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我国每年死于心肌梗死、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有300多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50%。而幸存下来的患者约有75%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劳动能力,更多患者有精神心理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我国每年用于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直接住院费用约为97亿,间接花费则达数百亿元,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已经成为我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发生心血管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是动脉弹性功能降低。动脉弹性又叫动脉顺应性,它的改变往往发生在疾病临床症状出现之前(通常疾病是在器官功能改变后才表现出来),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等。本文对比了脉搏波传播速度、反射波增强指数、大小动脉弹性指数( C1、C2)和袖带内压力振荡波分析法等几种检测动脉弹性功能的方法后,选择了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作为研究内容。因为C 2作为小动脉弹性指数能够更好更早的反映动脉的舒张功能和内皮功能。目前国际上测量大小动脉弹性指数的仪器只有美国的DO-2020,国内尚没有研制测量该参数的仪器。而所有的文献资料只有对DO-2020应用案例的介绍,关于参数求取方法则鲜有报道。本文利用YF/XGYD-II测量仪采集人体桡动脉脉搏波,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深入分析动脉双弹性腔模型的基础上,以LabVIEW为平台编写了计算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的算法。整个计算分为4个步骤:小波检波、舒张期位置确定、模型初值估计和Levenberg-Marquarat曲线拟合;同时进行临床实验验证测量结果, C1、C2分别为15.2±4.0 ml/mmHg*10和6.7±2.9 ml/mmHg*100,并且女性C1和C2均低于男性(p<0.001);相隔7天后做重复性检测的数据显示绝对差值与首次检测的C1和C2值大小有关, C1和C2越大,绝对差值也越大,如果将数据作对数(Log)转化,这种差别则消失。所测结果和国际标准能够很好吻合,证明了本文计算C1、C2的方法基本正确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