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覆膜绿豆高产技术

旱地覆膜绿豆高产技术

一、旱地地膜覆盖绿豆高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晶,刘萌,付威,牛育华,郝明德[1](2021)在《传统耕作结合秸秆地膜双元覆盖是提高渭北旱塬春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有效措施》文中认为【目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现雨养农业作物持续增产的关键因素是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研究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长期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黄土塬区可持续的农田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位于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始于2003年。设有4个传统耕作和4个免耕处理,具体为传统耕作(CT)、传统耕作+地膜覆盖(CP)、传统耕作+秸秆覆盖(CS)、传统耕作+地膜+秸秆覆盖(CPS)、免耕(NT)、免耕+地膜覆盖(NP)、免耕+秸秆覆盖(NS)、免耕+地膜+秸秆覆盖(NPS)。调查分析了2007—2016年玉米产量和玉米养分吸收特性。【结果】4个传统耕作处理中,CP处理玉米籽粒平均产量比CT处理提高了24.4%,氮素和钾素养分利用效率最高;CS处理玉米平均生物产量比CT处理提高了39.4%,玉米茎秆养分吸收量最高,特别是总吸钾量提高了101.7%;CPS处理籽粒平均产量最高(9381.6kg/hm2),总吸氮量和吸磷量分别比CT处理提高了63.2%和123.7%。4个免耕处理中,NP处理籽粒平均产量比NT处理提高了25.8%,NS处理比NT处理降低了3.9%;CPS处理平均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植株总吸氮量和总吸磷量最高。相同覆盖处理下,传统耕作的平均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氮磷总吸收量均高于免耕。平水年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最好(27.0%37.4%),干旱年秸秆覆盖增产效果最好(3.5%8.5%),丰水年则以地膜秸秆双元覆盖增产效果最大(31.6%38.1%)。【结论】黄土高原旱地条件下,传统耕作对玉米的增产效果好于免耕。采用传统耕作结合地膜秸秆双元覆盖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增加了玉米地上部养分吸收量,在不同气候年份下对玉米增产效果均较好,且年际间变异幅度较小,是渭北旱塬增加玉米养分吸收,提高籽粒产量的最佳田间管理措施。

陈红霖,田静,朱振东,张耀文,陈巧敏,周素梅,王丽侠,刘玉皎,何玉华,尹凤祥,魏淑红,程须珍[2](2021)在《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组成、人类健康、土壤改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食用豆基因组相继被破译,推动了食用豆分子遗传基础和分子育种研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食用豆新品种,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产后加工技术提升与产品创新研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随着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食用豆总产和单产水平显着提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内蚕豆、豌豆由干籽粒生产转变为鲜食菜用生产,食用豆种植面积提高了21.1%,单产提高了3.9%,总产提高了36.8%。随着食用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食用豆种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正在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在食用豆产业的带动下,品种权保护与转让数量逐渐增多,食用豆种业开始起步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力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给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也面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科研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挑战。本文在总结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高伟,张泽燕,郝青婷,朱慧珺,闫虎斌,赵雪英,张耀文[4](2020)在《不同种植密度及覆膜对绿豆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绿豆品系1111-34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覆膜以及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地绿豆产量及其相关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明显提高了耕层的地温,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作用;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也随之提高,均有利于旱地绿豆产量的提高。覆膜种植相比于露地种植产量提高了26.50%;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产量也随之增加,当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大。覆膜+种植密度22.5万株/hm2的种植模式更有利于发挥绿豆的高产潜力。

韦礼飞[5](2020)在《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赣北地区是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常年有大面积的冬闲棉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自然资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周年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稳定棉花生产,本研究以马铃薯主粮化为契机,开展“马铃薯-棉花”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利用冬闲棉田黑膜+稻草覆盖和黑膜覆盖两种方式种植马铃薯,处理A(CK):冬闲+赣棉18,处理B:中薯5号(黑膜覆盖)+赣棉18,处理C:中薯5号(黑膜+稻草覆盖)+赣棉18,处理D:荷兰15(黑膜覆盖)+赣棉18,处理E:荷兰15(黑膜+稻草覆盖)+赣棉18。探明该两种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究马铃薯种植前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明确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薯-棉复种连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期筛选综合效益最高的种植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相同覆盖材料下,中薯5号较荷兰15具有更好的生长优势、更快的物质积累和更高的产量。中薯5号较荷兰15的平均土温和田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高0.08℃、4.03%,出苗率高1.4%,发病率低1.2%,青头率低11.94%,平均SPAD值高14.66%,116 d时单株干薯重高46.73%,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比值高14.34%;中薯5号单株大薯个数和重量及总薯重量大于荷兰15,且中薯5号具有更高的淀粉浓度,更低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浓度;中薯5号单株块茎干重和总干重的最快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及理论最大值均高于荷兰15;中薯5号最终产量比荷兰15高52.53%。2.相同马铃薯品种下,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黑膜+稻草覆盖控温效果好于单独黑膜覆盖,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0.69℃,降低日较差0.16℃,且田间相对湿度变幅小,平均相对湿度低0.72%;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平均提高马铃薯出苗率3.74%,株高增11.13%,单株块茎干重增19.13%,单株大薯重增26.91%、单株总薯重增19.04%,116 d时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比值增15.41%,产量增12.14%,此外还降低青头率36.8%,减少发病率43.3%;单株块茎干重和总干重的最快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理论最大值均为黑膜+稻草覆盖高于黑膜覆盖,分别高出32.53%,24.85%,24.98%和22.04%,22.26%,30.23%;黑膜+稻草覆盖前期的块茎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并最终更多地用于淀粉合成。