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滞论文-张璐,杨和

多时滞论文-张璐,杨和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时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时滞微分方程,正周期解,存在性,多重性

多时滞论文文献综述

张璐,杨和[1](2019)在《一类含参数的多时滞微分方程的正周期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锥上的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研究了一类含参数的多时滞微分方程正ω-周期解的存在性,并证明了其正ω-周期解的多重性定理以及不存在性定理.(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进秋,姚军,刘义乐[2](2019)在《主动悬架多时滞补偿的一般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轮车辆每个受控悬架时滞不相等导致预测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多时滞补偿的一般方法。首先,建立多轮车辆主动悬架的一般模型,设计无时滞补偿控制器;然后,考虑到每个主动悬架时滞不相等,设计了具有时滞补偿控制器;最后,对设计的2种控制器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相等时滞相比,不相等时滞会恶化车辆振动状态;与无时滞补偿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处理多时滞问题,且主动悬架中心与车体质心距离越远时,时滞的影响更明显。(本文来源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韩存武,李梦奇,童薇,刘蕾[3](2019)在《多时滞计算机网络拥塞控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拥塞控制方法没有考虑多时滞的影响,难以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具有多时滞的计算机网络拥塞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拥塞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了状态时滞,还包含了控制输入时滞,并且状态和输入可以具有不同的时滞。在此基础上,应用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了基于主动队列管理的多时滞计算机网络的最优拥塞控制算法,通过求解线性矩阵黎卡提方程,得到使性能指标达到最优的状态反馈控制律。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以及良好的系统跟踪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5期)

张彩琴,刘桂荣[4](2019)在《一类多时滞中立型随机微分方程的指数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了下列非线性多时滞中立型随机微分方程d[x(t)-u(x(t-t_1)]=f(x(t),x(t-t_2),t)dt+g(x(t),x(t-t_3),t)dw(t),t≥0.利用Lyapunov方法获得了该方程的p阶矩指数稳定性的一些判别准则.通过Chebyshev不等式和Borel-Cantelli引理证明了该方程的几乎必然指数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唐浩彭[5](2019)在《具有生境复杂性与收获效应的多时滞捕食者—食饵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具有Holling型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生境复杂性效应、时滞效应和收获效应,建立了具有生境复杂性效应和收获效应的多时滞的捕食者—食饵系统.本文运用动力系统的相关知识对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来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首先,本文对一类具有生境复杂性效应和线性收获效应的多时滞的捕食者—食饵系统进行了研究,包括解的正有界性、平衡点的稳定性以及分支周期解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无时滞时满足初始条件的解都是正有界的.接下来,本文研究了无时滞时平衡点的稳定性,发现当生境复杂度取到某一临界值时,正平衡点将由不稳定变为全局渐近稳定.基于此,本文还考虑了有时滞的情况,分叁种情况研究了时滞效应对该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给出了发生Hopf分支的条件;并运用中心流形定理和正规形理论的知识推导出了分支周期解的性质,包括Hopf分支的方向以及分支周期解的稳定性和周期.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本文还对该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其次,本文对一类具有生境复杂性效应和非线性收获效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进行了研究,包括正平衡点的稳定性以及最优税收政策.在运用动力系统的知识对正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之后,又根据Pontryagin最大值原理得到了最优税率.最后运用Matlab对该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税收政策对该系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章欢,李永祥[6](2018)在《高阶多时滞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上下解的单调迭代方法,考虑n阶多时滞微分方程u(n)(t)+a(t)u(t)=f(t,u(t-τ_1),u(t-τ_2),…,u(t-τ——k)),t∈Rω-周期解的存在性,通过建立新的极大值原理,构造方程ω-周期解的单调迭代求解程序,得到了该方程ω-周期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结果.其中:n≥2;a:R→(0,∞)连续,以ω为周期;f:R×Rk→R连续,关于t以ω为周期;τ1,τ2,…,τk≥0为常数.(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刘光辉[7](2018)在《时标上一类具有多时滞的中立型动力方程的振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时标上具有多时滞中立型动力方程(x(t)-p(t)x(t-τ(t)))~Δ+m∑i=1q_i(t)f_i(x(t-σ_i))=0的振动性,获得了该方程振动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王开心,谭平,潘兆东,魏勇[8](2018)在《分散控制系统的多时滞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集中控制策略在时滞补偿设计时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采用分散控制策略进行时滞补偿设计的必要性和适用性。以子系统控制效果整体最优为控制目标进行分散控制结构的子系统控制器设计[1],且在考虑到分散控制系统存在多时滞,推导了基于递归响应法的时滞补偿的基本公式,并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时滞补偿设计。运用入侵杂草优化(IWO)算法得到分散控制系统在LQG算法下各子系统的最优权矩阵。对某七层钢框架算例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时滞的存在,主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变差,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但采用分散控制策略,同时对各子系统进行时滞补偿设计,最终能使控制系统在各子系统时滞相异的情况下保持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8年03期)

