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西武鸣530100
摘要:目的:研究肝功转氨酶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诊断脂肪肝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9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9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肝功和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ALT、AST、TG、TC指标水平检验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转氨酶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这种水平指标检测方法经济方便、简单无创伤、方便重复检测,可作为临床筛查脂肪肝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判断脂肪肝患者发病状况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肝功;血清学指标;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因为各种原因引发的肝细胞内以甘油三酯为主的脂质类聚集过多、代谢平衡失调所致的疾病。当今社会,人们受到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脂肪肝成为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隐患,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肝性疾病。脂肪肝在许多相关危险因素下可进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导致死亡[1]。随着检验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肝功和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90例脂肪肝患者设为观察组,90名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检验和比较分析,探讨其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为今后临床诊断脂肪肝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以下是本次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治疗的90例脂肪肝患者设为观察组,患者均符合脂肪肝诊断诊断标准,排除了严重并发症患者、胆囊与胰腺疾病患者[2]。其中男患者56例,女患者34例,患者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1.02±9.6)岁,病程1~14年,平均(8.89±1.42)年,其中肥胖症脂肪肝患者32例,具有饮酒史患者22例。随机选取来院体检的健康人9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49名,女41名,年龄25-65岁,平均(42.9±9.2)岁。对;两组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用于本次试验研究。
1.2试验方法
1.2.1样本采集
两组受试者在样本采集前三天保持正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同时保持低脂饮食。取血前一晚不饮酒,不做剧烈运动。清晨采取两组受试者空腹时静脉血5ml,在3000r/min离心10min后得到血清,放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
1.2.2检验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两组血清,速率法测定肝功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酶法测定血清学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
1.3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两组肝功转氨酶(ALT好AST)和血清学指标(TC和TG)的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功指标
数据表明观察组90例患者的转氨酶ALT、AST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在我国,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脂肪肝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本文调查分析中发现,脂肪肝多发于中老年人群,高发期是在40-50岁之间,这个阶段的人群正是应酬比较频繁,摄入过多酒量和脂肪,因此发病率较高。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可能是男性容易饮酒过量和暴饮暴食引起的,而女性饮食较为清淡平衡,女性脂肪肝的发病率较低。脂肪肝多发于肥胖人群,肥胖症合并脂肪肝患者高达50%,若长期得不到治疗,能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转变,危及生命,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肝病,现在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若能及时初期确诊并医治可恢复正常。实施转氨酶水平检验可及早发现脂肪肝的存在[3][4]。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是一些因素影响肝脏对脂肪酸的利用,使得脂肪合成增加,代谢减少,使三酰甘油TG在肝细胞内堆积,形成了脂肪肝,也使得血脂增高[5],因此三酰甘油TG的增高与脂肪肝密切相关。堆积在肝脏的大量脂肪促使糖异生增加,糖转化为脂肪存在代谢障碍,导致血糖升高[6]。脂肪肝在临床上常见病因有肥胖性、酒精性、营养不良性、糖尿病性、药物性、妊娠性以及其他疾病引起。肥胖性脂肪肝主要含三酰甘油等,其中大量长期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是最首要原因。研究发现,肝脏中脂质的代谢和储存异常可导致脂肪在肝中聚集,不仅影响正常肝功能,脂肪在肝中聚集增加还会破坏人的心脑血管,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加大,若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不可逆的肝损伤。
由于脂肪肝一般是由多种因素诱发导致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也有差异,一般轻症脂肪肝多无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身材较肥胖,因此轻症患者不易发现。中、重度患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困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症状,更严重的可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伴有末梢神经炎症,少数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等症。一般的轻症脂肪肝只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和适当增加运动就可以治愈,而重症患者就要接受长期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