3.覆盖材料与马铃薯互作后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养分,有利于棉花生长和提高棉花产量。种植马铃薯后p H减小,碱性减弱,且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有效硼、有效锌及交换性锰均表现为种植马铃薯后显着高于不种植马铃薯的冬闲小区;种植马铃薯后可以促进后茬棉花提早出苗、开花和吐絮,且第一果枝节位、茎粗、果枝数及叶绿素SPAD值均显着高于冬闲小区,此外单株大铃数、单株铃数、衣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也均显着高于冬闲小区。4.产量及净收益均为“马铃薯+棉花”模式高于“冬闲+棉花”模式,黑膜+稻草覆盖高于黑膜覆盖,“中薯5号+棉花”连作优于“荷兰15+棉花”连作。综合效益指数大小依次为处理C(0.9988)、处理B(0.9171)、处理E(0.8219)、处理D(0.7481)、处理A(0.50720),说明中薯5号黑膜+稻草覆盖材料与棉花复种连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最好,是赣北棉区较适宜推广的高效种植模式。

李梦露[6](2020)在《膜下滴灌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效应及其产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旱作农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热能利用率低是制约旱地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如何提高水分和热量利用效率,是旱作农业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冀张薯12号”马铃薯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覆膜滴灌(FD)、覆膜不滴灌(FND)、不覆膜滴灌(NFD)和不覆膜不滴灌(CK)4个处理,测定马铃薯生育期各阶段土壤水分、土壤耕层温度,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要素等指标,探讨膜下滴灌高效利用自然降雨和太阳辐射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机理。结果表明:(1)膜下滴灌可充分利用自然降雨提高土壤含水率。在马铃薯生育期内覆膜滴灌平均土壤含水率为16.54%,与不覆膜不滴灌相比提高了 19.64%,滴灌与不滴灌相比土壤含水率提高了16.46%,覆膜与不覆膜相比提高了3.35%;覆膜滴灌增墒次数为97.50%,具有增墒效应,覆膜不滴灌降墒次数为57.50%,具有降墒效应。覆膜条件下耗水量为542.18mm,较不覆膜降低了4.49%,滴灌条件下耗水量为631.81mm,较不滴灌增加了32.48%。覆膜降低了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滴灌增加了土壤水分,促进了马铃薯生长。(2)膜下滴灌提高了马铃薯生育期有效积温,优化了土壤水热环境。覆膜滴灌日平均土壤温度为20.30℃,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与不覆膜不滴灌相比增高了9.05%;在一天中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出指数关系的降低,曲线拟合程度高,R2范围在0.964-0.997之间,表层(0-5cm)土壤温度变化较深层剧烈。覆膜滴灌有效的增加了各土层土壤温度,较不覆膜不覆滴灌显着增加了耕层(0-10cm)土壤温度;在马铃薯生育期覆膜滴灌增温次数为85%,具有增温效应,土壤有效积温为1408.65℃,与不覆膜不滴灌相比提高了 18.77%,积温利用效率为26.14kg·(hm2·℃)-1,提高了75.50%。覆膜滴灌优化了土壤水热环境,促进植株生长发育。(3)膜下滴灌高效利用土壤水分,提高了马铃薯产量。覆膜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为16.54%,土壤温度为20.30℃,分别与不覆膜不滴灌相比提高了 19.64%、9.05%,株高、冠幅增加了3.31%、8.86%,根、茎、叶和块茎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20.74%、6.57%、2.79%、40.61%,茎、叶和块茎含水率提高了3.18%、0.08%、2.00%,为产量形成奠定基础;覆膜滴灌产量为36821.77kg·hm-2,与不覆膜不滴灌相比提高了 1.09倍,纯收入提高了1.29倍,产投比提高了9.40个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5.04%,滴灌水生产效率提高了33.65%。覆膜滴灌高效利用了土壤水分,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水热环境,促进了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4)膜下滴灌降低了干旱逆境胁迫,提高了马铃薯营养品质。覆膜滴灌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VC含量与不覆膜不滴灌相比分别提高了 13.71%、1.72%、5.26%,提高了马铃薯营养品质;还原糖、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了36.76%、16.36%、362%、11.23%、16.02%,有效保护了马铃薯在逆境中的生长发育;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活性分别降低了40.91%、123%、50.42%,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178%,降低了马铃薯褐变程度。膜下滴灌降低了马铃薯干旱逆境胁迫,减轻了细胞受毒害程度,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衰老,提高了马铃薯品质。

周龙,王芳,赵伟丽,曾志伟,杨德荣[7](2019)在《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地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已得到广泛运用,在中国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在作物生产中的生态效应,并指出覆膜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姚致远[8](2019)在《旱地豆科绿肥提升土壤碳氮储量及降低环境代价的潜力与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需求量大但耕地面积少是我国现有的集约化种植模式中氮肥滥用且不重视耕地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导致了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和活性氮释放等环境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不牺牲产量的前提下恢复土壤肥力并大幅降低作物生产过程的环境代价亟待研究。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合理利用麦收后夏休闲期丰富的水热资源有助于缓解该地区集约化种植带来的土壤退化和环境问题。豆科绿肥同时具有生物固氮与固碳能力,能替代部分氮肥并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是优化种植模式的首选。本研究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结合实测数据和多种模型,探索豆科绿肥提升土壤碳氮储量及降低环境代价的潜力与机制。田间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夏休闲期的不同管理方式,包括夏休闲—冬小麦(FW)(对照),怀豆—冬小麦(HW),大豆—冬小麦(SW)以及绿豆—冬小麦(MW);副处理为小麦播前的不同氮肥用量:0(N0),108(N108),135(N135)和162(N162)kg ha-1。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RothC模型,利用实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及两者的碳氮比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动态变化及储存潜力进行预测。与对照FW相比,豆科绿肥处理的碳、氮还田量分别增加了67%-91%和74%-125%(P<0.05),8年后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别提升了15%-23%和12%-22%(P<0.05)。结合RothC模型以及3种豆科绿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相关关系来模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动态变化其精度可接受。