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驾驶室内的噪声对乘驾人员有极大的危害,不仅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危害,而且直接影响着乘驾人员的行驶安全性。对某重型商用车进行实车道路试验,通过相干分析,分析驾驶室内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建立的驾驶室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声学响应分析,分析车内声压的频率分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对于降低驾驶室内噪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是结合国家“863”计划项目子项目“驾驶室噪声分析与控制”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的(“863”计划项目名称:《高品质重型商用车集成开发先进技术》)。对某重型商用车进行实车道路试验,采集不同工况下驾驶室四个悬置点的加速度激励信号,顶棚、地板、后围的振动加速度响应信号和驾驶员右耳、卧铺和两侧轮胎的声压响应信号。对采集到的响应信号进行常相干分析和偏相干分析,找出车内噪声产生的主要噪声源。在已经建立好的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简化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该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是正确的),对简化声固耦合模型进行频率响应分析,频响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通过分析证明所建立的简化声固耦合模型能够很好的实现对驾驶室内声场的模拟。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可以判断驾驶室内声场的频率分布,为将来结构的改进和降噪分析以及以后的声学灵敏度分析与优化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提要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车内噪声分析技术的发展1.2 基于有限元法的声固耦合技术的发展1.3 声源识别技术的发展1.4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第2章 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1 基于有限元法的声固耦合系统基本理论2.2 驾驶室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2.1 驾驶室声腔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2.2 驾驶室声固耦合模型的建立2.3 驾驶室声固耦合系统简化模型的建立2.3.1 驾驶室简化模型的建立与模态分析2.3.2 简化声腔模型的建立2.3.3 简化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4 本章小结第3章 实车道路试验及声源识别3.1 实车道路试验概况3.2 试验数据处理和声源识别的基本理论3.3 试验数据处理与车内噪声源识别的相干分析3.3.1 怠速工况的信号分析3.3.2 40km/h匀速行驶工况信号分析3.3.3 60km/h匀速行驶工况信号分析3.3.4 80km/h匀速行驶工况信号分析3.4 本章小结第4章 驾驶室声固耦合模型的频响分析及其试验对比4.1 声固耦合系统频响分析的基本理论4.2 声固耦合系统模型的频率响应计算4.3 驾驶室内振动噪声分析与试验对比4.3.1 怠速工况结果分析与对比4.3.2 40km/h行驶工况结果分析与对比4.3.3 60km/h行驶工况结果分析与对比4.3.4 80km/h行驶工况结果分析与对比4.4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关分析4.4.1 相关分析的基本理论4.4.2 相关性分析4.5 驾驶室内噪声水平分析4.6 本章小结第5章 全文总结5.1 工作内容与结论5.2 研究与展望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声固耦合论文; 常相干分析论文; 偏相干分析论文; 频率响应分析论文; 相关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