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取时代的退却与守望者 ——两汉隐逸探微

进取时代的退却与守望者 ——两汉隐逸探微

论文摘要

隐逸作为中国古代一个较为特殊的阶层特别引人注目,他们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趋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人们所称颂。两汉时代是中国隐逸的一个高涨期,此间的隐逸人物的思想、行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对两汉隐逸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中国的隐逸传统并非肇始于两汉,我们可以在六经中发现它最早的状况。此后,这种传统,在孔孟和老庄那里发展成为两种不同风格的隐逸观。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家主张“有道则仕,无道则隐”,有条件的选择进退出处;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则要求为保身全性而无条件隐逸。 隐逸现象在两汉时代较为兴盛。其特征是隐逸状况呈波浪形发展,而且各种隐逸类型在各个时期也各有侧重。西汉主要以终生不仕者为主,从王莽到东汉有许多士人有从仕到隐,再由隐入仕的经历。东汉中后期先隐后仕的现象比较常见。 两汉时代隐逸的这种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变化、士人超越性意识的增强及后来兴起的援道入儒等因素的影响甚大。社会状况的变化和明哲保身、知识主义及重名节等社会习尚的流行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政府用人、选官政策的变化及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的变更等因素对两汉隐逸特征的形成也有深远影响。 两汉时代的隐逸对当时的政治政策、学术文化及社会风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两汉隐逸现象所产生的历史与现实影响都值得我们关注、深思。

论文目录

  • 引言
  • 一、隐逸思想探源
  • (一) 隐逸思想的萌芽
  • (二) 儒家与道家的隐逸观
  • 二、两汉隐逸的类型与特征
  • 三、两汉隐逸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一) 思想潮流的影响
  • (二) 人才政策与文化政策的影响
  • (三) 社会状况与社会风尚的影响
  • 四、两汉隐逸对两汉社会之反作用
  • (一) 两汉隐逸与政治
  • (二) 两汉隐逸与学术文化
  • (三) 两汉隐逸与社会风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后汉书·延笃传》所载屈原庙遗迹的历史考察[J]. 云梦学刊 2015(04)
    • [2].《后汉书志》注疏运用的借鉴价值[J]. 广西地方志 2014(04)
    • [3].范晔笔下酷吏形象浅析——以《后汉书·酷吏列传》为例[J]. 戏剧之家 2014(10)
    • [4].《后汉书·党锢传》太学生“三万余人”考辨[J]. 孔庙国子监论丛 2013(00)
    • [5].《后汉书·东夷传·序》诠释——补述有关东夷源流的一些看法[J]. 海岱学刊 2015(01)
    • [6].《后汉书·独行列传》解读[J]. 华中国学 2017(01)
    • [7].拒“耻”[J]. 少儿国学 2018(10)
    • [8].《后汉书·刘玄传》注标点正误一则[J]. 史林 2013(05)
    • [9].从《后汉书知意》看刘咸炘的史学观[J]. 中华文化论坛 2012(04)
    • [10].梦里赴戎机[J]. 少儿国学 2017(21)
    • [11].后汉书律志中的易学与乐律学[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12].公元1到5世纪中国文献中关于罗马帝国的传闻——以《后汉书·大秦传》为中心的考察[J]. 古代文明 2009(04)
    • [13].论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的撰著成因[J]. 戏剧之家 2015(15)
    • [14].谈《后汉书·党锢列传》的编纂特点[J]. 档案 2019(12)
    • [15].东汉太尉系年录[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 [16].《廿二史札记》“后汉书间有疏漏处”条辨正[J]. 黑龙江史志 2015(11)
    • [17].“狂易”考[J]. 江海学刊 2017(01)
    • [18].古法造纸——邂逅花草纸[J].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9(05)
    • [19].关于春节的冷知识,你未必都知道![J]. 作文与考试 2018(Z2)
    • [20].《后汉书·赵壹传》标点漫议[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 [21].班固年表[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5(04)
    • [22].论范晔仕宦与交游对其撰史的影响[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10)
    • [23].论《后汉书·列女传》——儒家正统女性观确立以来父权社会对于女性的规训[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7)
    • [24].人生何处不青山[J].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0(04)
    • [25].《后汉书·栾巴传》与《神仙传·栾巴传》[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6].《后汉书·儒林列传》中的教师形象解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1)
    • [27].《后汉书稽疑》商榷[J]. 励耘语言学刊 2018(01)
    • [28].官印的起源[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09(11)
    • [29].《后汉书稽疑》:为“国史”修订提供学术支持的力作[J]. 南都学坛 2015(02)
    • [30].崔骃年谱简编[J]. 职大学报 2014(04)

    标签:;  ;  ;  ;  ;  

    进取时代的退却与守望者 ——两汉隐逸探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