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论文题目: 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土壤学

作者: 俞文政

导师: 常庆瑞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趋势模型

文献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地关系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人类的一种必然的理性的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协调该区土地资源与人类发展的矛盾,防止土地资源近一步退化并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力,给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人地关系和地域系统理论的角度,依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基本态势、存在问题、演变历史进行分析,探讨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和演变趋势;构建青海湖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并作简要评述,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思路和相关战略措施。论文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第一章 导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土地持续利用概念、相关理论、评价体系和方法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系统、全面的评述,并就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 土地资源基本态势。分别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条件、基本状况、区域耕地生产潜力、草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力等方面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本态势加以分析。最后,通过人地平衡理论和能量供需平衡理论对区域人地关系进行探讨,并对未来人地关系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第三章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演变历史。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人类文明史上土地利用演变过程;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区域耕地的变化情况,并就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加以分析。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机制和趋势模型。首先,从土地利用变化理论机制出发,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统计软件分析了青海湖地区和各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驱动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口增长模型和主要种群增长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未来30 年的人口和主要种群数量进行预测;最后建立了青海湖地区人文因子胁迫下耕地变化的趋势模型,对未来30 年内耕地变化情况进行预测。 第五章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在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相关理论(特点、原则、注意问题等)、评价的过程模式、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湖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进行评价,并重点阐述了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态价值变化。

论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立论的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2.2 国内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选题特色、创新点

1.5.1 选题特色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基本态势

2.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条件分析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土地资源状况

2.2.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2.2 土地资源利用格局

2.2.3 草地资源状况

2.3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2.3.1 耕地生产潜力评价

2.3.2 草地生产潜力评价

2.4 土地资源承载量分析

2.4.1 草地载蓄量

2.4.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2.5 人地关系分析

2.5.1 人地关系平衡基本表达式

2.5.2 人地关系研究方法

2.5.3 人地关系分析

第三章 土地资源利用演变历史分析

3.1 人类文明史上土地利用的演变发展历史

3.1.1 采猎文明时期的土地利用

3.1.2 农业文明时期的土地利用

3.1.3 工业文明时期的土地利用

3.1.4 后工业文明时期的土地利用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利用的动态演变

3.2.1 土地利用动态演变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3.2.2 土地利用动态演变结果分析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机制和趋势模型

4.1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及驱动机制理论分析

4.1.1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4.1.2 土地利用驱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4.2 模型设计的目标、条件假设和思路

4.2.1 设计目标、条件假设

4.2.2 模型设计总体思路

4.3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模型的建立与运行

4.3.1 驱动力因子选取、描述

4.3.2 回归模型的建立

4.3.3 驱动力分析

4.3.4 县域耕地驱动力模型及驱动因子分析

4.3.5 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因子差异性分析

4.4 土地的需求分析

4.4.1 人口预测分析

4.4.2 人口和种群增长模型及预测

4.4.3 人文因子胁迫下耕地变化趋势分析

第五章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

5.1 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理论分析

5.1.1 土地持续利用特点

5.1.2 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原则

5.1.3 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5.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过程模式

5.3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5.3.1 评价内容

5.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3.3 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5.4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

5.4.1 生产性评价

5.4.2 保护性评价

5.4.3 稳定性评价

5.4.4 经济活力评价

5.4.5 可接受性评价

5.4.6 安全性评价

5.5 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5.5.1 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5.5.2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动因分析

第六章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措施

6.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6.1.1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大,但开发利用程度低且不平衡

6.1.2 人口增长过快、人地关系失调

6.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2.1 实施依据

6.2.2 遵循原则

6.2.3 总体思路

6.2.4 注意问题

6.3 土地持续利用战略实施的对策

6.3.1 政策法规

6.3.2 坚定不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6.3.3 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坚持轮牧制度

6.3.4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战略措施-调控草地载畜量

6.3.5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6.4.6 防治沙漠化

6.4.7 进行土地生态经济规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12-22

相关论文

  • [1].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陈文惠.福建师范大学2001
  • [2].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关涛.东北农业大学2002

标签:;  ;  ;  ;  

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