达到新平衡状态时,各豆科绿肥处理和FW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37.67-47.29 Mg ha-1和13.97-17.58 Mg ha-1,且豆科绿肥各处理对应的全氮储量将达到5.42-6.79 Mg ha-1。预测显示豆科绿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在达到新平衡时将比试验开始前的初始值分别高107%和158%。在夏休闲期种植豆科绿肥提升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潜力依然较大,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持续提升。(2)对土壤不同组分的有机碳进行物理分组,其中微团聚体内的细颗粒态有机碳以及与粉黏粒结合的有机碳属于受保护有机碳。定量分析豆科绿肥对土壤受保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可以明确该措施是否能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结果表明,HW处理相对FW显着提升了0-10 cm土层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豆科绿肥处理使0-10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比FW分别显着提升了0.93-1.18和0.33-1.04 g kg-1,且其中有69%-86%都是由于受保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此外,只有受保护有机碳的增加与土壤有机碳的增加呈显着线性正相关,进一步说明在夏休闲期种植豆科绿肥主要是通过受保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来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豆科绿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及稳定性。(3)结合生命周期评估(life-cycle assessment,LCA)和RothC模型可量化试验开始8年后及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达到新平衡时小麦生产过程的碳足迹。选择大豆作为绿肥时,小麦在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8年的平均产量比FW处理高8%(P<0.05),同时各主处理氮肥用量降低33%小麦不减产。虽然豆科绿肥处理会增加来自农田投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更多的碳还田及对应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提升使其碳足迹比FW低25%-51%。当所有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都达到新平衡时,豆科绿肥处理的碳足迹比FW处理低53%-62%,比各自在现阶段的碳足迹低23%-37%。在当地常规种植模式中,选择怀豆和大豆作为绿肥替代夏休闲是保持小麦稳产并能持续降低碳足迹的有效措施;RothC模型和LCA结合可作为一种评估不同种植模式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方法。(4)以豆科绿肥各处理相对FW在非根区土层(100-200 cm)残留硝态氮零增长为标准,可确定3种豆科绿肥处理根区土层(0-100 cm)硝态氮持有量和相应的氮肥用量上限;再结合各豆科绿肥的氮还田量和小麦获得高产的总氮投入量阈值可进一步计算出相应的优化氮肥用量。豆科绿肥植株的氮累积量为61-90 kg ha-1,其中怀豆的氮累积量比大豆和绿豆高46%(P<0.05)。线性+平台模型表明小麦获得高产的氮总投入量阈值为141 kg ha-1。豆科绿肥处理根区土层的硝态氮持有量在104-117 kg ha-1之间,此时对应的氮肥用量上限在97到130 kg ha-1之间。综合上述结果可算出豆科绿肥各处理的优化氮肥用量为52-80 kg ha-1。豆科绿肥具有较大的氮肥替代潜力,能在维持小麦高产的同时避免硝态氮在非根区土层积累。(5)以农民常规方式(FW+N162,BAU)为对照,依据前述研究结果构建了基于绿肥的优化管理模式情景(HW+N52,HNO和SW+N79,SNO)。选用36个气候模型输出在两种代表性浓度路径(RCP4.5和RCP8.5)情景下的未来气象资料,同时结合RothC模型,LCA和氮经验模型评估在气候变化条件下BAU、HNO和SNO在不同时段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碳足迹和环境代价,明确豆科绿肥对环境的意义。HNO和SNO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在2100年时比BAU高14-18 Mg ha-1,但相对于RCP4.5,在RCP8.5情景下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固存潜力由于气温更高而有所降低。HNO和SNO在不同时段的碳足迹分别为808-1388 kg CO2 eq ha-1和1280-1797 kg CO2 eq ha-1,显着低于BAU的2756-3456 kg CO2 eq ha-1。HNO和SNO的总环境代价比BAU低46%-70%(P<0.05),主要是因为豆科绿肥较大的氮肥替代潜力大幅降低了相关环境代价。HNO和SNO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能持续降低小麦生产过程的环境代价,除了土壤有机碳的固存,未来研究还需要更多关注豆科绿肥带来的氮肥减量潜力。综上,种植豆科绿肥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并通过促进土壤固碳和替代氮肥降低小麦生产过程的环境代价,是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田间管理模式。

周旭姣[9](2019)在《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生产效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和解决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的可持续性,寻求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的最佳垄宽和适宜秸秆炭覆盖量,布设秸秆炭覆盖集雨垄径流试验(1)和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大田试验(2):(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秸秆炭覆盖集雨垄径流试验,共设9个处理(3个垄宽×3个秸秆炭覆盖量),研究集雨垄的径流特征,采用标准SCS-CN(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模型及修正曲线数MoCN(modified curve number)模型估算次降雨径流量,将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FP)为对照,共设10个处理(3个垄宽×3个秸秆炭覆盖量+1个传统平作),研究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灰色联度分析法,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产量、WUE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模式,主要结果如下:MCS30、MCS45、MCS60、SMB30、SMB45、SMB60、DMB30、DMB45和DMB60(MCS、SMB和DMB分别代表土垄、单倍秸秆炭垄和双倍秸秆炭垄,下标分别表示垄宽为30、45和60 cm)的平均径流效率分别为15.48%、17.65%、19.84%、12.81%、14.51%、16.14%、10.67%、12.78%和13.80%,平均径流效率随集雨垄宽度增加而增加,随秸秆炭覆盖量增加而减小。在预测秸秆炭覆盖集雨垄径流量时,MoCN模型的模拟精度优于标准SCS-CN模型。与标准SCS-CN模型相比,修正曲线数MoCN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提高40.00%-275.00%,相关系数提高1.31%-20.03%。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增加根系层土壤含水量,明显缓解土壤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排列次序为土垄>单倍秸秆炭垄>双倍秸秆炭垄>传统平作,土壤含水量随集雨垄宽度增加而增加。与传统平作相比,就紫花苜蓿全生育期而言,MCS30、MCS45、MCS60、SMB30、SMB45、SMB60、DMB30、DMB45和DMB60的0-2 m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27.30、46.41、60.08、20.10、35.17、48.80、15.65、15.45和38.95 mm。不同处理间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差异明显,沟中表层土壤温度差异不明显,垄上表层土壤温度随集雨垄宽度增加和秸秆炭覆盖量增加而增加。与传统平作相比,就紫花苜蓿全生育期而言,MCS30、MCS45、MCS60、SMB30、SMB45、SMB60、DMB30、DMB45和DMB60的垄上土壤有效积温分别增加63.62、171.57、278.04、211.15、315.18、420.74、364.24、463.66和566.84°C。