,关闭时间小于0.15ms;共轨喷油器电磁阀开启时间小于0.3ms,关闭时间小于0.1ms,满足高速电磁阀驱动响应的实时性要求。轨压控制试验中模拟的稳态和瞬态工况下,稳态轨压波动不超过±2MPa,动态轨压波动不超过±4Mpa,满足轨压的控制要求。
陈娜[8](2013)在《柴油机高速电磁阀电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范围内排放法规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控单体泵式燃油喷射系统在中重型柴油机上得到广泛应用。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高速电磁阀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进而影响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研究高速电磁阀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中重型柴油机单体泵中应用的NDB007A型高速电磁阀电磁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指明了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高速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单体泵系统工作过程中需满足的性能要求,分析了电磁阀静态过程中初始拟定功对于阀结构特性的影响机理,动态过程中电磁阀电、磁、机、液子模型的工作机理及对应的磁滞与涡流损耗特性机理;其次,绘制了高速电磁阀电磁铁数学模型,构建了电磁阀动态特性实验系统,对模型的动态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对影响电磁阀电磁力及响应特性的结构与控制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不同参数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多参数优化的正交试验方案,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电磁阀静态电磁力及动态响应速度灵敏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的参数取值范围。本文通过分析单体泵高速电磁阀的电磁场重要特性,完成了电磁阀的结构优化,所做工作可为单体泵柴油机电磁阀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刘小红[9](2010)在《某型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几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是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内燃机排放要求的提高以及电控燃油系统的发展,产生的第三代电控燃油系统,在对内燃机排放要求和经济性要求日益增长的今天,共轨系统相对于其它燃油系统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在所有工况范围内实现稳定的高压喷射,而且由于高性能的电磁阀,使系统可以实现灵活的喷油规律(如预喷射、后喷射等),极大地改善了排放。本文在研究某型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方案设计和器件设计、选择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两个问题:一是ECU控制策略的设计和ECU控制软件程序的开发;二是对共轨压力进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设计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并进行试验研究。对第一个问题,设计了轨道压力、喷油定时、喷油脉宽、喷油速率的控制策略以及发动机工作状态和模式的切换,并描述了整个控制软件程序主要程序模块的功能,着重编写了主程序循环的各个功能子程序。对于第二个问题,提出了对共轨压力进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思想和理论,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完成了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共轨压力控制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具有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的优点,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来控制轨道压力,可以使共轨压力的调节具有快速响应、静差小、超调小、稳定、鲁棒性好等优点。
裴海灵[10](2009)在《高压共轨喷油控制策略及共轨管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控共轨柴油机作为清洁节能环保型柴油机,在节能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已成为热力发动机的必然发展趋势。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控制策略及共轨管的优化研究,对增强共轨系统运行稳定性、提高油量控制精确度、优化发动机整体性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一代轿车用节能环保高效内燃机研发”(国家“863”项目)和“清洁节能乘用车柴油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为依托,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压共轨喷油控制策略及共轨管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通过对现有的多次喷射协调控制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化结构分模块设计方法,将多次喷射协调控制分为环境层、限制层和设定层进行设计,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多次喷射动态组合模型,并分起动、正常和关机三种工况对多次喷射动态组合模型进行了检验。(2)提出了两次喷射间最小时间间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基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实验台、开放式电控单元及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两次喷射间时间间隔对燃油喷射雾化状况的影响。(3)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部分微分PID共轨压力控制方法,直接将发动机工况和所处环境状况与PID参数相关联,使共轨压力始终处于与发动机工况相对应的最佳状态,从而实现了对共轨压力的全工况实时动态控制,并有效降低了轨压波动。