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给予学生自由——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海洋里自由遨游、飞跃。
一、课堂情趣化,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有了兴趣,才能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学习的动机来源于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的作用就更为显著,凡是生动、形象、有趣的内容,他们学起来注意的时间就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学习的效果也明显。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兴趣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1、以“画”激趣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常采用的点出、圈出重点词语,划出中心句、比喻句、填表格等方法外,还可引导学生据文画图。例如:教学《月亮湾》时,化讲为“画”,引导学生进人角色,边读书、边思考,边画画,同学们个个开动脑筋,兴趣盎然,生动地绘出了一个山青水绿的小山村。
2、以“演”增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模仿表演最能诱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童话课文时,可以诱导学生按角色表演。例如:教授《做什么事最快乐》一课时,在学生学会生字新词、正确熟练阅读课文以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别模仿小青蛙、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青蛙妈妈当众表演,同学们当即兴趣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到了“快乐教学”的生动。既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深刻体会了课文的思想内涵,在饶有情趣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地学习。
3、以“赞”护趣
教师要有意识地爱护并培植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要进行恰到好处的鼓励和表扬。热情洋溢的表扬、催人奋进的激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到了一种“润滑剂”的作用,促进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例如:对问题回答准确全面的学生赞一声:“你说得真好!”,对以前不敢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道一声:“今天你真行!”;对问题回答得不够全面的学生说一句:“再想一想,你一定能答得更好。”让学生在老师的赞扬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觉地学习。
二、能力多样化,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根本保证是: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学习,即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会参与实践,具各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1、自能读书能力
“自能读书”是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体现。自能读书的能力包括:“主动阅读的能力”、“独立思考、自觉探求的能力”和“自控、自治能力”。“主动阅读的能力”即:学生能自觉地读书,或在老师的点拨下,科学地学习、积极读书、展开讨论,并掌握一般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独立思考、自觉探求”是指学生没有依赖性,遇到问题能自觉思考,自觉寻找答案,直至把问题解决。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唱主角,取得教学实效,必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思考、练习时,设计《完成目标表》,让学生填写,在学生学习后汇报学习心得,并时时抽查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内容。这样做就是在实践中对学生加以鞭策和引导,培养学生自控与自治的能力。
2、主动质疑问难的能力
“主动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体现,也是自能读书的重要标志。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科学发明与创造正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人手的。学生学习时,主动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若“疑能自决,是非能自辨”,则标志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已进人了一个更高境界,标志着学生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问难,使教学达到:“学生读书生疑→学生主动质疑→师生相互释疑”的理想境地。
3、互助合作的能力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互助与合作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因此,需要精心组织学生同桌、小组讨论,努力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掌握讨论的情况。对讨论最先结束的小组要作重点内容的引导,安排一些不同类型的语文和思维的训练题。经常开展这样的讨论,学生日积月累,一定能掌握互助合作的原则,懂得互助合作的方法,形成互助合作的能力。
4、评价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我们应安排课堂评价这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读书、练习,单方面依靠老师经常性的批阅,效率显然较低,必须强化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测并核对答案,发掘自己的成功经验,查找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能找出存在问题的内因,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我恰当的评价能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评价既包括自我评价,又包括相互评价。指导学生在评价他人时要实事求是、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的课堂评价不仅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分析判断学习情况的时候,也进行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效果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