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提高紫花苜蓿收获期0-60 cm平均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随集雨垄宽度增加和秸秆炭覆盖量增加而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排列次序为双倍秸秆炭垄>单倍秸秆炭垄>土垄>传统平作,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pH值排列次序为双倍秸秆炭垄>单倍秸秆炭垄>传统平作>土垄。与传统平作相比,土垄、单倍秸秆炭垄和双倍秸秆炭垄的平均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提高2.07%、41.16%和52.95%,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7.49%、11.66%和15.98%。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效积温,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传统平作相比,MCS45、SMB30、SMB45、SMB60、DMB30、DMB45和DMB60的实际干草产量分别增加8.36%、39.72%、40.19%、31.44%、32.12%、31.77%和11.08%,MCS30和MCS60的实际干草产量分别减少5.13%和0.01%;MCS30、MCS45、MCS60、SMB30、SMB45、SMB60、DMB30、DMB45和DMB60的WUE分别增加7.70、14.11、15.07、13.35、19.00、22.47、10.50、15.34和16.54 kg hm-22 mm-1。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磷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磷含量随集雨垄宽度增加而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集雨垄宽度增加而减小。与传统平作相比,土垄、单倍秸秆炭垄和双倍秸秆炭垄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8.84%、23.86%和24.16%,磷含量分别提高5.98%、16.12%和23.67%,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13.58%、8.80%和4.9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14.17%、12.94%和9.22%。采用灰色联度分析法对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产量、WUE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的排列次序为SMB60>DMB60>SMB45>MCS60>DMB45>SMB30>DMB30>MCS45>MCS30>FP,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的最佳垄宽为60 cm,适宜秸秆炭覆盖量为3×104 kg hm-2。

唐伟[10](2019)在《地膜或秸秆覆盖对甘南地区歪头菜(Vicia unijuga)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歪头菜(Vicia unijuga A.Br.)是青藏高原草地农业系统中重要的豆科牧草。由于该区气温低、降水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造成歪头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低且不稳定。改善土壤水热条件是提高歪头菜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地表覆盖地膜和秸秆是目前广泛认同并推广应用的调温保水和高效增产栽培措施。本研究于2014-2016年连续3年在青藏高原的夏河县(东经102°29′E,北纬35°11′N,海拔2962 m)开展田间试验,研究歪头菜在裸地无覆盖(对照)、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全期覆膜)、营养生长期地膜覆盖(花期揭膜)和全生育期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处理下的生长和产量,分析不同覆盖物对歪头菜土壤水热肥条件,建植状况,生理生长特性,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种子质量等的影响;探索歪头菜适宜的生长条件,以期为歪头菜高效高产和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覆盖物对歪头菜草地土壤的温度、水分和养分的影响1龄歪头菜草地,3年平均,全期覆膜处理下0-10 cm土壤温度(ST)显着(P<0.05)高于对照,而秸秆覆盖处理下ST显着(P<0.05)低于对照。所有覆盖物下的0-20 cm土壤含水量(SWC)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SWC的变化为全期覆膜>秸秆覆盖>对照。4-6龄歪头菜草地,3年平均,全期覆膜处理下ST在整个生育期显着(P<0.05)高于对照;花期揭膜处理下ST在初花期前显着(P<0.05)高于对照,而在初花期后低于对照(P>0.05);秸秆覆盖处理下ST显着(P<0.05)低于对照。覆盖物下SWC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呈现以下趋势:全期覆膜>秸秆覆盖>花期揭膜>对照。不同覆盖处理对0-20 cm土壤养分影响较大。3年平均,秸秆覆盖处理下返青期和成熟期的土壤有机碳(SOC),和返青期-成熟期SOC变化差异(△SOC)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全期覆膜处理降低了返青期,成熟期的SOC和返青期-成熟期△SOC(P>0.05)。与对照相对,全期覆膜和花期揭膜处理均能显着增加0-20 cm土层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并且全期覆膜处理的有效氮和有效磷增幅显着(P<0.05)大于花期揭膜处理。与全期覆膜和花期揭膜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处理对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影响最大(P<0.05)。(2)覆盖物对歪头菜建植当年生长、根系贮藏物和越冬率的影响歪头菜种子5-25°C和0-1.0 MPa水势条件下均可萌发,适宜的温度(20°C)可以增加种子吸水能力抵抗渗透胁迫,进而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3年平均,与对照相比,全期覆膜处理显着(P<0.05)增加歪头菜的出苗率、株高、地上生物量、根长、地下生物量、根系的淀粉含量和越冬率,分别增加9.6%、58.8%、278.9%、42.6%、158.5%、104.6%和13.8%。然而,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处理显着(P<0.05)降低歪头菜的地上生物量、根系淀粉含量和越冬率,分别降低34.6%、16.5%和12.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歪头菜根系淀粉含量对其越冬率变化的解释率为32.2%(P<0.05)。(3)覆盖物对4-6龄歪头菜生理特性与生物量的影响全期覆膜和花期揭膜处理较对照均使歪头菜各个生育期提前;全期覆膜处理缩短总生育期1.3天,但花期揭膜处理延长总生育期2天。秸秆覆盖较对照推迟歪头菜各个生育期并且延长总生育期1.7天。试验期间,歪头菜叶片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是:全期覆膜>花期揭膜>对照>秸秆覆盖。3年平均,与对照相比,覆盖物均显着(P<0.05)提高歪头菜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和地下干物质量,增加幅度因覆盖物而异,变化规律是全期覆膜>花期揭膜>秸秆覆盖>对照;以初花期地上干物质量为例,3年平均,全期覆膜、花期揭膜、秸秆覆盖和对照分别为1596.9 kg/ha,1452.3 kg/ha,1002.0 kg/ha和662.6 kg/ha。多元回归分析表明,ST和SWC共同作用对歪头菜初花期和成熟期光合速率的解释率分别为51.5%(P<0.05)和61.0%(P<0.05),其中,ST对两个时期的光合速率相对解释率均高于SWC。ST和SWC共同作用对歪头菜初花期和成熟期地上生物量的解释率分别为75.8%(P<0.05)和68.2%(P<0.05),其中,SWC对初花期地上生物量的相对解释率分高于ST,但在成熟期则成相反趋势。(4)覆盖物对4-6龄歪头菜种子产量及其质量的影响平均3年,与对照相比,全期覆膜和花期揭膜处理均显着(P<0.05)提高歪头菜种子产量和水分生产力,其中以全期覆膜更好,分别较对照高出186.4%和242.6%。多元回归分析表明,ST和SWC共同作用对歪头菜种子产量的解释率为59.1%(P<0.001),其中,ST对种子产量的相对解释率高于SWC。平均3年,各覆盖处理对提高种子产量因素大多有促进作用,其中以全期覆膜作用最大。较对照比,全期覆膜显着(P<0.05)提高歪头菜花序数/m2的79.2%、小花数/花序的17.0%、荚果数/花序的29.7%、种子数/荚果的12.1%,及千粒重的5.2%。通径分析表明,在各产量构成因素中,以花序数/m2对种子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633),解释率为42.0%(P<0.05)。平均3年,与其他处理和对照相比,全期覆膜处理对歪头菜种子质量影响最大。例如较对照比,可溶性糖、淀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氮元素和氨基酸分别显着(P<0.05)提高了6.3%,17.8%,15.8%,9.5%和6.9%,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干物质量分别显着(P<0.05)提高了6.1%和61.7%。多元回归分析表明,ST和SWC共同作用对歪头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干物质量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35.0%(P<0.05)和76.7%(P<0.05),其中,ST的相对解释率高于SWC。

