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的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由于脊髓损伤后神经轴突的再生能力非常有限,很难突破损伤处的疤痕组织并与先前的靶细胞建立突触联系,因而限制了对靶细胞神经支配的恢复,进而限制了靶器官功能的恢复。先前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去除抑制因子、注射神经营养因子等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但效果有限。近年来,脊髓损伤后影响神经再生的抑制因子已成为研究热点,除了传统的胶质瘢痕和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外,神经轴突导向分子、神经粘附分子、肿瘤抑制因子等对神经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都已被阐明,因而消除这些抑制因子的抑制作用将有利于脊髓的再生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本研究中,通过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并采用黄色荧光蛋白(YFP-H)小鼠及DiI染料示踪技术标记皮质脊髓束,从而从形态学上观察成年NB-3基因缺陷小鼠脊髓半切损伤后皮质脊髓束轴突(CST)的再生情况,并使用BBB、BMS评分方法对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后成年NB-3基因缺陷小鼠的CST具有一定的再生潜能,并能够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推测神经轴突认知分子NB-3通过某种机制直接或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轴突的再生,从而为今后脊髓损伤再生方面的研究提供线索。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实验性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6(11)
- [2].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及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23)
- [3].不同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形态学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49)
- [4].脊髓损伤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02)
- [5].大鼠新型挫伤型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0(06)
- [6].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02)
- [7].实验性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J]. 解剖科学进展 2009(02)
- [8].常用脊髓损伤模型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45)
- [9].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解剖学参考定位[J]. 解剖学研究 2013(06)
- [10].成年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音猬因子的表达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0)
- [11].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04)
- [12].改良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椎管开窗方法的实验研究[J]. 骨科 2016(06)
- [13].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其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14)
- [1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转化[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02)
- [15].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03)
- [16].小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J]. 生物学杂志 2009(05)
- [17].雌二醇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抗自噬作用的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02)
- [18].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12)
- [19].脊髓损伤模型中胞外抗坏血酸浓度的活体在线分析[J]. 分析化学 2017(11)
- [20].急性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估[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04)
- [21].实验性分级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J]. 江苏医药 2013(04)
- [22].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1(27)
- [23].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技术建立[J]. 系统医学 2020(04)
- [24].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水凝胶联合应用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0(07)
- [2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应用技术[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23)
- [26].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02)
- [27].DTI成像技术在犬急性期脊髓损伤模型中的应用[J].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0(04)
- [28].小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神经干细胞移植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4(02)
- [29].钳夹型急性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30].一种新型颈椎骨折错位的大鼠原发性脊髓损伤模型[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