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抑郁是人类心理失调最主要和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每个个体在其生命历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的一种情绪。而关于抑郁个体情绪认知,也成为心理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该问题的实验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情绪Stroop范式,另一种是遮蔽技术。关于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理论阐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Beck的抑郁认知模型。该理论认为,个体对事物错误、歪曲的认知观念导致了抑郁的出现。首先,认知易感性表现为一些功能失调观念;其次,功能失调观念导致或启动个体潜在的自我消极图式,对事物进行消极的、歪曲的认知。这种消极的自我图式,体现了一种歪曲的信息加工方式,是一种易感因素,会最终导致临床躯体障碍、动力减退、情绪低落等抑郁症状。这些症状反过来又导致消极观念增多,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并呈不断恶化的趋势。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已有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思路展开:一是关于抑郁个体情绪认知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是有关抑郁个体情绪认知调节策略的采用。前者主要关注影响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而后者则主要涉及干预情绪认知策略的探索。尽管研究者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探讨,但是有关抑郁个体情绪认知机制的研究尚未涉及,并且在探索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调节策略中也存在困惑,结果不尽一致,需要进一步论证。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机制以及干预策略,本文分四个研究七个实验展开探索,论文研究的整体框架如下:第一部分为文献资料综述,系统回顾了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阐释了主要理论及有代表性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设想与理论假设。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共包括四个研究七个实验。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研究了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特点,结果表明抑郁个体倾向于对负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并且抑郁个体的认知图式影响对情绪刺激的加工;发现在抑郁个体认知加工过程中,执行和抑制功能都在起作用。其次,探讨了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机制,结果发现,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机制应该是自动提取的过程,或者是无意识提取的过程。再次,探索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脑机制,结果表明,抑郁组与正常组在识别情绪词语中的ERP成分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尤其是抑郁组的P490波幅低于正常组,这意味着抑郁个体对情绪词语的体验具有异常;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负性词语在前额区的N250与正常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宽大的负性波。最后,运用情绪启动和定向遗忘范式探讨了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情绪对抑郁个体的情绪认知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同时发现,定向遗忘显著影响了抑郁个体的情绪认知,改变了抑郁个体负性自动思维的认知偏向,有利于个体逐渐形成对正性刺激的合理再认。第三部分是总讨论,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对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特征、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机制、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脑机制以及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干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研究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新看法。第四部分为研究展望,从考察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比较以及干预手段等方面对未来抑郁个体情绪认知的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展望。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情绪感染的虚拟个体情绪模型[J]. 计算机仿真 2013(08)
- [2].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及其机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6(11)
- [3].主观幸福感概述[J]. 现代企业教育 2010(02)
- [4].论个体情绪的动态平衡性[J]. 大众心理学 2019(08)
- [5].谈和谐社会框架下个体情绪控制及其重大意义[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6].互联网舆论中个体情绪控制研究报告[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8(03)
- [7].“单位情绪”与下属情绪的互动机理及引导之方[J]. 领导科学 2017(22)
- [8].个体情绪对冲突管理方式倾向性的影响研究——以实验法为例[J]. 河南社会科学 2009(06)
- [9].高校网络舆论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情绪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0].抑郁个体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的相互作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05)
- [11].爱阅读[J]. 时尚育儿 2015(07)
- [12].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中认知疗法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6)
- [13].让今天的学生学会“感激”[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11)
- [14].人机交互中情绪自发转移的个体差异性[J].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10(05)
- [15].舞动治疗,身心整合的健康之道[J]. 健康与营养 2015(07)
- [16].狭小密闭环境下72h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的影响[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4(05)
- [17].儿童学习障碍的防治[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03)
- [18].群体共享情绪的放大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4)
- [19].两种不同自我关注模式对社交焦虑个体情绪和负性自我评价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5)
- [20].直面现实 优化情绪[J]. 辅导员 2012(Z2)
- [21].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体育锻炼[J]. 现代企业教育 2012(20)
- [22].情绪对人体的影响及调节[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3)
- [23].个体情绪 社会情感 集体意志——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及其因素研究[J]. 新闻记者 2016(11)
- [24].《我们的幸福时光》中的宽恕内涵[J]. 电影文学 2015(17)
- [25].社会情绪的结构和动力机制:社会心态的视角[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6].提升大学生情绪状态的有效途径[J]. 人才资源开发 2010(09)
- [27].论网络语言对个体情绪社会化传播的作用[J]. 国际新闻界 2020(01)
- [28].四个场记和一个被拉长的休止符(五首)[J]. 诗刊 2008(24)
- [29].浅析数学忧虑的影响及对策[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9)
- [30].群体情绪及其测量[J].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