(4)根据共轨管内压力波动情况,结合喷油器和高压油泵的工作原理,运用上次喷射结束至下次喷射开始间时间间隔和每次喷射电控与液压之间的时间延迟两个物理量,建立了基于前次喷射的喷油量压力波动修正算法,实现了每次喷射油量的平衡与优化。(5)应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对共轨管多学科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挖掘各种参数与最佳共轨容积间存在的理论关系,对共轨管进行了全局寻优,从而提高了共轨管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建立的多次喷射动态组合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满足ECU控制的需要。●两次喷射间时间间隔对燃油喷射雾化有重要影响,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喷射频率为20Hz时燃油喷射雾化状况最佳。●提出的基于神经网络部分微分PID的共轨压力控制方法,具有必要的精度;该方法不仅提供了共轨压力控制的新手段,同时也为PID参数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基于前次喷射的压力波动修正算法,提供了喷油量补偿的一种新方法,对喷油量的调整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可减少由于共轨压力波动导致的油量偏差,为控制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采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使共轨管容积减小了1.07%,压力波动下降了16.7%,总质量减少了6.8%,有利于提高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的研究成果已在GS-1000型高压共轨燃油喷射实验台上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共轨压力波动和使各次喷射油量得到补偿,可使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提升。总之,本文的研究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发探索了新思路,其成果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二、电控式VE分配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控式VE分配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柴油机油量执行器系统抗干扰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油量执行器系统建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油量执行器系统工作原理 |
2.3 油量执行器组成结构的特性分析 |
2.4 油量执行器系统建模 |
2.4.1 回位弹簧 |
2.4.2 旋转电磁铁 |
2.4.3 油量执行器系统的数学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油量执行器控制方法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油量执行器控制器设计 |
3.2.1 干扰观测器介绍 |
3.2.2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控制器设计 |
3.2.3 仿真与实验 |
3.3 基于高阶干扰观测器的油量执行器控制器设计 |
3.3.1 高阶干扰观测器介绍 |
3.3.2 基于高阶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控制器设计 |
3.3.3 仿真与实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油量执行器系统多源扰动抑制方法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油量执行器系统中多源扰动的分析 |
4.3 基于多源扰动抑制的油量执行器系统控制器设计 |
4.4 基于多源扰动观测器的油量执行器系统控制器设计 |
4.4.1 谐波干扰观测器的设计 |
4.4.2 基于多源扰动观测器的复合控制器的设计 |
4.4.3 仿真与实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连续滑模的油量执行器系统控制方法设计 |
5.1 引言 |
5.2 连续滑模控制方法介绍 |
5.3 基于多源扰动观测器的连续滑模控制器设计 |
5.3.1 油量执行器系统连续滑模控制器设计 |
5.3.2 系统复合控制器设计 |
5.3.3 系统稳定性分析 |
5.4 仿真验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2)柴油机电控VE泵油量执行器系统建模与抗干扰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介绍 |
1.2.1 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介绍 |
1.2.2 位置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介绍 |
1.2.3 VE分配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电控VE泵油量执行器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油量调节执行机构介绍 |
2.3 旋转电磁铁执行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1 旋转电磁铁工作原理 |
2.3.2 旋转电磁铁油量执行器工作原理 |
2.4 油量执行器数学模型 |
2.4.1 回位弹簧特性 |
2.4.2 旋转电磁铁 |
2.4.3 摩擦力矩 |
2.4.4 油量执行器数学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油量执行器控制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PID的油量执行器控制方案 |
3.2.1 PID控制介绍 |
3.2.2 控制方案 |
3.2.3 仿真 |
3.3 基于非线性反馈的油量执行器控制方案 |
3.3.1 控制方案设计 |
3.3.2 仿真验证 |
3.4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方案 |
3.4.1 干扰观测器原理介绍 |
3.4.2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设计 |
3.4.3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非线性前馈补偿复合控制器设计 |
3.4.4 仿真对比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油量执行器系统不同控制算法实现研究 |
