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论文-薛建阳,胡宗波,刘祖强

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论文-薛建阳,胡宗波,刘祖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平扭振动,地震内力

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薛建阳,胡宗波,刘祖强[1](2019)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平扭振动反应及地震内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5层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叁向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获得了结构平动、扭转、平扭耦合动力特性,并对结构的多维地震反应、耗能能力、损伤程度、地震内力及平扭振动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前4阶自振频率对应的振型形态依次为X向平动、Y向平扭、扭转和Y向平动;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自振频率不断下降,加速度放大系数逐渐减小,结构塑性变形不断发展,结构内部损伤逐渐累积,地震能量耗散不断增加,整体累积滞回耗能时程曲线呈台阶势跃迁;在历经0.80g地震作用后,模型结构平扭耦合引起的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1/39,超过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模型结构的变形和能量双参数模型损伤指数达到0.56;对比模型结构扭转效应发现,偶然偏心平扭耦合作用对模型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其偶然相对偏心距小于0.1;分析计算模型抗扭刚度、地震内力可知,在加载后期,随着水平侧移的增大,楼层的等效抗扭刚度退化并不明显,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扭变形能力。(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4期)

于敬海,张雪涛,郑达辉,李路川,闫翔宇[2](2019)在《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一榀1∶2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SCFST柱)框架-钢板剪力墙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与SCFST柱框架-支撑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SCFST柱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试件表现出钢板剪力墙先屈曲,钢梁后产生塑性铰的屈服机制;试件滞回曲线包围面积大,有明显捏缩现象,骨架曲线呈S形;试件承载能力和刚度较高,延性较好,耗能能力随加载进程增大,强度退化不明显,破坏阶段仍保持较高承载力和耗能能力;试件与SCFST柱框架-支撑结构相比,抗震性能较优.有限元模型破坏特征与试验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S2期)

刘祖强,杨筱,薛建阳,周超锋[3](2019)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抗震性能,对1/4缩尺空间框架模型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观察了模型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采用OpenSees程序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分析,通过模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及位移反应的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而对结构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沿高度的分布及构件的应变和弯矩-曲率滞回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地震破坏时梁端先于柱端形成塑性铰,整体变形呈剪切型;与L形角柱及十形中柱相比,T形边柱受力更为不利;与中框架梁相比,边框架梁受力更为不利。(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海彬,曹伟,葛楠,韩流涛,刘琳琳[4](2018)在《L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推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两层两跨一榀框架结构模型,通过弯矩-曲率曲线来描述梁柱截面和材料的性质。利用软件对结构模型进行静力推覆分析从而研究其抗震性能,计算结果表明:与矩形截面柱框架相比,L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承载力有非常明显的提高,约提高50%;提高混凝土强度对提高承载力的效果不明显;提高钢材强度有利于承载力的提高;增加钢管面积对改善承载能力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增加肢宽对提高结构的承载力有限;肢长增加时框架的承载力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弹性计算结果显示软件的模拟符合程度较好。(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8年04期)

于敬海,郑达辉,胡相宜,闫翔宇,李路川[5](2018)在《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防屈曲支撑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SCFST柱)防屈曲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对一榀1∶2的SCFST柱防屈曲支撑框架模型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同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呈现出防屈曲支撑、钢梁依次出现塑性铰的破坏机制.试件滞回曲线饱满,骨架曲线为S形,且强度和刚度退化不明显,位移延性系数可达3.21.防屈曲支撑耗能能力强,有效保护了框架结构.与异形柱普通支撑框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异形柱防屈曲支撑框架抗震性能明显优于异形柱普通支撑框架.有限元分析中试件的破坏机制与试验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8年S1期)

陈庆伟,谢丹,刘海涛,郑耀斌[6](2018)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倒塌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震设计是结构设计过程中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抗震等级的提高使得框架梁柱的配筋也有所增加,这对结构抗倒塌能力必然存在一定的影响。基于拆除构件法,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对按照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和不同楼层数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抗倒塌能力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抗震设计等级和楼层数等对异形柱框架抗倒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框架设计中抗震设防烈度的提高可以显着增大异形柱框架的抗倒塌能力;在框架梁配筋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楼层层数的增加,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相应减小。(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8-06-20)

