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理用药角度看1例青霉素引起脑病的报道

从合理用药角度看1例青霉素引起脑病的报道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贵州毕节551700)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092-02

青霉素脑病是指将青霉素鞘内注射或大剂量迅速滴注时,对脑皮质直接作用发生毒性反应,出现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反应[1]。本文从临床合理用药角度评价患者用药,以期减少不适宜处方用药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1.病例汇报

患儿,女,3岁4月,因“发热、呕吐3天”就诊于门诊,体格检查:体温39.2℃,呼吸24次/分,心率85次/分,体重10kg,扁桃体Ⅱ°肿大,余无特殊。门诊血常规提示:白细胞9.4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9%,C反应蛋白36.6mg/L,肌酐29.0μmol/L,肺炎支原体:阴性;初步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先后予注射用青霉素钠24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痰热清注射液6ml+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在滴注青霉素64ml左右出现抽搐,表现为抽搐,面色青紫,牙关紧闭,呼吸急促,未见鼻翼扇动及明显三凹征,躯干及四肢皮肤黏膜无皮疹及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口唇青紫,颈亢,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9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怒张,腹壁软,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及肿大,肠鸣音4次/分,四肢强直抖动,布氏征、克氏征均阴性,巴氏征阳性。辅助检查:随机末梢血糖5.6mmol/L。立即转入PICU,考虑颅内感染,继续滴注青霉素,直至滴注结束,另予苯巴比妥静脉注射止惊,考虑细菌耐药,换用头孢曲松抗感染,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后,患儿无明显好转,转上级医院治疗,考虑为青霉素脑病,脑疝,脓毒症,支气管肺炎;经治疗后,出院时,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可,双下肢有自主活动,左侧活动可,右侧差,双上肢肌力均为Ⅰ级,左下肢肌力为Ⅳ级,右下肢肌力为Ⅱ级,双下肢坐姿时肌张力增高,活动后基本恢复正常,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为1秒;无言语交流,眼球运动自如,无自主追物;出院后嘱监测患儿抽搐、智力及生长发育情况。

2.讨论

青霉素属于杀菌剂,毒性低,临床用剂量范围大,成人根据病情每日数百万U至数千万U,滴数不能超过50万U/min,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多次给药后,炎性脑脊液中浓度可达到同期血清浓度的8%。该患儿体重10kg,按照说明书,儿童推荐每日按体重5万U~20万U/kg,应该给予50万U~200万U/日,分2~4次给药,而该患儿予240万U/次,剂量过大,属超说明书用药;该患儿入院时,肌酐29.00μmol/L,通过计算其肌酐清除率为48.66ml/min,属于中度肾功能损害;据文献报道,可用肌酐清除率替代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患者肾功能[2],当肾小球滤过率在51~70ml/min为轻度损害,仍可给予常用剂量;肾小球滤过率在50~31ml/min为中度损害,给予正常剂量的75%;肾小球滤过率在<30ml/min为重度损害,给予正常剂量20%~50%[3];该患儿从肾功能上评估,最大剂量应给予150万U/日,分2~4次给药;按照《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判断为不适宜处方,属于用法、用量不适宜。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止类似错误:(1)临床医生加强药品说明书学习,开出合格的处方,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更应该关注其肌酐清除率;(2)门诊药师掌握好常规药品用法用量,做好四查十对,对不适宜处方和医生沟通后再发药;(3)临床护士输液时,认真对照说明书,核对适应症及用法用量,如发现超说明书用药,及时提醒临床医生;(4)加强医院HIS系统信息化建设,当开出不适宜处方时,给予临床医生提示。合理用药关系到患者使用的药物是否安全、有效、经济,需要临床医生、医务科、药剂科、网管中心共同参与,才能做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逯振想.青霉素静滴引发抽搐1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2,24(4):96-97.

[2]虞倩等.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2015,20(7):674-679.

[3]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7-198.

标签:;  ;  ;  

从合理用药角度看1例青霉素引起脑病的报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