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论文题目: 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王磊

导师: 吴宗贵,黄佐,董艳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炎症,细胞学,免疫学,自身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辛伐他汀

文献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为了探究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AS)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三方面研究:1.临床观察:通过ELISA方法我们发现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外周循环抗体水平升高,但和冠脉狭窄程度无关。该研究表明该抗体有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指标的价值;2.动物实验:利用AS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发现粥样斑块内免疫复合物随着斑块进展而累积,辛伐他汀在控制斑块发展同时可以使该型免疫复合物显著减少。IgM型免疫复合物斑块内沉积不明显。该实验表明免疫复合物全程参与了斑块生成,辛伐他汀在降脂作用外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3.细胞学实验: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单核细胞CD36、CD40、MMP-9的mRNA表达在抗OX-LDL抗体干预后出现下降,表明了抗OX-LDL抗体和AS的密切关系可能来自机体的免疫保护机制。

论文目录:

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实验和材料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文献综述

综述1

综述2

发布时间: 2006-05-08

参考文献

  • [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D]. 陈文强.山东大学2004
  • [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I和病理对照及临床应用研究[D]. 王贵生.第一军医大学2005
  • [3].中老年自然人群中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性质的关系[D]. 康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4].中老年自然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况调查暨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 吕敏.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5].Toll样受体4基因干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D]. 王颖.山东大学2007
  • [6].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药物干预的实验研究[D]. 李震.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7].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D]. 罗萍.山东大学2014
  • [8].饱餐与饥饿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程文.山东大学2016
  • [9].1型固有淋巴细胞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机制研究[D]. 吴纯.华中科技大学2017
  • [10].中老年自然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 梁立荣.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LOX-1介导Ox-LDL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及阿托伐他汀对其过程的抑制作用[D]. 薛莉.浙江大学2004
  • [2].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评估急性冠脉事件危险性初步应用[D]. 刘志忠.南京医科大学2004
  • [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体受体γ(PPARγ)激动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D]. 王育林.苏州大学2005
  • [4].诱导型环氧合酶及CD40配体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樊民.第二军医大学2005
  • [5].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变化及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D]. 黄广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 [6].脂脉宁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 刘应柯.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7].VCAM-1、ICAM-1和PAI-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以及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 秦玲.吉林大学2006
  • [8].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和黏附分子表达变化及他汀干预的研究[D]. 刘惠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9].TLR4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D]. 耿红莲.第二军医大学2006
  • [10].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极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D]. 危当恒.重庆大学2006

标签:;  ;  ;  ;  ;  ;  ;  ;  

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