二、旱地地膜覆盖绿豆高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地地膜覆盖绿豆高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1.1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1.1.1 种植面积和总产大幅增加
        1.1.2 高效栽培技术助推食用豆提质增产
        1.1.3 重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助推食用豆产品质量安全
        1.1.4 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
        1.1.5 功能挖掘和产后加工促进产业延伸和提质增效
        1.1.6 优质新品种助农业企业创品牌增效益
    1.2 中国食用豆种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1.2.1 种质资源保护、优异种质鉴定和发掘取得新进展
        1.2.2 功能基因发掘平台的构建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高
        1.2.3育种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1.2.4 品种权保护与品种登记工作成效显着
    1.3 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3.1 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发展机遇分析
        1.3.2 中国食用豆生产与种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2 食用豆产业发展趋势
    2.1 国际食用豆生产与种业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2.2 未来食用豆生产与种业发展趋势研判
3 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目标
    3.1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目标
    3.2 中国食用豆种业发展目标
        3.2.1加强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护与利用研究
        3.2.2 强化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
        3.2.3 构建科企联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3.2.4优化种子生产基地布局
        3.2.5 提升种业从业人才的素质,加强种业信息化建设
        3.2.6加强食用豆产业发展与种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不同种植密度及覆膜对绿豆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覆膜和密度对地温及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
    2.2 覆膜和密度对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5)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马铃薯和棉花发展现状
        1.1 马铃薯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1.2 棉花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2 作物覆盖材料研究进展
        2.1 覆盖材料概述
        2.2 秸秆覆盖的运用前景
        2.3 塑料薄膜覆盖运用前景
        2.4 薄膜与秸秆覆盖综合利用
    3 马铃薯覆盖材料及其效果研究进展
        3.1 马铃薯覆盖材料研究
        3.2 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3.4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4 种植马铃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5 种植前茬作物后对棉花的影响
    6 薯-棉种植模式的研究
        6.1 薯-棉种植模式的类型研究
        6.2 薯-棉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研究
        6.3 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思路
        7.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7.2 本研究的创新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 试验材料调查与取样
        2.1 土壤取样
        2.2 马铃薯调查与取样
        2.3 棉花调查与取样
    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 土壤养分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马铃薯测定项目与方法
        3.2.1 生理生化指标
        3.2.2 农艺性状及发病率调查
        3.2.3 叶绿素SPAD值测定
        3.2.4 小区田间温湿度测定及土壤温度测定
        3.2.5 马铃薯田间测产
        3.3 棉花测定项目
        3.3.1 生育性状及植物学性状
        3.3.2 产量性状
        3.3.3 纤维品质指标
    4 生产用工及物力投入及综合效益分析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生长期内土壤温度及田间温湿度的影响
        1.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土壤耕作层温度的影响
        1.1.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土壤耕作层温度变化分析
        1.1.2 不同覆盖材料对总平均温度的影响规律
        1.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温湿度的影响
        1.2.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温度的影响
        1.2.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相对湿度的影响
    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碳水化合的影响
        2.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出苗期、出苗率、发病率及SPAD值的影响
        2.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2.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单株鲜/干薯重的影响
        2.4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的比值
        2.5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单株干物质重和干薯重的S型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2.6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商品性状的影响
        2.6.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2.6.2 不同覆盖材料对单株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
        2.6.3 不同覆盖材料对单株大、中、小薯鲜重的影响
        2.7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2.7.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淀粉-蔗糖浓度的影响
        2.7.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果糖-葡萄糖浓度的影响
        2.7.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量的影响
    3 种植马铃薯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的影响