4.1 引言 |
4.2 油量执行器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
4.2.1 硬件开发环境 |
4.2.2 软件开发环境 |
4.3 油量执行器系统不同控制算法实验研究 |
4.3.1 油量执行器实验 |
4.3.2 油泵实验台实验 |
4.3.3 发动机台架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卡尔曼滤波在油量执行器系统中应用 |
5.1 引言 |
5.2 预备知识 |
5.2.1 系统噪声 |
5.2.2 滤波技术 |
5.3 卡尔曼滤波算法 |
5.3.1 卡尔曼滤波的发展 |
5.3.2 经典卡尔曼滤波原理及算法实现 |
5.3.3 扩展卡尔曼滤波 |
5.4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油量执行器控制 |
5.4.1 执行器位置传感器测量噪声分析 |
5.4.2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 |
5.4.3 仿真验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3)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电液延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控燃油系统的发展 |
1.3 电控单体泵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系统及仿真平台介绍 |
2.1 试验台架的搭建 |
2.2 电控单体泵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仿真平台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电液延迟特性试验研究 |
3.1 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的喷射特性 |
3.2 转速和喷油脉宽对响应特性的影响 |
3.3 保持电流对供油特性的影响 |
3.4 开启电流对供油特性的影响 |
3.5 供油提前角对供油特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电液延迟特性仿真分析 |
4.1 仿真模型的建立和标定 |
4.2 电控单体泵电磁阀结构参数对供油特性的影响 |
4.3 高压油管长度对供油特性的影响 |
4.4 喷油器的结构参数对供油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电控单体泵系统供油特性及其凸轮型线参数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
1.2.1 电控直列泵 |
1.2.2 电控分配泵 |
1.2.3 电控单体泵 |
1.2.4 泵喷嘴系统 |
1.2.5 高压共轨系统 |
1.3 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及其研究现状 |
1.3.1 单体泵燃油系统的优势 |
1.3.2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 |
1.3.3 单体泵燃油系统试验研究 |
1.3.4 单体泵燃油系统仿真与建模分析 |
1.4 电控单体泵供油凸轮及其研究现状 |
1.4.1 柴油机供油系统常用凸轮型线 |
1.4.2 供油凸轮型线影响参数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系统及仿真平台介绍 |
2.1 试验系统搭建 |
2.2 仿真平台介绍 |
2.2.1 仿真软件 AMESim 简介 |
2.2.2 仿真软件的流动基本方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控单体泵系统供油特性试验研究 |
3.1 基于油管压力的单体泵燃油系统喷油特性标定方法 |
3.2 电控单体泵低速供油特性研究 |
3.2.1 EUP 系统高速油压特性试验研究 |
3.2.2 EUP 系统低速油压特性试验研究 |
3.2.3 EUP 系统低速喷油量特性试验研究 |
3.3 电控单体泵中高速供油特性研究 |
3.3.1 不同喷油持续期油压特性试验研究 |
3.3.2 不同转速油压特性试验研究 |
3.3.3 不同喷油定时油压特性试验研究 |
3.3.4 EUP 系统喷油量特性试验研究 |
3.4 电控单体泵控制阀阀杆运动规律研究 |
3.4.1 试验装置 |
3.4.2 控制阀阀杆运动特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体泵结构参数对供油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
4.1 BIT 电控单体泵工作原理与分析 |
4.1.1 工作原理 |
4.1.2 结构特点 |
4.2 BIT 电控单体泵油压特性试验研究 |
4.2.1 电磁阀断电,不同转速油压特性试验研究 |
4.2.2 不同转速油压特性试验研究 |
4.2.3 不同喷油持续期油压特性试验研究 |
4.2.4 不同工况重复性试验研究 |
4.2.5 BIT 电控单体泵喷油量特性试验研究 |
4.3 BIT 电控单体泵一致性分析 |
4.3.1 不同单体泵油压一致性分析 |
4.3.2 不同单体泵喷油量一致性分析 |
4.4 BIT 电控单体泵结构参数对燃油供油特性的影响研究 |
4.4.1 BIT 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的简化 |
4.4.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3 各参数对供油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凸轮型线的参数化设计 |
5.1 凸轮外形设计的现实需求 |
5.2 供油凸轮型线的主要设计准则 |
5.3 供油凸轮型线设计方法 |
5.3.1 解析法 |
5.3.2 各段常见的型线形式 |
5.4 凸轮型线设计 |
5.4.1 供油凸轮型线数学模型 |
5.4.2 供油凸轮型线校核 |
5.5 各参数对运动特性和油压特性的影响 |
5.5.1 模型初始值 |
5.5.2 对运动特性的影响 |
5.5.3 对油压特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优化后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匹配预测 |
6.1 凸轮型线改进设计 |
6.2 凸轮型线校核 |
6.2.1 曲率半径校核 |
6.2.2 型线对单体泵燃油系统供油特性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步进电机执行器的电控VE泵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电控VE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 台架试验 |
2.1 试验装置与试验过程 |
2.2 试验结果 |
3 冷拖可靠性试验 |
4 结 论 |
(6)二甲醚发动机用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二甲醚简介 |