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包括:临床病因、血清学指标和肝脏影像学[7]。肝脏影像学诊断中B超和CT是应用于检测脂肪肝的最广泛的一种手段,超声检查具有经济方便、准确快捷、无辐射、重复性强等特点,仍是脂肪肝筛选检查中的首选检查方法[8],但是主要依据医生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指标,无法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对肥胖症和轻度脂肪肝患者敏感性较差[9]。CT的检查虽能客观的反应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但检查过程中需接受X光照射,易对人体形成危害,无法长期反复应用。B超和CT都是脂肪肝定性检测方法,无法对脂肪含量进行定量分析[9]。而长期以来应用肝活组织检查法来确诊脂肪肝,这种诊断方法准确可靠,但因有创伤性和潜在危险,如疼痛、术后继发感染等,易给病人造成身体和心里创伤,患者不容易接受;一般的肝活组织检查是点对点的取材,易产生取样误差,无法准确定位到靶部位,影响检查的准确性,且难以多次重复检查。因此无创伤、可重复、准确度较高的转氨酶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成为脂肪肝诊断的有效手段,且可定量检测脂肪含量。
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是人体肝脏这个“化工厂”正常运转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是肝脏功能的指标性物质。人们在检测肝功时的主要两种酶:ALT和AST。ALT主要存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存在肝细胞浆线粒体中。当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释放到血液中,使得血中转氨酶含量增高,以ALT明显升高为主[6],若肝细胞损伤影响线粒体时,AST也释放到血液中。AST和ALT在血中含量水平与干细胞的损伤有关有研究表明,这种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可能不是直接的[10]。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乙型肝炎病毒指标呈阳性,但是血中ALT和AST无明显变化[11]。肝硬化和肝癌患者通过肝活组织检查法确诊后,ALT和AST的水平检查仍无明显没变化[2]。李玛[9]等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研究发现,甘油三酯诊断检出脂肪肝病例能力最高,总胆固醇的诊断准确性最好。徐文[12]在对高血脂症和脂肪肝症相关性探讨发现,在高脂血症患者中,脂肪肝患病率高达29.32%,明显高于在正常血脂人群中的患病比例;高TG合并高TC症患脂肪肝的比率高于单纯患TG或TC症的脂肪肝比率,单纯高TC症脂肪肝患病率较低,正常血脂与高TC脂肪肝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血清中TG的增高可增加脂肪肝患病率,TC增高对脂肪肝患病率影响不大。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转氨酶及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检验发现:在脂肪肝患者中,ALT(83.21±6.23)U/L、AST(56.06±7.68)U/L、TG(4.91±0.56)mmol/L、TC(6.89±0.41)mmol/L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的指标水平ALT(39.53±6.54)U/L、AST(25.32±6.81)U/L、TG(2.16±0.23)mmol/L、TC(3.82±0.21)mmol/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脂肪肝患者的ALT、AST、TC、TG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因此可证实脂肪肝患者的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的指标,说明脂肪肝患者存在肝功能和脂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可对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作为临床筛查脂肪肝的有效手段,提高临床脂肪肝诊断的准确性,做到及早发现尽早预防治疗,在恢复肝功能的基础上,阻止病情发展,提高脂肪肝的治愈率,对临床诊断治疗脂肪肝有重要意义。但是本文对转氨酶和血清学指标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未做研究分析,需要之后做更深入的研究。
一般认为脂肪肝是一种病理性变化,而不是疾病,且绝大多数脂肪肝经过简单治疗即可治愈,且无后遗症,重症患者容易诱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因此在生活中应当重视脂肪肝的防治:①一日三餐合理饮食,营养搭配平衡;每天坚持做适量运动;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是以用药要慎重,严防药物副作用对肝脏的损害;保持心情愉悦。②脂肪肝常见于健康人群,唯一能确诊的方法是肝穿刺活检,由于伤害较大,先辅以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检测;重症患者应当及时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遏止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参考文献:
[1]LindblomP,RafterI,CopleyC,etal.Isoformsofalanineaninotransferasesinhumantissuesandserum-differentialtissueexpressionusingnovelantibodies[J].ArchBiophys,2007,466(1):66.
[2]张爱民,常燕民.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观察[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3,17(1):64.
[3]陈旭明.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8):33.
[4]冯海燕,袁敏,刘妙娥.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240.
[5]赵红玲,宁加玲.1387例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尿酸检测分析[J].广西医学,2006,28(10):1601-1603.
[6]王萍玉,谢书阳,杜秀娟.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因素的Logistic分析册[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024-1036.
[7]陆伦根,曲民德.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210.
[8]贾连春,马立新,吴丽平,等.CT及B超用于脂肪肝临床诊断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43.
[9]李玛,陈忠城,黄建华,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0):2307-2310.
[10]VetelainenR,VanietA,GoumaDJ,etal.Steatosisasariskfactorinliversurgery.[J]AnnSurg,2007,245(1):20-30.
[11]何强,彭宝岗,梁力建,等.肝癌合并肝硬化大块肝切除手术的手术风险[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14.
[12]徐文.高血脂症与脂肪肝的关系探讨[J].医学信息,2010,23(7):2098-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