    4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4.1 马铃薯不同品种及覆盖材料种植后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4.1.1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
        4.1.2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及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4.2 种植马铃薯后棉花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4.3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5 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5.1 不同覆盖材料薯棉连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5.2 不同覆盖材料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
第四章 讨论
    1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度及马铃薯群体温湿度的影响差异
    2 不同覆盖材料下马铃薯生育进程、株高及SPAD值的差异
    3 不同覆盖材料下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差异
    4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的影响
    5 不同覆盖材料种植马铃薯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6 不同覆盖材料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7 马铃薯-棉花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6)膜下滴灌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效应及其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膜下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生育期土壤平均含水率
    3.2 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化
    3.3 不同生育期水分效应分析
    3.4 生育期耗水量变化
第四章 膜下滴灌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4.1 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
    4.2 土壤温度时空变化
    4.3 不同生育期温度效应分析
    4.4 有效积温的变化
    4.5 土壤水热相关性
第五章 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5.1 马铃薯植株性状
    5.2 各器官干物质累积
    5.3 马铃薯植株含水率
    5.4 产量、产量性状与水分利用率
    5.5 产量差异形成机制
第六章 膜下滴灌对马铃薯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6.1 营养物质
    6.2 渗透调节物质
    6.3 马铃薯块茎酶活性
第七章 讨论
    7.1 膜下滴灌的土壤水分效应
    7.2 膜下滴灌的土壤热效应
    7.3 膜下滴灌的马铃薯生长特性和产量效应
    7.4 膜下滴灌对马铃薯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膜覆盖栽培的环境生态效应
    1.1 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
    1.2 地膜覆盖的土壤水分效应
    1.3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4 地膜覆盖的土壤养分效应
    1.5 地膜覆盖的土壤微生物效应
    1.6 地膜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效应
    1.7 地膜覆盖的作物生长和产量效应
    1.8 对杂草和病害的防除
2 地膜覆盖栽培的劣势
    2.1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2.2 追肥困难,容易早衰
    2.3 残膜危害
3 不同地膜栽培的差异
4 结语与展望

(8)旱地豆科绿肥提升土壤碳氮储量及降低环境代价的潜力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化肥取代绿肥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1.2.2 绿肥对活性氮释放的影响
        1.2.3 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性及不同管理方式对其储量的影响
        1.2.4 应用模型评估绿肥的未来效益
        1.2.5 绿肥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3 选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1.1 豆科绿肥配合不同氮肥用量下土壤碳氮动态及储存潜力
        2.1.2 豆科绿肥对旱地麦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2.1.3 豆科绿肥配合不同氮肥用量下冬小麦生产过程的碳足迹
        2.1.4 豆科绿肥还田条件下的优化氮肥用量
        2.1.5 豆科绿肥配合优化氮肥用量下作物生产过程的环境代价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采用豆科绿肥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动态及固存潜力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田间管理
        3.2.4 采样方式与样品测定
        3.2.5 通过RothC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储量
        3.2.6 数据计算
        3.2.7 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豆科绿肥与小麦残体的碳氮还田量
        3.3.2 保持初始土壤有机碳库的外源碳投入量
        3.3.3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动态变化和模型模拟
        3.3.4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相互关系
        3.3.5 土壤全氮储量的动态变化和模型模拟
        3.3.6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固存潜力
    3.4 讨论
        3.4.1 碳投入量的估算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实测/模拟值的影响
        3.4.2 氮投入量的估算及其对土壤全氮储量实测/模拟值的影响
        3.4.3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固存潜力
    3.5 小结
第四章 豆科绿肥增强旱地麦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田间管理
        4.2.4 采样方式与样品测定
        4.2.5 数据计算
        4.2.6 统计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团聚体的质量分布及其平均重量直径
        4.3.2 团聚体不同有机碳组分的浓度
        4.3.3 原状土中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含量
        4.3.4 不同有机碳组分间的相关性
    4.4 讨论
        4.4.1 豆科绿肥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布
        4.4.2 团聚体和原状土中的有机碳组分及其关系
        4.4.3 受保护有机碳对原状土有机碳增加的贡献
    4.5 小结
第五章 结合生命周期评估和RothC模型量化豆科绿肥降低小麦生产过程碳足迹的效果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田间管理
        5.2.4 采样方式与样品测定
        5.2.5 通过RothC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储量
        5.2.6 生命周期分析法与碳足迹
        5.2.7 数据计算
        5.2.8 统计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减量潜力
        5.3.2 不同氮源引起的N_2O排放
        5.3.3 田间投入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足迹的变化
    5.4 讨论
        5.4.1 豆科绿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5.4.2 优化氮管理降低碳足迹的潜力