1.2.1 二甲醚特性 |
1.2.2 二甲醚生产概述 |
1.2.3 国内外二甲醚发动机研究现状 |
1.3 DME 在柴油机上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DME 与 HCCI 燃烧模式 |
1.4.1 HCCI 发展概述 |
1.4.2 HCCI 的原理 |
1.4.3 HCCI 的优点 |
1.5 DME 可控预混合燃烧低压共轨系统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隔膜泵、VE 分配泵的工作特性及替代喷油泵的可行性 |
2.1 隔膜泵简介 |
2.2 隔膜泵的分类及特点 |
2.2.1 气动隔膜泵 |
2.2.2 机械隔膜泵 |
2.2.3 液压隔膜泵 |
2.3 VE 分配泵 |
2.3.1 VE 分配泵的结构 |
2.3.2 VE 型分配泵的工作过程 |
2.4 液压隔膜泵用于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甲醚发动机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的设计 |
3.1 二甲醚发动机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的结构方案及工作原理 |
3.1.1 设计要求 |
3.1.2 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
3.1.3 主要设计参数 |
3.2 平面凸轮机构的设计 |
3.2.1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 |
3.2.2 平行凸轮机构的设计步骤 |
3.2.3 凸轮模型的简化及扭矩算法的推导 |
3.3 泵头的设计 |
3.3.1 流量参数 |
3.3.2 压力参数 |
3.4 隔膜系统的设计 |
3.4.1 隔膜的设计 |
3.4.2 膜片报警器的设计 |
3.4.3 报警电路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的仿真与分析 |
4.1 ADAMS 软件简介 |
4.2 ADAMS 中凸轮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4.3 AMESim 软件简介 |
4.4 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系统建模 |
4.4.1 凸轮传动机构建模 |
4.4.2 柱塞与液压部分建模 |
4.4.3 进油阀与出油阀部分建模 |
4.5 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的仿真与分析 |
4.6 参数变化对泵油的影响 |
4.6.1 柱塞直径对泵油的影响 |
4.6.2 转速对泵油的影响 |
4.6.3 出油阀开启压力对泵油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5.1.1 全文总结 |
5.1.2 创新点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用驱动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
1.2.1 位置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
1.2.2 时间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
1.2.3 时间-压力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
1.3 国内外柴油机 ECU 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本课题选题背景和意义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用驱动平台总体设计 |
2.1 通用驱动平台设计目标 |
2.2 通用驱动平台应用对象特点 |
2.2.1 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结构 |
2.2.2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结构 |
2.3 通用驱动平台设计要求 |
2.4 通用驱动平台 ECU 软件结构总体设计 |
2.5 通用驱动平台 ECU 硬件结构总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用驱动平台硬件设计 |
3.1 通用驱动平台电磁阀驱动仿真分析 |
3.1.1 高速电磁阀驱动电路选型 |
3.1.2 高速电磁阀驱动电路仿真模型搭建和仿真结果分析 |
3.1.3 升压电路选型、仿真模型搭建和仿真结果分析 |
3.2 通用驱动平台硬件电路设计 |
3.2.1 通用驱动平台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
3.2.2 MCU 选型及接口分配 |
3.2.3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
3.2.4 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用驱动平台软件设计 |
4.1 通用驱动平台软件设计方案 |
4.2 通用驱动平台软件总体控制 |
4.2.1 软件控制流程 |
4.2.2 任务调度机制 |
4.3 设备层软件 |
4.4 管理层软件 |
4.4.1 信号处理 |
4.4.2 状态管理 |
4.4.3 轨压控制 |
4.4.4 工具函数 |
4.5 驱动层软件 |
4.5.1 相位识别与转速计算 |
4.5.2 喷射任务调度 |
4.5.3 喷射时序计算 |
4.5.4 高速电磁阀驱动电流波形控制 |
4.5.5 BIP 始点反馈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用驱动平台功能试验研究 |
5.1 通用驱动平台控制单元功能验证试验 |
5.1.1 主控模块功能测试 |
5.1.2 驱动模块功能测试 |
5.2 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特性试验 |
5.2.1 试验设备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试验 |
5.3.1 试验设备 |
5.3.2 喷油器油量特性 |
5.3.3 轨压控制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柴油机高速电磁阀电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柴油机电子控制喷油系统 |
1.2.2 电控单体泵用高速电磁阀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速电磁阀工作机理研究 |
2.1 高速电磁阀组成结构及工作过程 |
2.2 高速电磁阀特性机理 |
2.2.1 高速电磁阀静态特性机理 |
2.2.2 高速电磁阀动态特性机理 |
2.2.3 高速电磁阀磁滞与涡流损耗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电磁阀试验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1.1 实验过程及原理 |
