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风病病机证治规律看《中医基础理论》“内风”病机学说的缺失

从中风病病机证治规律看《中医基础理论》“内风”病机学说的缺失

论文摘要

中风是指患者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的疾病。中医历来对中风一病极为重视,历史上曾将中风病列为四大证之首。中风病历代文献都有不尽相同的病名记载,名称繁多,这给本病规范化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有必要对中医学中“中风”的概念及其主要涉及内容作一界定,以便在研究中更能准确的把握史料的选择和论文探讨的范围。中医学对中风病认识是逐步完善的,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经历过巨大的变化。在唐宋以前,外风论是主流思想。唐宋以后,以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为代表的一些医家反对外风学说,认为中风是由于各种内因所致。从此,内风论逐渐成为中风病的主流思想。但由于时代医学背景以及医家临床经验的不同,各执一词,众说纷纭,认识极不统一,但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整理研究这些内容,看到《中医基础理论》内风病机学说的缺失不足。由于基础理论的模糊不清、不完整,不能准确反映古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和思想,产生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即书本上的知识,包括教科书知识,不能完全指导临床实践。欲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研究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因此,通过对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机认识和辨证治疗规律的研究,深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并使之进一步完整化、系统化,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和方便后学。对深入探讨中医药对中风病的治疗,发挥中医药在中风病整体治疗上的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总论
  • 一、中医中风病病名的古今沿革
  • 1.《黄帝内经》中的"中风"
  • 2.《伤寒杂病论》中的"中风"
  • 3.《诸病源候论》中的"诸风候"
  • 4.《千金要方》中的"中风"
  • 5.《圣济总录》中的"卒中风"
  • 6.《医经溯洄集》的"真中风"和"类中风"
  • 7.《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内虚暗风"说
  • 8.《景岳全书》"非风"说
  • 9.《临证指南医案》"内风"说
  • 10.《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说
  • 11.中西结合汇通学派论"中风"
  • 11.1 张伯龙《雪雅堂医案》"血冲脑气筋"说
  • 11.2 张山雷《中风斠诠》"血冲脑经"说
  • 11.3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脑充血""脑贫血"
  • 二、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形成
  • 1.唐宋以前——内虚邪中的外风论
  • 1.1 《内经》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张仲景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孙思邈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严用和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金元明时期——由外风演变为内风论
  • 2.1 刘完素指出"风病多因热甚"
  • 2.2 李东垣重视脾胃发病
  • 2.3 朱丹溪力主痰湿生风
  • 2.4 缪希雍倡导"内虚暗风"说
  • 2.5 张景岳认为中风病系内伤所致
  • 2.6 王履分"真中风,类中风"
  • 3.清代—内风理论日趋成熟
  • 3.1 喻昌提出"风从内出"
  • 3.2 叶天士创立"阳化内风"说
  • 3.3 王清任提出"气虚归并"理论
  • 4.汇通学派中西结合论中风
  • 4.1 张伯龙"血冲脑经之说"
  • 4.2 张山雷提出"肝风内动"
  • 4.3 张锡纯提出"脑充血"、"脑贫血"
  • 三、中风病证治规律简述
  • 1 《内经》的诊治思想:益其不足,损其有余
  • 2 张仲景的诊治思想:分类辨证论治
  • 3 孙思邈的诊治思想:驱风与扶正兼顾
  • 4 刘河间的诊治思想:开从肾论治中风之先河
  • 5 李东垣的诊治思想:和脏腑,通经络,便是治风
  • 6 朱丹溪的诊治思想:治痰为先,养血行血
  • 7 张景岳的诊治思想:重视培补元气为主
  • 8 叶天士的诊治思想:阳化内风,养阴熄风
  • 9 王清任的诊治思想:气虚血瘀,补气活血
  • 10 张伯龙的诊治思想:类中有虚有实,辨证施治
  • 11 张山雷的诊治思想:中风宜潜阳镇逆
  • 12 张锡纯的诊治思想:辨证施治,分期治宜
  • 13 邓铁涛将中风分三大类辨证论治
  • 14 张云鹏主张中经络三法和中脏腑四法
  • 15 李斯炽"法内有法,方外有方"
  • 16 张琪自拟中风治疗七法
  • 17 王永炎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论治
  • 18 薛盟证分四类,治有四法
  • 19 刘志明本虚标实,中风八法
  • 20 谢海洲据临床辨证用药
  • 21 郑绍周自拟仙灵脾汤治中风
  • 四、中医基础理论内风学说讨论
  • 1.内风的概念不明确
  • 2.内风的分类不全面
  • 3.关于热极生风的认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针炙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07)
    • [2].中风风险[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01)
    • [3].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服中风散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3)
    • [4].综合疗法治疗中风急症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3)
    • [5].频繁打嗝或预示中风[J].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20(01)
    • [6].11招预防中风[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1(04)
    • [7].咖啡可以降低中风风险[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1(07)
    • [8].适量饮酒可以预防中风[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4(17)
    • [9].多食蔬果能减少中风风险[J]. 中国果业信息 2014(07)
    • [10].二手烟增加中风风险[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5(21)
    • [11].有望能减轻治疗中风引起出血的新药——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类的药物[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8(08)
    • [12].微型中风,亦是健康的重大威胁[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8(05)
    • [13].酗酒与中风[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9(08)
    • [14].咖啡或茶能降低中风风险[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9(04)
    • [15].看图了解卒中(中风)的来龙去脉(下)[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0(09)
    • [16].如何分辨出轻度中风的症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0(07)
    • [17].多吃“白”菜可预防中风[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1(16)
    • [18].不要忽视“微”中风[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3(09)
    • [19].中风前兆的识别“信号”[J]. 中医健康养生 2018(10)
    • [20].怀孕增加年轻女性的中风风险[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8(11)
    • [21].识别中风 记住几个关键数至关重要[J]. 天津社会保险 2017(01)
    • [22].自拟中风回春汤治疗中风后遗症120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87)
    • [23].注意及早识别4个中风信号[J]. 农村百事通 2016(06)
    • [24].夏季中风也嚣张[J]. 江苏卫生保健 2016(15)
    • [25].外中风今释[J]. 青岛医药卫生 2016(04)
    • [26].“治未病”理论角度下分析中风的防治[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35)
    • [27].突发中风怎么办?一定不要等![J]. 祝您健康 2019(11)
    • [28].素食者可能增加中风风险[J]. 家庭医学 2019(11)
    • [29].吃对了,降低中风风险[J]. 青春期健康 2020(02)
    • [30].中风研究瞬间上热搜! 可惜全变味[J]. 大众健康 2020(02)

    标签:;  ;  ;  ;  

    从中风病病机证治规律看《中医基础理论》“内风”病机学说的缺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