        5.4.3 翻压豆科绿肥降低碳足迹的潜力
    5.5 小结
第六章 采用豆科绿肥时作物高产与土壤低硝态氮残留的优化氮肥用量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田间管理
        6.2.4 采样方式与样品测定
        6.2.5 数据计算
        6.2.6 统计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豆科绿肥的干物质和氮累积量
        6.3.2 氮总投入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6.3.3 不同豆科绿肥和氮肥用量组合的土壤残留硝态氮储量
        6.3.4 根区土层硝态氮持有量及三种豆科绿肥处理下的优化氮肥用量
    6.4 讨论
        6.4.1 豆科绿肥的干物质和氮积量与冬小麦产量
        6.4.2 氮肥用量和豆科绿肥对麦收后残留硝态氮在土壤剖面分布的影响
        6.4.3 豆科绿肥处理下的根区土层硝态氮持有量和优化氮肥用量
    6.5 小结
第七章 豆科绿肥降低冬小麦生产过程环境代价的潜力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概况
        7.2.2 试验设计
        7.2.3 田间管理
        7.2.4 优化管理模式情景的建立
        7.2.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7.2.6 不同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的模拟
        7.2.7 通过LCA评估碳足迹和环境代价
        7.2.8 统计分析
    7.3 结果分析
        7.3.1 不同情景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
        7.3.2 不同RCP情景下各处理的碳足迹及主要影响因素
        7.3.3 不同处理的环境代价
    7.4 讨论
        7.4.1 管理方式及气温上升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7.4.2 改变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氮肥用量对降低碳足迹的贡献
        7.4.3 改变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氮肥用量对降低环境代价的贡献
        7.4.4 研究的不足之处
    7.5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生产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紫花苜蓿特性
        1.2.2 生物炭应用
        1.2.3 SCS-CN模型研究进展
        1.2.4 垄沟集雨种植定义
        1.2.5 垄沟集雨种植对土热肥效应的影响
        1.2.6 垄沟集雨种植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1.2.7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的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2.1 秸秆炭覆盖集雨垄径流特征
        1.3.2.2 秸秆炭覆盖集雨垄降雨-径流预测
        1.3.2.3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1.3.2.4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1.3.2.5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3.2.6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产量和WUE的影响
        1.3.2.7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1.3.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秸秆炭覆盖集雨垄径流试验
        2.2.2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试验
    2.3 种植管理
    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2.4.1 降雨量和径流量测定
        2.4.2 土壤水分测定
        2.4.3 土壤温度测定
        2.4.4 土壤养分测定
        2.4.5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测定
        2.4.6 紫花苜蓿产量和WUE测定
        2.4.7 紫花苜蓿营养成分测定
    2.5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2.6 数据分析
第3章 秸秆炭覆盖集雨垄径流特征及降雨-径流模拟
    3.1 试验区气温和降雨特征
    3.2 秸秆炭覆盖集雨垄径流效率
    3.3 秸秆炭覆盖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
    3.4 模型原理
        3.4.1 标准SCS-CN模型
        3.4.2 修正曲线数MoCN模型
        3.4.3 模型评价参数
    3.5 标准SCS-CN模型参数求解
    3.6 修正曲线数MoCN模型参数求解
    3.7 模拟结果与分析
    3.8 讨论
    3.9 小结
第4章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4.1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1.1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特征及干旱程度
        4.1.2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
    4.2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4.2.1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4.2.2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土壤有效积温变化特征
    4.3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养分和pH值的影响
        4.3.1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4.3.2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4.3.3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4.3.4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3.5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产量和WUE的影响
    5.1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5.1.1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株高的影响
        5.1.2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分枝数的影响
    5.2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5.3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WUE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6.1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6.2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磷含量的影响
    6.3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6.4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综合评价
    7.1 评价结果
    7.2 讨论
    7.3 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秸秆炭覆盖集雨垄径流特征
        8.1.2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8.1.3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8.1.4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养分和pH值的影响
        8.1.5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产量和WUE的影响
