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羟基喹啉磺酸偶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BSA,HSA,荧光光谱
羟基喹啉磺酸偶氮论文文献综述
谢飞燕,李险峰,温燕君[1](2015)在《光谱法研究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主体)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p 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主体分子在400 nm处发射弱荧光,其荧光强度随白蛋白的加入明显增强.据此建立测定微量蛋白质的新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6~2.7×10-5mol/L和2.5×10-7~9.5×10-6mol/L,检测限分别为8.09×10-7mol/L、1.05×10-7mol/L.同时讨论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对白蛋白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分别为3.38×105和7.28×106,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218和1.412.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主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BSA=3.98 nm,rHSA=3.04 nm及能量转移效率EBSA=0.038,EHSA=0.161,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主体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1(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罗亚楠,许宪祝,张潇,于晓洋,曲小姝[2](2013)在《两个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H2L)为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两个配合物[CuL(en)]·0.5H2O(1)和[CuL2][Cu(en)2]·2H2O(2)(en=乙二胺),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化合物1和2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连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格。此外,还研究了两个化合物的荧光性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宋桂兰,卢燕,李燕,孟平蕊,刘冬雪[3](2008)在《铜(Ⅱ)-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H 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Ⅱ)对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且使体系的荧光显着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确定此反应对试剂和铜均为一级反应,测得反应速率为2.36×10-6mol.L-1.min-1,求得表观活化能为72.86 kJ/mol。以341 nm为激发波长,443 nm为发射波长,其荧光增强强度与铜量在0.04~7.2μg/L范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0-8g/L。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用于钢样及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80%~4.40%;与认定值比较,结果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08年03期)
韩东升,翟维坤,宋桂兰,肖国芽[4](2008)在《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HAc-NaAc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II)催化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测定范围为0~0.01μg/mL,方法灵敏度为1.15×10-10g/mL,研究了20几种常见离子对体系的干扰情况,采用巯基棉富集可有效地消除干扰。将所建立方法用于人发和食品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08年02期)
于秀兰,孙玲,杨桂秋,舒燕[5](2006)在《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为安替吡啉单偶氮类试剂中的一种,该试剂可与镓(Ⅲ)、铟(Ⅲ)、铋(Ⅲ)、钯(Ⅱ)、镍(Ⅱ)、钴(Ⅱ)、铜(Ⅱ)、铁(Ⅱ)等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本文在其5位引入磺酸基,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分(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06年05期)
蒋兴亮,唐中[6](2005)在《偶氮氯膦Ⅰ显色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法测定血清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基本无干扰的血清镁偶氮氯膦Ⅰ显色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测定法。方法在pH9.8的叁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介质中,偶氮氯膦Ⅰ与镁络合显色,加入8-羟基喹啉-5-磺酸使镁解离,测定吸光度的下降来分析血清镁。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线性范围为0~3.0mmol/L,回收率为98.5%~99.3%,平均98.9%。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0%和1.88%。与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MTB)(X1)比较:Y=1.003X1-0.025,r=0.995;与Calmagite比色法(X2)比较:Y=0.991X2+0.014,r=0.993;胆红素高达420μmol/L,血红蛋白10g/L,钙10.0mmol/L及intralipid高达12g/L时均对该法无显着干扰。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基本无干枕和灵敏可靠的优点,适合血清镁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赵剑英,张宇[7](2004)在《荧光试剂7-(4-氨基安替比林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铝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试剂7(4氨基安替比林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AAP8Q5S)荧光光度法测定铝(Ⅲ)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铝(Ⅲ)在pH为362~452范围内与AAP8Q5S形成1∶1型强荧光配合物,其λex/λem=470/560nm。铝(Ⅲ)含量在15~810n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09986,方法检出限为14×10-3ng/mL。将该方法用于水样和蜂蜜中痕量铝(Ⅲ)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04年04期)
李山,刘根起,任晓宁,韩志军[8](2004)在《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与镉显色反应的研究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 p H4 .8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 Na OH介质中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ween- 80存在下 ,7- (苯并噻唑 - 2 -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 -磺酸 (BTAQS)与镉形成 2∶ 1的紫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 λmax=5 6 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71× 10 4L· mol-1·cm-1,镉含量在 0— 6 μg/ 10 m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于矿样中镉的测定 ,相对误差小于 3%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5 % (n=5 )。(本文来源于《光谱实验室》期刊2004年03期)
朱彬[9](2003)在《8-喹啉偶氮显色剂7-(8-喹啉偶氮)-1-氨基-8-羟基萘-3,6-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作者合成的7-(8-喹啉偶氮)-1-氨基-8-羟基萘-3,6-二磺酸(7-QAH)作显色剂,系统研究了其 与Co(Ⅱ)的显色反应。在pH4.7的缓冲体系中,试剂与Co(Ⅱ)形成绿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48nm,表观 摩尔吸光系数为3.6×10~4 L·mol-1·cm-1,钴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张国文,陈钢,陈红兰[10](2003)在《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对镍的光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有肟类官能团的试剂和具有 官能团的试剂是光度法测定镍的有效试剂,但灵敏度不是很高或者很多显色反应要在碱性介质中进行。本法以8-羟基喹啉-5-磺酸作母体,在α位上进行偶联,合成了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BTHQSA),并研究了试剂与镍在pH 4.9HOAC-NaOAc中的显色反应及光度性能,在不经(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03年08期)
羟基喹啉磺酸偶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H2L)为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两个配合物[CuL(en)]·0.5H2O(1)和[CuL2][Cu(en)2]·2H2O(2)(en=乙二胺),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化合物1和2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连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格。此外,还研究了两个化合物的荧光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羟基喹啉磺酸偶氮论文参考文献
[1].谢飞燕,李险峰,温燕君.光谱法研究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罗亚楠,许宪祝,张潇,于晓洋,曲小姝.两个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3
[3].宋桂兰,卢燕,李燕,孟平蕊,刘冬雪.铜(Ⅱ)-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J].冶金分析.2008
[4].韩东升,翟维坤,宋桂兰,肖国芽.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J].山东化工.2008
[5].于秀兰,孙玲,杨桂秋,舒燕.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
[6].蒋兴亮,唐中.偶氮氯膦Ⅰ显色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法测定血清镁[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
[7].赵剑英,张宇.荧光试剂7-(4-氨基安替比林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铝的研究[J].化学试剂.2004
[8].李山,刘根起,任晓宁,韩志军.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与镉显色反应的研究和应用[J].光谱实验室.2004
[9].朱彬.8-喹啉偶氮显色剂7-(8-喹啉偶氮)-1-氨基-8-羟基萘-3,6-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
[10].张国文,陈钢,陈红兰.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对镍的光度分析[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3
标签: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BSA; HSA; 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