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1972年1月至1974年初,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乡相继发掘了三座西汉古墓,其中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方技类专著多达14种,包括帛医书11种(按:帛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二本,内容多相近似,当为其中之一别本,故帛医书实为10种。)和简医书4种。今试将此十四种方技类著述依《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的分类体例分列,具文如下1.医经类文献四种,另有别本一种《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2.经方类文献一种《五十二病方》3.房中类文献五种《养生方》《杂疗方》《天下至道谈》《十问》《合阴阳》4.神仙类文献四种《却谷食气》《导引图》《胎产书》《杂禁方》其中经方类著作《五十二病方》与《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合为一卷帛书。《五十二病方》当为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医方书,其对研究中医学的“源”及其“流”皆有重大意义,借此书或可管窥早期医学的发展概况。据学界普遍认为,全书大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抄录于公元前三世纪,入土随葬于公元前168年考察《五十二病方》书首列有五十二类疾病名称作为目录标题,其正文部分于每类疾病名称之下所录条文均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全书计有条文数293则。《五十二病方》原书总计字数当有11600余字,现存总字数9910余字。其抄录有医方283方,一方一法,全书计有治法283法。其中内服法60法,祝由方39方即禁咒之术39法,另有尚不确定治法46法,其余皆采用外治法138法,包括外敷法80法,药浴法10法,熨法14法,涂法12法,灸法8法,熏法7法,炙法3法,手术疗法10法。其治法大多取材素朴,操作简便。按现存于《五十二病方》293则条文中所载药物名称共计247种,其中矿物药21种,草类药51种,谷类药15种,菜类药10种,木类药29种,果类药5种,待考植物药5种,人部药9种,禽类药6种,兽类药23种,鱼类药3种,虫类药16种,器物物品类药30种,泛称类药10种,待考药物14种。其所载药物名称及其异名尚有多种不见录于传世本草文献。《五十二病方》中与“茱萸”有关的药物名称凡五见,分疏如下:“蚖”下第三则条文中“产豚家”:“以产(生)豚豙麻(磨)之。”“疣者”下第六则条文中“殺本”:“以朔日,葵莖(茎)靡(磨)又(疣)二七,言曰:‘今日朔,靡(磨)又(疣)以葵戟。’有(又)以殺(榝)本若道旁(?)(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除日已望。”“(?)病”下第十六则条文中“家之朱臾”:“(?),坎方尺有半,深至肘,即烧陈槀其中,令其灰不盈半尺,薄洒之以美酒。即莤(皂)荚一、枣十四、家之朱(茱)臾(萸)、椒,合而一区,燔之坎中,以隧口。口,沃。”“疽病”下第一则条文中“朱臾”:“雎(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药)、桂、畺(姜)、椒、朱(茱)臾(萸),凡七物。骨雎(疽)倍白莶(蔹),[肉]雎(疽)[倍]黄耆(蓍),肾雎(疽)倍芍药,其馀各一。并以三指大最(撮)一入桮(杯)酒中,日五六饮之。须已口。”“疽病”下第四则条文中“树臾”:“雎(疽),以白蔹、黄蓍(耆)、芍药、甘草四物者(煮),口、薑(姜)、蜀焦(椒)、树(茱)臾(萸)四物而当一物,其一骨口口口三口口以酒一栖(杯)口口口口筋者倏倏翟翟口口之其口口口口口。日四饮。一欲溃,止。”本文通过图书馆以及其他媒介搜集整理大量有关《五十二病方》的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对比研究,拟从文献著录的辨章,语言文字的考镜以及名物关系的辩证等多方面研讨《五十二病方》中“茱萸”相关药名,如“产豚豙”、“殺本”、“豙之朱臾”、“朱臾”以及“树臾”,并试图对这一历来聚讼纷纭的名物问题加以疏证和考辨。论文试从四个部分加以展开论述:1.《五十二病方》简要介绍。2.主要本草著作所载“茱萸”情况考辨。3.“茱萸”得名之由研究。4.《五十二病方》中“茱萸”相关药物名称疏证和考辨。综合上述四个部分的论证和推证:《五十二病方》中“茱萸”相关药名分见于“蚖”下第三则条文中“产豚豙”,“疣者”下第六则条文中“殺本”,“(?)病”下第十六则条文中“家之朱臾”,“疽病”下第一则条文中“朱臾”,“疽病”下第四则条文中“树臾”。在唐代苏敬等人编修《新修本草》一书以前,“吴茱萸”及“食茱萸”原是混而不分的,总以“茱萸”统名之。故《神农本草经》卷三所载“吴茱萸……一名藙。”