        8.1.6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8.1.7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综合性评价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10)地膜或秸秆覆盖对甘南地区歪头菜(Vicia unijuga)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覆盖物对土壤的影响
        2.1.1 覆盖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1.2 覆盖物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1.3 覆盖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2 覆盖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2.1 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2.2 秸秆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砂砾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覆盖物存在的问题
        2.3.1 地膜覆盖存在的问题
        2.3.2 秸秆覆盖存在的问题
        2.3.3 砂砾覆盖存在的问题
    2.4 歪头菜的研究进展
        2.4.1 歪头菜概述
        2.4.2 歪头菜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覆盖物对歪头菜草地土壤的温度、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区自然概况
        3.2.2 试验地概况
        3.2.3 试验材料
        3.2.4 试验设计
        3.2.5 田间管理
        3.2.6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歪头菜草地土壤温度
        3.3.2 歪头菜草地土壤含水量
        3.3.3 4 -6 龄歪头菜草地水分蒸散量
        3.3.4 4 -6 龄歪头菜草地土壤养分
    3.4 讨论
        3.4.1 覆盖物对歪头菜草地土壤温度的影响
        3.4.2 覆盖物对歪头菜草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3.4.3 覆盖物对歪头菜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覆盖物对歪头菜建植当年生长、根系贮藏物和越冬率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种子采集
        4.2.3 试验设计
        4.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5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的歪头菜种子萌发特性
        4.3.2 歪头菜出苗率
        4.3.3 歪头菜光合速率
        4.3.4 歪头菜生长指标
        4.3.5 歪头菜草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植株生长的关系
        4.3.6 歪头根系贮藏物浓度
        4.3.7 歪头菜草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根系贮藏物浓度的关系
        4.3.8 歪头菜根系贮藏物含量
        4.3.9 歪头菜草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根系贮藏物含量的关系
        4.3.10 歪头菜越冬率
        4.3.11 歪头菜根系贮藏物与越冬率的关系
    4.4 讨论
        4.4.1 温度和水分对歪头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4.4.2 覆盖物对歪头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4.4.3 覆盖物对歪头菜植株根系贮藏物和越冬性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覆盖物对4-6龄歪头菜生理特性与生物量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4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歪头菜草地物候期
        5.3.2 歪头菜光合速率
        5.3.3 歪头菜草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5.3.4 歪头菜株高
        5.3.5 歪头菜叶面积指数
        5.3.6 歪头菜地上生物量
        5.3.7 歪头菜草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5.3.8 歪头菜地上生物量水分生产力
        5.3.9 歪头菜地下生物量
        5.3.10 歪头菜根冠比
    5.4 讨论
        5.4.1 覆盖物对歪头菜草地物候期的影响
        5.4.2 覆盖物对歪头菜光合速率的影响
        5.4.3 覆盖物对歪头菜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及其水分生产力的影响
        5.4.4 覆盖物对歪头菜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5.4.5 覆盖物对歪头菜根冠比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覆盖物对歪头菜的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取样与测定方法
        6.2.4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
        6.3.1 歪头菜种子产量
        6.3.2 歪头菜种子产量构成因素
        6.3.3 歪头菜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6.3.4 歪头菜种子水分生产力
        6.3.5 歪头菜种子质量
    6.4 讨论
        6.4.1 覆盖物对歪头菜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6.4.2 覆盖物对歪头菜种子水分生产力的影响
        6.4.3 覆盖物对歪头菜种子养分的影响
        6.4.4 覆盖物对歪头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6.5 结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论文创新性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项目资助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旱地地膜覆盖绿豆高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耕作结合秸秆地膜双元覆盖是提高渭北旱塬春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有效措施[J]. 赵晶,刘萌,付威,牛育华,郝明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07)
  • [2]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陈红霖,田静,朱振东,张耀文,陈巧敏,周素梅,王丽侠,刘玉皎,何玉华,尹凤祥,魏淑红,程须珍.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3)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不同种植密度及覆膜对绿豆产量的影响[J]. 高伟,张泽燕,郝青婷,朱慧珺,闫虎斌,赵雪英,张耀文. 山西农业科学, 2020(10)
  • [5]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D]. 韦礼飞.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膜下滴灌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效应及其产质量的影响[D]. 李梦露. 宁夏大学, 2020(03)
  • [7]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进展[J]. 周龙,王芳,赵伟丽,曾志伟,杨德荣.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8]旱地豆科绿肥提升土壤碳氮储量及降低环境代价的潜力与机制[D]. 姚致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9]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生产效应的影响[D]. 周旭姣.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10]地膜或秸秆覆盖对甘南地区歪头菜(Vicia unijuga)生长和发育的影响[D]. 唐伟. 兰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旱地覆膜绿豆高产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