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CYP2C19*17基因型分布与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风险之间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CYP2C19*17基因型分布与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风险之间的关系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CYP2C19*17等位基因变异对国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氯吡格雷的血小板聚集率、出血事件是否有影响。方法研究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间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择期进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520例,PCI术前常规服用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以PCR-RFLP基因分析方法检测CYP2C19*17基因多态性。术前采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 plasma,PPP)及ADP诱导剂应用液制备,采用比浊法,以最终浓度为5μmol/L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为诱导剂,在氯吡格雷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均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分析参数最大的血小板聚集率(Aggmax)和残余血小板聚集率(Agglate)。根据溶栓标准(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出血分级标准,将主要终点定义为随访期间内发生的TIMI出血事件,包括大出血和小出血。随访7个月(中位数)。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氯吡格雷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出血事件与CYP2C19*17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试验发现有5.96%(31/520)的患者发生出血事件,且国人的CYP2C19*17等位基因频率为7.98%;对于CYP2C19*17等位基因携带者(wt/*17和*17/*17, n=71+6=77)来说,其出血事件发生率远高于野生型[wt/wt,n=443,14.29%(11/77)对比4.51%(20/443),χ2检验,p=0.0008];(2)在基线水平,5μmol/L ADP诱导的Aggmax和Agglate以及血小板聚集解聚率(Disaggregation)在CYP2C19*17各基因型之间并没有显著区别;然而经氯吡格雷治疗10天后,CYP2C19*17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ibition of plateletaggregation,IPA)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wt/wt, n=443, P<0.01),表明*17携带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功能被强化。(3)携带有CYP2C19*17等位基因的患者,与野生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出血风险(wt/*17和*17/*17对比wt/wt: OR,1.95;95%CI,1.31-3.16, P=0.006)。结论CYP2C19*17等位基因携带者有着显著的氯吡格雷强反应性以及出血风险明显增加。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CYP2C19*17多态性对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影响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03)
    • [2].CYP2C19*17基因对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药房 2012(28)
    • [3].CYP2C19*2和CYP2C19*17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病人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联分析[J]. 安徽医药 2019(04)

    标签:;  ;  

    冠心病患者CYP2C19*17基因型分布与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风险之间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