此处吴茱萸当作茱萸,“吴”字或为后人所增。自唐代苏敬等人编修《新修本草》始于“吴茱萸”之外具列“食茱萸”一药:“食茱萸……皮薄开口者是,虽名为食,而不堪啖。”其后为诸家本草著作所称引,然对于“吴茱萸”和“食茱萸”的名实考辨众说纷纭,难定一尊。至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始廓清“吴茱萸”、“食茱萸”二药,并于“食茱萸”条文中《释名》项下云:“苏恭谓茱萸之开口者为食茱萸。孟诜谓茱萸之闭口者为欓子。马志谓粒大、色黄黑者为食茱萸,粒紧小、色青绿者为吴茱萸。陈藏器谓吴、食二茱萸是一物,入药以吴地者为良。……时珍窃谓数说皆因茱萸二字相混致误耳。不知吴茱、食茱乃一类二种。茱萸取吴地者入药,故名吴茱萸。欓子则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陈藏器不知食茱萸即欓子,重出欓子一条,正自误矣。”考知“吴茱萸”及“食茱萸”药物的基原均是芸香科植物一类,一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一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如附录图(2)、(3)所示。两种药物形态特征及药用功效大皆相似,唯有前者入药以吴地所产者质优为道地药材,故称吴茱萸,后者药物形态特征及药用功效与前者相似,唯其可食用,故沿用前者“吴茱萸”这一约定俗成的既定名称而加以辨识性的改变,名曰食茱萸。据江蓝生所论双声叠韵联绵词的语音构词理论分析可知,叠韵连绵词“茱萸”应是“茱”的顺向变声重叠式,“茱”为其基式,“茱萸”为其变式。再结合诸家考论,“朱”字本义当为木之干,又经闻一多考证《说文》训“朱”为赤心木,其义亦为有刺之木,而“朱”字乃“茱”之初文。故知,“茱”字可训为茎间有刺之木。如附录图(4)所示,此种药物“茱萸”的基原即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一药的基原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食茱萸”一药的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其命名之由当是其基原植物为茎间有刺之木及其具有与之形态和功能相似或相关的特征。考其基原植物的名实图谱,“茱萸”的基原植物正是茎间有刺之木,与文献考据所得相合此论亦见于唐·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其载有“欓子”一药:“檬子,味辛辣如椒,主游蛊飞尸著喉口者,剌破,以子揩之,令血出,当下涎沫。煮汁服之,去暴冷腹痛食不消,杀腥物。木高大,茎有刺。”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于“食茱萸”条文中《释名》项下云:“欓子则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陈藏器不知食茱萸即欓子,重出欓子一条,正自误矣。按:曹宪《博雅》云:‘欓子、越椒,茱萸也。’郑樵《通志》云:‘欓子,一名食茱萸,以别吴茱萸。《礼记》:‘三牲用藙’,是食茱萸也。二说足证诸人之谬。”亦见于《玉篇》云:“欓,茱萸类也。”考察“山茱萸”一药的基原植物其叶片形态如梅而有刺毛,而“茱萸”义与茎间有刺之木有关。故“山茱萸”一药的命名之由应是源于其基原植物的叶片有刺毛这一独特的形态,与“茱萸”一语的本义有形态特征上的关联。此实可为前文所考辨相互发明。由上述结论,再加以考辨《五十二病方》中“茱萸”相关药名,如“产豚家”、“殺本”、“家之朱臾”、“朱臾”以及“树臾”。综合辨察诸家意见可知,“产豚家”当为新鲜而肥大丰满的食茱萸,其药物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如附录图(3)所示。“豙”、“藙竞”、“殺”、“蔱”、“艾”及“榝”诸名称的得名之由,当与“茱萸”一名的连读音变、急呼与缓呼、俗语方言以及形音义的历时与共时变化等多方面原因有关,其所指皆为“食茱萸”一物。“毅本”即茱萸根,其基原为芸香科植物的根,“朱臾”、“树臾”亦皆当作“茱萸”解,其基原为芸香科植物的果实,此为唐以前“茱萸”药名当统括吴茱萸、食茱萸而言。自唐代苏敬等人编修《新修本草》之后,“茱萸”之名即指吴茱萸,其药物基原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殺”之名专言食茱萸,故唐以后所言“毅本”应是其药物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根。“家之朱臾”亦当指食茱萸,其药物基原亦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又因食茱萸果实聚生成房之状,而且其外皮密生有疣状突起的腺体,故食茱萸亦有异名作“茉”或“株”。本文考证和辨析《五十二病方》及其所载“茱萸”相关药名,尚属初步的基础研究,以后希可以此为基础再对《五十二病方》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