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及其培养模式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及其培养模式

论文题目: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及其培养模式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学原理

作者: 赵欢春

导师: 尹宗利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作用机制,培养模式

文献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道德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道德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道德实践能力是对个体解决道德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稳定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体道德实践能力以其解决道德问题的层次和质量为衡量指标。道德实践能力不仅是个体能力构成的一小部分,而且是个体品德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反映了个体主体性的道德水平。道德实践能力的心理过程,包括道德感知、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等三个基本环节,整个心理活动过程还伴随着道德体验。本文以特定的大学生生活世界为背景,将作用于道德实践能力的动机、意志、情感、环境因素纳入开放系统中进行考察,得出道德实践能力的阐释模型。结合具体实例,运用这种阐释模型,针对几种典型的样态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这一模型的有效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存在如下缺陷: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存在较大的行智差;道德认知的模糊决定了道德实践的失范。二、在涉不涉“法”、有无“他律”、有无利益冲突情境下的道德行为选择差异大。三、道德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道德环境的驾驭能力较差。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存在缺陷的原因如下:一、宏观原因是社会导向失重。二、中观原因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管理行为失衡。三、微观原因是培养过程中目标、内容、引导方式存在偏失。努力建构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提出模式建构的四个原则:即多种模式并存,多学科整合,有具体的道德情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有针对性的探讨了5种培养模式,努力为解决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缺陷问题,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培养模式。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道德实践能力的含义及其作用机制

第一节 道德实践能力的含义

第二节 道德实践能力的作用机制

第二章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基本情况及反思

第一节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对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缺陷的反思

第三章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德育模式的内涵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发布时间: 2007-08-10

参考文献

  • [1].新媒体发展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研究[D]. 王琪.西安工程大学2018
  • [2].大学生道德责任实现路径探析[D]. 常萍.吉林大学2018
  • [3].基于生活空间理论的大学生道德成长研究[D]. 丁悦.兰州交通大学2018
  • [4].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焦虑与疏导研究[D]. 曾静.西华师范大学2018
  • [5].大学生道德自主性培养探析[D]. 张哲斐.浙江大学2017
  • [6].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研究[D]. 王智黎.武汉纺织大学2017
  • [7].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冷漠现象分析与改善研究[D]. 薛岗.江西理工大学2017
  • [8].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 沙鹏飞.沈阳建筑大学2016
  • [9].大学生道德践行现状调查与研究[D]. 郭朋雪.西安理工大学2016
  • [10].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路径研究[D]. 郑慧子.天津工业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 刘兴亚.东北师范大学2006
  • [2].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D]. 栗蕊蕊.华东师范大学2007
  • [3].关于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D]. 董盈盈.华东师范大学2007
  • [4].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现象研究[D]. 张娟.西南财经大学2007
  • [5].论当代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D]. 刘霞.湖南师范大学2007
  • [6].论当代大学生道德能力及其培养[D]. 奚社新.南京师范大学2004
  • [7].高中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D]. 李好志.山东师范大学2006
  • [8].道德情感与道德实践[D]. 张军.吉林大学2006
  • [9].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认知学徒制视野[D]. 张琦.江西师范大学2006
  • [10].论加强和改进高校的道德实践教育[D]. 孙国梁.广西师范大学2003

标签:;  ;  ;  ;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及其培养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