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昆山富民合作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作社制度,制度创新,农民,劳动者
昆山富民合作社论文文献综述
钱忠好,冀县卿,刘芳[1](2011)在《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制度创新"为研究主线,对昆山富民合作社进行了制度诠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增值收益极为明显。但是,我国非农建设用地按其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城市国家所有土地和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我国法律规定,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必须首先通过征收或征用、变性为国有土地后方能进入土地市场。任何单位或个人需要使用土地,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昆山农民组成富民合作社租赁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建造标准厂房对外出租,年终按股分红。它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使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有机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通过内部完善的制度机制设置保证土地增值收益在入股股东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富民合作社是利益当事人在一致同意原则下的制度创新,它有效地解决了现行征地制度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尽合理的问题。这一制度安排既规避了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风险,又获得了尽可能多的土地增值收益,非常巧妙地在国家正式制度边际上进行了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的制度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地方政府、用地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的一致同意,取得了良好的制度创新绩效。昆山富民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伴随制度环境条件的变化,会产生当事人在现行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外部利润的存在会诱致当事人进行制度创新。由于制度创新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同时也是利益重新调整的过程,这就在制度创新中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而利益集团的一致同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推动制度创新的快速发展。这一研究最直接的现实政策含义是:国家垄断一级土地市场不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在条件合适时,允许农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以适当的方式直接进入土地市场是一种较优的政策选择。它不仅能有效地弥补现行征地制度的不足,而且能满足建设单位的用地需求,实现不同利益集团的一致同意。(本文来源于《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期刊2011-10-01)
李力行[2](2011)在《对《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一文的评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值得继续深挖的精彩案例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与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征地制度之间的内在冲突,构成了当前我国土地制度的主要矛盾。围绕着快速增长的土地租金,对其具有索取权利的各方必然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在现有法律约束下进行的,如农民直接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经营;也可能是完全法外的行为,如"小产权房"。更经常发生,也更引起关注的,则是介于这两者之(本文来源于《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期刊2011-10-01)
钱忠好,冀县卿,刘芳[3](2010)在《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制度创新"为研究主线,对昆山富民合作社进行了制度诠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增值收益极为明显。但是,我国非农建设用地按其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城市国家所有土地和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我国法律规定,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必须首先通过征收或征用、变性为国有土地后方能进入土地市场。任何单位或个人需要使用土地。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昆山农民组成富民合作社租赁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建造标准厂房对外出租,年终按股分红。它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使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有机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通过内部完善的制度机制设置保证土地增值收益在入股股东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富民合作社是利益当事人在一致同意原则下的制度创新,它有效地解决了现行征地制度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尽合理的问题。这一制度安排既规避了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风险,又获得了尽可能多的土地增值收益,非常巧妙地在国家正式制度边际上进行了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的制度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地方政府、用地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的一致同意,取得了良好的制度创新绩效。昆山富民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伴随制度环境条件的变化,会产生当事人在现行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外部利润的存在会诱致当事人进行制度创新。由于制度创新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同时也是利益重新调整的过程,这就在制度创新中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而利益集团的一致同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推动制度创新的快速发展。这一研究最直接的现实政策含义是:国家垄断一级土地市场不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在条件合适时,允许农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以适当的方式直接进入土地市场是一种较优的政策选择。它不仅能有效地弥补现行征地制度的不足,而且能满足建设单位的用地需求,实现不同利益集团的一致同意。(本文来源于《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期刊2010年00期)
李力行[4](2010)在《对《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一文的评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值得继续深挖的精彩案例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与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征地制度之间的内在冲突,构成了当前我国土地制度的主要矛盾。围绕着快速增长的土地租金,对其具有索取权利的各方必然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在现有法律约束下进行的,如农民直接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经营;也可能是完全法外的行为,如"小产权房"。更经常发生,也更引起关注的,则是介于这两者之(本文来源于《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期刊2010年00期)
刘芳,钱忠好,郭忠兴[5](2006)在《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制度经济学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为了解决土地征用诱发的矛盾,农地股份合作制应运而生。江苏省昆山富民合作社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造厂房、楼房出租,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延伸到工业领域,农民直接分享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这种做法既有效地回避了与现行法律的直接冲突,又实现了农民、集体、用地单位和政府的一致同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制度变迁的成本,取得了良好的制度绩效。(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问题》期刊2006年12期)
苏菁[6](2006)在《昆山七成富民合作社退出集体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苏菁)昆山的农村富民合作社越来越体现出其鲜明的富民性。据昆山市农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该市现有的170家农村富民合作社,已有70%退出集体股,拥有农民股民1.5万人。 为了让城市化进程中失地的农民不失收,昆山市在20(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06-10-13)
[7](2003)在《昆山出现新型合作组织:富民合作社》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省昆山市政府所在地玉山镇,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到账外资9.4亿美元。各类工厂增加了,土地减少了,市委、市政府实行补农政策,每年每亩责任田补300元、自留地补600元、口粮田补900元。一年全镇补1540万元,农民人均840元。农村富余劳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03年11期)
张树成,张才影[8](2002)在《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富民合作社——昆山市玉山镇创办富民配套服务公司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在"叁个代表"学教活动中,镇党委、政府引导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实施富民工程,议富民之举,谋富民之策,找富民之路,创出了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先后有10个村办起了富民配套服务公司,即富民合作社,共有610户农民自愿参股,入股资金3168万元。这一举措,不仅使农民手持的闲散资金变活,更可贵的是农民自主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起因与特点玉山镇是昆山市政府所在地,区域面积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多万,有16个行政村、4个街道办事处。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财政收入4.39亿元,合同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1亿美元,实际到账9.4亿美(本文来源于《上海农村经济》期刊2002年10期)
昆山富民合作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值得继续深挖的精彩案例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与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征地制度之间的内在冲突,构成了当前我国土地制度的主要矛盾。围绕着快速增长的土地租金,对其具有索取权利的各方必然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在现有法律约束下进行的,如农民直接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经营;也可能是完全法外的行为,如"小产权房"。更经常发生,也更引起关注的,则是介于这两者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昆山富民合作社论文参考文献
[1].钱忠好,冀县卿,刘芳.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C].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2011
[2].李力行.对《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一文的评论[C].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2011
[3].钱忠好,冀县卿,刘芳.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J].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2010
[4].李力行.对《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一文的评论[J].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2010
[5].刘芳,钱忠好,郭忠兴.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制度经济学解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
[6].苏菁.昆山七成富民合作社退出集体股[N].苏州日报.2006
[7]..昆山出现新型合作组织:富民合作社[J].中国集体经济.2003
[8].张树成,张才影.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富民合作社——昆山市玉山镇创办富民配套服务公司的调查[J].上海农村经济.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