赵添佳[7](2018)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建筑体系,它是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大规模开发中逐渐形成的,该结构优点突出,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家具布置以及室内的美观要求。在2006年,中国发布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以及该结构在建筑上的大力推广和实施,使该种结构进入新一波的建设高潮。但是由于异形柱本身相对于传统矩形柱而言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如结构不对称、翼缘较薄等,特别是异形柱框架整体结构的传力关系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构件会更加复杂,并且地震作用下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抗震性能的研究,从宏观上对该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进行把控和了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以下3个方面内容的研究:1.对国内外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理论进行归纳与总结。2.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和T形柱模型,对其进行抗震性能的模拟,并与已有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后续内容顺利展开分析奠定基础。3.拓展研究参数,分别建立了10根十字形柱、10根T形柱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分析了不同混凝土强度、配筋率以及轴压比对其抗剪承载力、耗能能力、变形能力以及刚度退化的影响规律。4.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0榀两跨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分析了不同混凝土强度、配筋率以及轴压比对其抗剪承载力、耗能能力、变形能力以及刚度退化的影响规律,为该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与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8-06-03)

高俊[8](2018)在《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这几年来,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建筑住宅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其具有明显的使用舒适度、成本较低等特点。本文叙述了异形框架结构体系不同于其他框架结构体系的特性,并分析了选择采用框架异形柱设计的重要性和优势,了解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且提出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来源于《绿色环保建材》期刊2018年04期)

杨筱[9](2018)在《基于IDA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结构具有型钢混凝土结构和异形柱结构的优点,还弥补了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承载能力不足、轴压比限值过低及抗震性能差等不足,从而使异形柱结构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对SRC异形柱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成为工程师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建筑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是研究结构在不同强度水平地震作用下发生不同破坏的概率,在此基础上能够深入了解结构的抗震能力及其薄弱环节。而增量动力分析(IDA)是目前应用于计算不同强度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的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参数分析方法。本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完成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设计一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并基于増量动力分析结果对该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具体研究如下:针对SRC异形柱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从结构动力特性、加速度、位移及应变反应方面,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基本吻合,表明本文建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合理可行。设计一SRC异形柱框架,并在OpenSees中建立其弹塑性分析模型;从PEER强震数据库选取15条地震动记录,对结构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同时基于IDA结果绘制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完成了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到接近倒塌极限状态,其易损性曲线逐步趋于平缓,说明结构在进入塑性阶段后,其延性性能在结构抗震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结构达到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极限状态的概率仅有10.78%和6.26%。(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安亚琳,钱海波,张虎,王梁琪,张艳丽[10](2018)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现有异形柱的研究成果,结合工程实例,采用SAP2000软件对比研究了纯异形柱结构、纯矩形柱结构和改进的底部矩形柱上部异形柱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异形柱结构位移较小,各层侧向刚度分布更为均匀,有更加合理的抗震性能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一榀1∶2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SCFST柱)框架-钢板剪力墙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与SCFST柱框架-支撑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SCFST柱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试件表现出钢板剪力墙先屈曲,钢梁后产生塑性铰的屈服机制;试件滞回曲线包围面积大,有明显捏缩现象,骨架曲线呈S形;试件承载能力和刚度较高,延性较好,耗能能力随加载进程增大,强度退化不明显,破坏阶段仍保持较高承载力和耗能能力;试件与SCFST柱框架-支撑结构相比,抗震性能较优.有限元模型破坏特征与试验基本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薛建阳,胡宗波,刘祖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平扭振动反应及地震内力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9

[2].于敬海,张雪涛,郑达辉,李路川,闫翔宇.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

[3].刘祖强,杨筱,薛建阳,周超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数值模拟[J].振动工程学报.2019

[4].陈海彬,曹伟,葛楠,韩流涛,刘琳琳.L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推覆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8

[5].于敬海,郑达辉,胡相宜,闫翔宇,李路川.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防屈曲支撑框架抗震性能试验[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8

[6].陈庆伟,谢丹,刘海涛,郑耀斌.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倒塌能力研究[C].《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8

[7].赵添佳.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

[8].高俊.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浅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

[9].杨筱.基于IDA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10].安亚琳,钱海波,张虎,王梁琪,张艳丽.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建设科技.2018

标签:;  ;  ;  ;  

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论文-薛建阳,胡宗波,刘祖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