葛礼霞,季丹丹,刘海明[9](2018)在《脉冲多时滞差分方程的振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具有脉冲的多时滞差分方程,通过构造辅助函数,借助于反证法、单调有界原理及函数的连续性,得到了方程振动的两个充分条件,将某些结论在脉冲和多时滞的条件下进行改进和推广,使其应用更加广泛.(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王开心[10](2018)在《结构分散控制及其多时滞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建筑结构采用主动、半主动控制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其在外部激励下的振动响应,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传统的控制算法大多采用集中控制,整个控制系统仅有一个控制器,结构各部位传感器将结构响应信息收集、传输至该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息后作出动态优化决策,将控制指令传达至各部位作动器,实现对结构的控制。然而,对于超高层、大跨度等复杂结构,集中控制系统难以满足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易于维护等方面的要求。由于集中控制的局限性,本文对建筑结构的分散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针对建筑结构的分散控制算法。另外,考虑到分散控制系统各子系统可能产生不同的时间滞后,提出了几种适应于分散控制多时滞系统的时滞补偿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LQG集中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分散控制算法,根据子结构获得的结构响应信息不同分别称为局部最优分散控制和全局最优分散控制。当各子控制器仅获取子结构自身的局部结构响应信息,通过局部信息计算出最优控制力,称为局部最优分散控制;当各子控制器获取全部楼层的结构响应信息,通过全部楼层信息计算出最优控制力,称为全局最优分散控制。另外,当子系统之间存在作动器重迭时,通过局部最优设计出的控制力,并通过重迭规则确定重迭部位的控制力,称为重迭分散控制。在瞬时最优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瞬时最优分散控制算法,该算法仅需要获取结构自身的响应信息以及其前一个子结构顶层的响应信息即可实现对结构的分散控制。采用入侵杂草优化(IWO)算法优化得到各控制算法下子系统的权系数。对ASCE设计的九层Benchmark钢结构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述各分散控制均具备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全局最优分散控制和瞬时最优分散控制效果相近且优于局部最优分散控制和重迭分散控制,而重迭分散控制优于局部最优分散控制。2)针对分散控制系统各子系统存在多时滞的问题提出了叁种时滞补偿方法:递归响应法,IWO增益矩阵优化法,瞬时最优时滞补偿方法。同样采用九层Benchmark钢结构模型作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子系统时滞大小以及不同程度的子系统间时滞差异下,各时滞补偿方法均有较好的补偿效果。3)对RD1005型MR阻尼器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确定其在不同电流和外荷载频率下的滞回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IWO优化算法的参数识别方法,确定RD1005型MR阻尼器在不同力学模型下的参数,通过与最小二乘法识别的参数值进行对比,证明了该参数识别方法是可靠的。在限幅最优算法的基础上结合LQG全局最优分散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半主动分散控制算法,通过递归响应法对其进行时滞补偿设计。对某七层钢框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半主动分散控制算法的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也验证了递归响应法时滞补偿在半主动分散控制时滞系统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多时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多轮车辆每个受控悬架时滞不相等导致预测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多时滞补偿的一般方法。首先,建立多轮车辆主动悬架的一般模型,设计无时滞补偿控制器;然后,考虑到每个主动悬架时滞不相等,设计了具有时滞补偿控制器;最后,对设计的2种控制器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相等时滞相比,不相等时滞会恶化车辆振动状态;与无时滞补偿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处理多时滞问题,且主动悬架中心与车体质心距离越远时,时滞的影响更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时滞论文参考文献

[1].张璐,杨和.一类含参数的多时滞微分方程的正周期解[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进秋,姚军,刘义乐.主动悬架多时滞补偿的一般方法[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9

[3].韩存武,李梦奇,童薇,刘蕾.多时滞计算机网络拥塞控制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9

[4].张彩琴,刘桂荣.一类多时滞中立型随机微分方程的指数稳定性[J].河南科学.2019

[5].唐浩彭.具有生境复杂性与收获效应的多时滞捕食者—食饵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19

[6].章欢,李永祥.高阶多时滞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

[7].刘光辉.时标上一类具有多时滞的中立型动力方程的振动性[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王开心,谭平,潘兆东,魏勇.分散控制系统的多时滞补偿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8

[9].葛礼霞,季丹丹,刘海明.脉冲多时滞差分方程的振动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王开心.结构分散控制及其多时滞补偿研究[D].广州大学.2018

标签:;  ;  ;  ;  

多时滞论文-张璐,杨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