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旅游咨询中心服务效应评价研究

上海市旅游咨询中心服务效应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城市旅游业的巨大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近年来散客旅游团体,已经逐渐成为上海市旅游业发展的主力军。自1999年政府实事项目的第一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立到201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新建改建40个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上海市已经初步形成集旅游咨询公司、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旅游咨询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公司等多样化形式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本文针对上海市已经建设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系统探讨其咨询服务功能和效应的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分层抽样调查,尝试建立“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为区域旅游咨询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旅游咨询绩效评估、旅游咨询中心规划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思路。本论文主要论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和分析了国内外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和研究基本现状。系统调研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咨询概念、内涵、功能等基本理念的论述;针对美国、澳大利亚、北京和杭州旅游咨询产业发展现状,开展旅游咨询中心地点选择、管理体制、运营方式、人员配备、专业培训、经费来源、提供服务范围及宗旨等内容的总结与梳理。重点对上海市旅游咨询中心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初步完成旅游咨询服务体系与模式的构建。第二,提出并建立“城市旅游咨询服务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且以上海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定量衡量上海旅游咨询服务效应状况,修正和构建“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操作性强的评价“调查问卷”模板。拟为城市旅游咨询服务评价研究提供科学指导和定量分析思路。第三,基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思维,采用百分制进行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效应等级评价。被调查者对于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的总体评价为42.64分,处于“中等”效应水平;公众咨询认知度、咨询功能熟悉度和咨询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则从不同侧面反映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章 旅游咨询中心的产生与发展
  • 2.1 旅游咨询中心的概念、定位与模式
  • 2.2 国内外旅游咨询中心发展
  • 2.3 上海市旅游咨询中心发展
  • 第三章 旅游咨询服务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内容
  • 3.2 指标资料获取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3.4 综合指标模型
  • 第四章 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效应评价
  • 4.1 调查可靠性评价
  • 4.2 公众综合效应评价
  • 4.3 公众"三度"评价
  • 第五章 建议与对策
  • 5.1 主要建议
  • 5.2 对策讨论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南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效应评价[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25)
    • [2].交通警察在职业暴露下的健康效应评价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 2015(19)
    • [3].铁路节能环保效应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应用[J]. 科学家 2017(20)
    • [4].都市农业效应评价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2)
    • [5].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01)
    • [6].新型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需求效应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商场现代化 2020(12)
    • [7].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研究[J]. 江西建材 2016(08)
    • [8].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示范效应评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9].自贸区设立政策的经济效应评价和区位选择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 2020(08)
    • [10].国家节点战略的实施路径及其经济效应评价(英文)[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7(03)
    • [11].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白鹤滩水电站工程生态效应评价[J]. 水利经济 2016(02)
    • [12].基于灰色聚类的人才聚集效应评价研究——以我国中部六省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01)
    • [13].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创立中药壮骨效应评价新模型的思路与方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2)
    • [14].海岛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9)
    • [15].多维贫困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价研究——以扎尕那村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2)
    • [16].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J]. 时代金融 2016(08)
    • [17].体育经济的集聚效应评价体系初探[J]. 生产力研究 2013(12)
    • [18].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评价[J]. 河南科技 2013(01)
    • [19].辽宁省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综合环境效应评价[J].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4)
    • [20].灌区节水综合效应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比较[J]. 节水灌溉 2010(02)
    • [21].厦门湾海岸带区域人类开发活动的生态效应评价[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02)
    • [22].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政策转向与效应评价[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23].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物流技术 2015(09)
    • [24].基于肌电信号的按摩椅按摩效应评价研究[J]. 包装工程 2014(02)
    • [25].善因营销效应评价指标遴选[J]. 人类工效学 2014(01)
    • [26].农户视角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农经 2018(09)
    • [27].济南市财税政策治理雾霾的现状及效应评价[J]. 经济师 2018(07)
    • [28].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2)
    • [29].隧道工程水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22)
    • [30].表皮生长因子效应评价细胞模型的建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17)

    标签:;  ;  ;  ;  

    上海市旅游咨询中心服务效应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