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赵娜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实验小学26270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冲击和洗刷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更加精彩,以往“师生问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讲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透过这些轰轰烈烈的表现,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过于追求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常态的课堂回归本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积极地游弋于知识的海洋,品味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我采用了三种方法:一是创设情境,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过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使用歌诀。歌诀作为一种教学与识记的方法简明扼要,恰当地运用于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总结出“长、宽、高小循环,每个数字两见面,乘得的数都加上,再乘2最方便”,激发了兴趣,起到了提纲挈领、总揽全纲的作用。三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我在教学“可能性”一节中,通过设计学生摸球游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理解了可能性的大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精心预设课堂提问

1.课前精心预设,力求避免课堂中一问一答式提问。探索是数学的生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具体数学知识的性质和特点,结合课型在适当的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在问题设计时要力求使每一个问题既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服务,又成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注意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智能水平,但又必须“跳一跳”才有可能够到的问题,使学生有调动自己“技能”储备的愿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锻炼自己“意志”的体验。

2.提问的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常言说得好: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减弱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3.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问。课堂提问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课堂上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从“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以便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三、恰当使用多媒体资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使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具体、形象、趣味化,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恰当使用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把它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后表面积最多增加多少平方厘米?最少增加多少平方厘米?”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比较困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比较等动态过程则使学生一目了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合理设计作业练习

1.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在练习设计时,要充分理解课本上练习的编排意图,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基础知识变换形式多练,难点处重点练,易混易错的知识突出练、对比练。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启迪和发展。

2.注意多种形式的练习。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3.注意适当的练习题坡度,练习的设计要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解答出来的。一般的数学课有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是基础练习,学生通过模仿性练习,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第二层次是变式练习,如判断、选择题,使学生学的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网络中去,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第三层次是提高练习,题目思维性较强,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无痕,润物细无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永恒的追求,它表现在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只要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扎实落实“三维目标”,精心设计活动化的教学程序,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数学。

标签:;  ;  ;  

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