3.1.2 实验设备及应用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结果 |
3.2.2 实验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电磁阀静态性能分析与优化 |
4.1 电磁铁静态模型 |
4.2 模型参数静态性能优化 |
4.2.1 衔铁间隙 |
4.2.2 线圈匝数 |
4.2.3 电流激励 |
4.2.4 模型结构尺寸影响 |
4.3 多参数联合仿真结果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电磁阀动态性能分析与优化 |
5.1 电磁铁动态模型建立 |
5.2 模型参数动态性能优化研究 |
5.2.1 衔铁间隙 |
5.2.2 线圈匝数 |
5.2.3 弹簧预紧力 |
5.2.4 模型结构尺寸影响 |
5.3 多参数联合仿真结果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某型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几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引言 |
1.1.2 课题背景和来源 |
1.2 柴油机发展概述 |
1.2.1 柴油机的发展史 |
1.2.2 柴油机电控喷射技术的发展及动态 |
1.3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1.3.1 国外发展情况及现状 |
1.3.2 国内发展情况及现状 |
1.4 本文的必要性和主要工作 |
1.4.1 本文必要性 |
1.4.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2.1 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
2.2 军用动力对燃油喷射系统的要求 |
2.3 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传感器和执行器 |
2.3.1 曲轴转速传感器 |
2.3.2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2.3.3 共轨压力传感器 |
2.3.4 进气压力传感器 |
2.3.5 空气流量传感器 |
2.3.6 共轨总成 |
2.3.7 高压油泵 |
2.3.8 电控喷油器总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研究所开发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方案简述 |
3.1 本研究所设计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方案 |
3.2 低压供油系统设计方案 |
3.3 高压供油系统设计方案 |
3.4 本系统设计和选择的特殊器件 |
3.4.1 本研究所设计的共轨模块示意图 |
3.4.2 本研究所设计的三通电磁阀 |
3.4.3 本研究所设计的斜盘泵(高压油泵) |
3.4.4 本研究所设计的电磁节流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ECU控制软件的开发 |
4.1 电控单元硬件系统简介 |
4.2 控制策略 |
4.2.1 轨道压力控制策略 |
4.2.2 喷油定时控制策略 |
4.2.3 喷油速率控制策略 |
4.2.4 喷油量控制策略 |
4.2.5 基于工况的控制策略 |
4.2.5.1 启动喷油量控制策略 |
4.2.5.2 启动喷油正时控制策略 |
4.2.5.3 启动状态的判定 |
4.2.5.4 发动机状态和模式 |
4.3 ECU 控制软件的设计 |
4.3.1 ECU 控制软件的内容 |
4.3.2 主程序设计 |
4.3.2.1 初始化子程序 |
4.3.2.2 自诊断程序 |
4.3.2.3 参数滤波子程序 |
4.3.2.4 发动机状态和模式判别子程序 |
4.3.2.5 喷油提前角和喷油脉宽计算自程序 |
4.3.2.6 PWM 阀控制子程序 |
4.3.2.7 串口通讯子程序 |
4.3.2.8 故障处理子程序 |
4.3.3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4.3.3.1 曲轴信号捕捉中断服务程序 |
4.3.3.2 喷油控制中断服务程序 |
4.3.3.2 主定时器溢出中断服务程序和实时中断服务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控制理论研究 |
5.1 开环控制 |
5.2 闭环控制 |
5.3 模糊控制 |
5.3.1 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 |
5.3.2 模糊理论的基本知识 |
5.3.2.1 模糊集合 |
5.3.2.2 隶属函数 |
5.3.2.3 模糊数 |
5.3.2.4 论域及基本论域 |
5.3.2.5 论域及基本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 |
5.3.3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
5.3.4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5.3.5 模糊控制规律的设计 |
5.3.6 精确量的模糊化方法 |
5.3.7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步骤 |
5.3.8 模糊控制的局限性 |
5.4 PID 控制 |
5.4.1 PID 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
5.4.2 数字PID 的两种基本算法 |
5.4.3 PID 控制的局限性 |
5.5 自适应控制 |
5.6 其他改进的PID 控制 |
5.6.1 自适应 PID 控制 |
5.6.2 模糊 PID 控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轨压力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和实验研究 |
6.1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概述 |
6.2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器的设计 |
6.2.1 定义输入、输出变量 |
6.2.2 模糊控制器输入、输出变量预处理 |
6.2.3 输入、输出变量的词集和隶属度函数 |
6.2.4 共轨压力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器模糊控制规律的建立 |
6.2.5 共轨压力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器的推理算法 |
6.2.6 共轨压力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器解模糊化 |
6.2.7 共轨压力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
6.3 实验研究 |
