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项目通过的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菲律宾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at canarck)和单齿螺(Monodonta labio) Cu、Pb和Cd的富集试验,研究了4种海洋贝类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和累积规律、富集的动力学参数等,并据此对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物体残留限量标准一致性等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半静水法进行富集试验。试验海水盐度约28.5-29.0,pH约8.1-8.3,水体中铜、铅和镉浓度分别为0.015mg/L、0.001 mg/L和0.0001 mg/L。泥蚶壳长(2.2-3.5)cm,体重(4.8-7.2)g;菲律宾蛤壳长(3.0-3.6)cm,体重(6.0-7.8)g;单齿螺壳长(1.8-2.8)cm,体重(3.6-5.2)g;缢蛏壳长(8.0-12.5)cm,体重(11.0-20)g。在[Cu2+]为(0.0150.115)mg/L、[Pb2+]为(0.0010.051)mg/L、[Cd2+]为(0.00010.050)mg/L各有6个试验组。在0d、1d、3d、5d、10d、15d、20d、25d、30d取出部分贝类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泥蚶、菲律宾蛤、单齿螺和缢蛏在添加了铜、铅和镉的海水中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富集效应。泥蚶开始明显富集时[Cu2+]0.035mg/L、[Pb2+]0.0035mg/L;菲律宾蛤开始明显富集时[Cu2+]0.025mg/L、[Pb2+]0.006mg/L;缢蛏开始明显富集时[Cu2+]0.025mg/L、[Pb2+]0.011mg/L;单齿螺开始明显富集时[Cu2+]0.035mg/L、[Pb2+]0.011mg/L;4种贝类对镉开始明显富集的浓度都是0.050mg/L。4种贝类对3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和富集速率:铜>铅>镉,4种贝类之间未见明显区别。(2)总体上,水体中重金属浓度越高,贝类体内富集的重金属含量也越高,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但是4种贝类在[Cu2+] (0.0250.035)mg/L、[Pb2+] (0.0060.011) mg/L、[Cd2+] (0.00260.0051)mg/L时,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比低浓度水体中没有增加或者降低;贝类在添加重金属的水体中,时间越长,体内富集的重金属含量越高,但是对铜和镉的富集在(3-5)d左右时、对铅富集在(1-3)d左右时,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比之前反而有所降低。上述两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水体重金属浓度升高使得贝类生理上产生对重金属的吸附产生抑制作用,甚至可能使释放过程加速,导致体内重金属含量明显偏低,但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升高和时间进一步延长,贝类逐步适应生存环境,吸附和释放过程又恢复正常。(3)在[Cu2+]为(0.0350.115)mg/L时,4种贝类的生物吸收速率常数k1为2.70-22.3,生物排出速率常数k2为0.008-0.126,生物富集因子BCF为176.8-854.6,富集达到平衡时生物体内金属含量Cmax为(7.4-53.9)mg/kg, k1、k2、BCF的变化与[Cu2+]未见明显关系,Cmax随着水体浓度增加而降低;在[Pb2+]为(0.0060.051) mg/L时,4种贝类的生物吸收速率常数k1为1.79-35.5,生物排出速率常数k2为0.009-0.151,生物富集因子BCF为139.4-1429,富集达到平衡时生物体内金属含量Cmax为(2.06-16.5)mg/kg ,k1、BCF、Cmax随着水体浓度增加而降低趋势,k2随着水体浓度增加而增加趋势;在[Cd2+]为0.050mg/L时,4种贝类的生物吸收速率常数k1为2.41-7.97,生物排出速率常数k2为0.044-0.148,生物富集因子BCF为55.0-166,富集达到平衡时生物体内金属含量Cmax为(5.69-8.32)mg/kg。(4)《海水水质标准》与《海洋生物质量》、《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与贝类的无公害食品系列标准之间存在不协调一致的地方,建议结合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评估等研究成果,将水质中对铅和镉的要求提高,或适当降低产品质量标准中对铅和镉的要求。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海洋贝类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及风险对策[J]. 现代食品 2019(10)
- [2].海洋贝类多糖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11)
- [3].海洋贝类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J]. 饮料工业 2012(02)
- [4].探究铬等四种重金属在三种海洋贝类中的含量[J]. 科技资讯 2017(35)
- [5].我国海洋贝类的养殖概况与发展问题[J]. 科学种养 2014(02)
- [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洋贝类中镉、铬、铜和铅[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2(05)
- [7].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海洋贝类体中石油烃的方法[J].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2)
- [8].海洋贝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研究[J]. 海洋与渔业 2014(07)
- [9].海洋贝类活性肽生物活性及酶解制备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01)
- [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厚壳贻贝抗氧化防疫系统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 2020(08)
- [11].河北省近岸海洋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及评价[J]. 河北渔业 2009(07)
- [12].《中国海洋贝类图鉴》图书征订[J]. 中国水产科学 2009(02)
- [13].《中国海洋贝类图鉴》图书征订[J]. 中国水产科学 2008(05)
- [14].多环芳烃对海洋贝类多生物水平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9(01)
- [15].蒜茸粉丝蒸扇贝[J]. 健康博览 2011(08)
- [16].海洋贝类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 2012(12)
- [17].海洋贝类食品标准中重金属污染指标的探讨[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01)
- [18].海洋贝类糖蛋白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16(04)
- [19].舟山市海洋贝类生物体内的细菌学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 2010(01)
- [20].温州市海洋贝类微生物污染状况的调查[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07)
- [21].海洋贝类活性肽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3)
- [22].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海洋贝类研究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仪器 2008(03)
- [23].海洋贝类酶解液重金属控制与脱除技术研究[J]. 海洋科学 2012(03)
- [24].海洋贝类摄取对人体重金属镉沉积的影响及绿藻、硒和锌干预性清排的机制[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09(02)
- [25].3种海洋贝类凝集素的初步研究[J]. 齐鲁渔业 2008(04)
- [26].对氯苯胺、1,2-二氯乙烷、邻苯二甲酸丁苄酯和1-苯乙醇对两种海洋贝类急性毒性及其物种敏感度分布的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5)
- [27].海洋贝类中糖胺聚糖研究进展[J]. 渔业研究 2016(01)
- [28].海洋贝类蛋白源生物活性肽及肽组学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22)
- [29].更正[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3)
- [30].欧盟发布海洋贝类生物毒素—扇贝毒素(Yessotoxin)的科学意见[J]. 天津水产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