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的评估与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图书馆学
作者: 周慧文
导师: 詹德优
关键词: 政府网站,网站评估,社会保险网站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政府网站,特别是政府门户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对公众与企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对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也代表了一个阶段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为此对政府网站的绩效进行评估,对影响网站绩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才能对我国政府网站发展进程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以进一步调整建设规划,使我国电子政务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本文正是围绕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和影响网站绩效的相关因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展开论述,全文共分6部分。 第一部分 政府网站理论探索 在相关理论背景部分,从信息时代的行政环境、新公共管理理论、行政模式等角度进行初步的分析,尝试探讨电子政务及其公众网站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的铺垫。 美国学者里格斯(Fred W Riggs)提出了对应不同社会形态的三种行政模式。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处于过渡型社会,也就决定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类型,适用于里格斯提出的“棱柱型”概念。中国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目标,其实是要在转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双棱柱型”的行政模式。里格斯关于行政环境水平的理论在本文后面章节得到了实际的统计学结论的印证。 在信息时代,政府由管理控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化。作为政府提供电子服务的窗口,政府门户网站是一个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内外部的交流沟通,同时把业务扩展到Intemet的应用平台,为政府提供一个单一的访问政府各种信息资源的入口。电子政务的本质是提供电子服务。 新公共管理运动缘起于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实践。拉森(Ranson)和斯图亚特(Stewart)等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特点与现代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取向是非常吻合的,如果说新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思想的话,电子政务则是提供了一种有效实现这一先进思想的最有效的现代化方法体系。 第二部分 国内外政府网站现状分析 对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的政府网站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对我国政府网站的历程和进展也进行了总结。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引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0.4 创新之处
1 政府网站理论探索
1.1 行政环境与电子政务的策略
1.2 电子政府服务行政模式
1.2.1 信息化进程中的现代政府
1.2.2 信息时代政府治理模式
1.2.3 电子政府服务行政模式创新
1.2.4 服务行政模式中的政府门户网站
1.3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1.3.1 新公共管理运动与电子政务:联袂而兴
1.3.2 电子政务推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实务
1.3.3 体现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电子政务特征
1.3.4 关于中国电子政务的思考
2 国内外政府网站现状分析
2.1 发达国家政府网站进展
2.1.1 美国政府网站
2.1.2 加拿大政府网站
2.1.3 英国政府网站
2.1.4 新加坡政府网站
2.2 我国政府网站发展进程
2.2.1 政府信息化的发展
2.2.2 我国政府网站的发展
3 基于政府网站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3.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3.1.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兴起
3.1.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意义
3.2 基于政府网站的国际电子政务评估实践
3.2.1 电子政务评估方法概述
3.2.2 全球政府网站评估分析
3.2.3 全球政府网站评估总结
3.3 我国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思考
3.3.1 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意义
3.3.2 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思考与建议
4 我国政府门户网站评估及比较分析
4.1 政府门户网站的评估及其评估指标体系
4.1.1 政府门户网站评估活动
4.1.2 政府门户网站的几种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评介
4.2 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分区比较研究
4.2.1 各省省级门户网站绩效的比较研究
4.2.2 各省地级政府门户平均绩效比较研究
4.2.3 36个主要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评估
4.2.4 东、中、西部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比较研究
4.3 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具体功能比较研究
4.3.1 政务公开
4.3.2 公共服务
4.3.3 用户意识
5 政府门户网站: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
5.1 政府门户网站调查与统计:方法与途径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1.3 调查工具:Alexa网站
5.2 相关关系研究之基础数据研究
5.2.1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信息化综合指数的定量分析
5.2.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相关指标的定量分析
5.2.3 省级门户电子政务服务绩效得分及其分布特征分析
5.2.4 36个主要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评估结果分析
5.3 政府门户网站绩效与若干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
5.3.1 省级政府门户网站评估绩效得分与各省GDP的相关关系分析
5.3.2 省级政府门户网站评估绩效得分与信息化总指数得分的相关关系分析
5.3.3 与网络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之一:省级政府门户网站评估绩效得分与各省网民人数的相关关系分析
5.3.4与网络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之二:主要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绩效得分与访问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5.3.5 省级与省内地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的相关关系分析
6 基于政府网站的知识信息资源管理
6.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6.1.1 政务数据资源的重要性
6.1.2 企事业单位对政务数据信息的要求
6.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6.2.1 电子政务系统信息交流模式
6.2.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6.3 电子政务公共资源管理平台
6.3.1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6.3.2 电子政务公共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6.4 基于门户网站的社会化知识共享
6.4.1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实践
6.4.2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知识管理
7 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及网站应用研究
7.1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领域的电子政务进程
7.1.1 国际社会保障电子政务综述
7.1.2 欧美国家相关实践
7.2 我国电子政务的实例分析:金保工程
7.2.1 金保工程概况
7.2.2 金保工程建设目标
7.2.3 金保工程进展
7.3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7.3.1 系统构成
7.3.2 系统数据库
7.3.3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7.4 我国社会保障政府网站评估
7.5 社会保障IC卡的推广应用
7.5.1 社会保障IC卡
7.5.2 主要功能
7.5.3 卡内信息组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电子政务云服务采纳、吸收及其价值影响机制研究[D]. 梁乙凯.山东大学2017
- [2].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满意度发展路径研究[D]. 唐冉.北京交通大学2016
- [3].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 徐晓日.吉林大学2004
- [4].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整合的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D]. 王宁.大连理工大学2006
- [5].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政治学透视[D]. 侯康超.苏州大学2005
- [6].电子政务发展机制研究[D]. 刘春年.武汉大学2005
- [7].电子政务中政府模型与建模方法研究[D]. 赵豪迈.同济大学2006
- [8].基于生存力的电子政务系统风险控制研究[D]. 朱可.同济大学2006
- [9].电子政务价值评估研究[D]. 邓崧.同济大学2007
- [10].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研究[D]. 周斌.同济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政府网站用户行为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 刘合翔.北京大学2013
- [2].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杨洋.同济大学2005
- [3].电子政务价值评估研究[D]. 邓崧.同济大学2007
- [4].电子政务服务理论及其支撑技术的研究[D]. 李冠军.天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