6.3.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6.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高压共轨喷油控制策略及共轨管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发动机的分类 |
1.2 柴油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1 柴油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2.2 柴油机技术发展的核心——燃油系统 |
1.2.3 21世纪柴油机技术的发展方向——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进展 |
2.1.1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技术现状 |
2.1.2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趋势 |
2.1.3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技术 |
2.2 多次喷射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
2.2.1 预喷射作用机理 |
2.2.2 主喷射作用机理 |
2.2.3 后喷射作用机理 |
2.2.4 多次喷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
2.3 共轨压力控制策略与算法的研究进展 |
2.4 共轨管的优化设计概述 |
2.4.1 共轨管设计研究现状 |
2.4.2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控共轨柴油机多次喷射动态组合模型研究 |
3.1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概述 |
3.1.1 模糊隶属函数 |
3.1.2 模糊规则与模糊推理 |
3.1.3 神经网络特点及其发展 |
3.2 多次喷射协调控制策略的设计 |
3.2.1 环境层设计 |
3.2.2 限制层设计 |
3.2.3 设定层设计 |
3.3 多次喷射动态组合模型的构建 |
3.3.1 单工况喷射组合计算模型 |
3.3.2 多次喷射动态组合模型 |
3.4 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次喷射间时间间隔对喷射雾化状况的影响研究 |
4.1 两次喷射间时间间隔的研究意义 |
4.2 两次喷射间最小时间间隔的计算方法 |
4.2.1 两次喷射间最小时间间隔的定义 |
4.2.2 两次喷射间最小时间间隔的计算方法 |
4.3 两次喷射间时间间隔对喷射雾化的影响 |
4.3.1 喷射雾化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重要影响作用 |
4.3.2 燃油喷射雾化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两次喷射间时间间隔对燃油喷射雾化状况影响的实验研究 |
4.4.1 实验台的搭建 |
4.4.2 实验方案 |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部分微分PID共轨压力控制策略研究 |
5.1 神经网络部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
5.1.1 BP神经网络 |
5.1.2 传统PID控制算法 |
5.1.3 部分微分PID控制算法 |
5.1.4 基于神经网络的部分微分PID控制器的设计 |
5.2 共轨压力控制策略的设计 |
5.2.1 轨压的设定值计算 |
5.2.2 计量单元的预控计算 |
5.2.3 轨压控制实现 |
5.3 共轨压力控制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轨压波动对喷油量的补偿算法研究 |
6.1 压力波的产生及计算 |
6.1.1 高压油泵内压力波动的产生 |
6.1.2 喷油器内压力波动的产生 |
6.1.3 压力波的计算 |
6.2 压力波的传播及其影响 |
6.3 压力波动对喷油量的补偿算法 |
6.3.1 前次喷射结束至下次喷射开始的时间间隔 |
6.3.2 喷射电控与液压之间的延迟 |
6.3.3 压力波动对各次喷射油量补偿算法 |
6.4 算法实现与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MDO方法的共轨管优化设计 |
7.1 多学科设计优化概述 |
7.1.1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主要内容 |
7.1.2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算法 |
7.2 共轨管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 |
7.2.1 设计变量的选取 |
7.2.2 目标函数的选取 |
7.2.3 约束条件的选取及分析 |
7.2.4 优化模型与算法 |
7.3 共轨管多学科设计优化应用实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电控式VE分配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柴油机油量执行器系统抗干扰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王旭明. 东南大学, 2020(01)
- [2]柴油机电控VE泵油量执行器系统建模与抗干扰控制方法研究[D]. 潘婕. 东南大学, 2018(05)
- [3]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电液延迟特性研究[D]. 伞大鹏.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3)
- [4]电控单体泵系统供油特性及其凸轮型线参数化设计[D]. 樊志强.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5]基于步进电机执行器的电控VE泵试验研究[J]. 陈左安.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3(03)
- [6]二甲醚发动机用平面凸轮隔膜式燃料泵性能研究[D]. 姚强. 武汉科技大学, 2013(04)
- [7]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用驱动平台设计[D]. 赵文圣.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6)
- [8]柴油机高速电磁阀电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D]. 陈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3(07)
- [9]某型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 刘小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2)
- [10]高压共轨喷油控制策略及共轨管优化设计研究[D]. 裴海灵. 中南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