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头颈部双能减影CTA图像质量评估及其与64层螺旋CT的对照研究研究目的:旨在对头颈部双能减影CTA的图像质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以及双能减影与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的对比研究。评价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及BMI对双源CT头颈部CTA动脉强化程度的影响。材料及方法:30例行头颈部双能减影CTA的患者(A组,男:女=16:14,年龄53.7±17.3岁)及30例行64层螺旋CT头颈部CTA(B组,男:女=17:13,年龄55.2±13.0岁)的患者。A组患者采用西门子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Forchheim,Germany)以5.0 ml/s的流率注入80ml高浓度非离子对比剂碘普罗胺(商品名:优维显Ultravist)370mgI/ml和50 ml生理盐水。B组患者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Somatom Sensation 64,SiemensMedical Solutions,Forchheim,Germany)进行扫描,以5.0 mL/s的流率注入60ml非离子对比剂碘普罗胺(商品名:优维显Ultravist)370mgI/ml和50 ml生理盐水。在轴位图上分别测量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同层面颈内静脉,大脑中动脉M1段及同层面脑内静脉窦CT值,冈上肌及竖脊肌的SD值,同时测量增强期DLP,测量平扫期与增强期DLP的总和,比较双源CT及64层螺旋CT头颈部CTA的图像强化程度、噪声以及扫描剂量。结果:A组(双源CT)与B组(64层螺旋CT)患者的颈总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强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A组颈内静脉污染明显高于B组,脑内静脉污染两组无显著差异。A组患者肩部与颈部肌肉的SD值明显低于B组(P<0.001)。A组总DLP(745 mGy·cm)比B组(549 mGy·cm)高出29%。颈总动脉强化值与体重(r=0.64),身高(r=0.453),BMI(r=0.453)均有较强负性关系(P<0.05)。结论:双源CT头颈部CTA的图像质量与64层螺旋CT相近,且前者的图像噪声低于后者,可满足临床需要。在年龄、身高、体重及BMI中,体重因素是影响双源CT头颈部CTA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头颈部双能减影CTA对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分析及其与MRA、DSA的对照研究研究目的:(1)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分析双能减影CTA(DESCTA)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可评价性;(2)研究钙化斑块对双能减影CTA评价血管狭窄程度能力的影响。(3)将DESCTA与MRA进行对比研究,评价二者检验血管狭窄程度的一致性。(4)将DESCTA与DSA进行对比研究,计算DE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材料及方法:49例高度怀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双能减影CTA扫描,采用西门子双源CT扫描机(Somatom Definition,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Forchheim,Germany),以5.0ml/s速度注入80ml高浓度非离子对比剂(370mgI/ml)和50ml生理盐水。采用双能软件(Dual energy)中的头部去骨功能(HeadBone Removal)进行后处理,得到双能减影图像(去骨、去斑块)。(1)将图像质量依4分评分系统进行评分;(2)对于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虹吸段的钙化斑块进行进一步分析,测量钙化斑块的体积及环绕管腔比例,评价钙化斑块对双能减影CTA评价血管狭窄程度能力的影响;(3)其中32例患者的DESCTA与MRA结果对照,评价两者对诊断颈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程度的一致性;(4)其中20例患者的DESCTA与DSA结果对照,计算双源CT头颈部DESCTA对血管狭窄程度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双能减影CTA显示了49例患者头颈部846段血管,其中可评价的动脉为99.1%(838/846,可评价性评分≥3分)。(2)双能减影中,颅外段血管狭窄程度可评价性与钙化斑块体积及管腔环绕狭窄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斑块体积,Spearman检验,P=0.453;管腔狭窄程度,Pearson chi-square检验,P=0.090),颅内段血管图像质量与钙化斑块体积有明显相关性(Spearman检验,P=0.007),与钙化斑块)不绕管腔程度仅有轻度相关性(Pearson chi-square,P=0.046)。(3)DESCTA与MRA对照,狭窄程度相符的占96.6%(486/503),Wilcoxon检验二者的狭窄程度有显著差异(Z=-4.716,P<0.001)。(4)DESCTA与DSA对照,准确性97.6%(361/370),DESCTA诊断闭塞血管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诊断头颈部血管≥50%狭窄的敏感性95.5%,特异性99.4%,准确性99.2%,阳性预测值91.3%,阴性预测值99.7%;DESCTA诊断头颈部血管≥70%狭窄的敏感性92.3%,特异性99.2%,准确性98.9%,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99.7%。结论:双源CT头颈部双能量减影CTA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可用于对头颈部动脉的显示。对于颅外段血管,双能减影CTA可以很好的避免钙化斑块对管腔狭窄程度评估的影响,对于颅内段血管,双能减影的方法仍不能完全避免钙化斑块对管腔狭窄程度评估的影响。与MRA相比,DESCT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评价的一致性较好,但DESCTA存在一定程度的过评价现象。与金标准DSA相比,DESCTA评价血管狭窄程度准确性较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血管环畸形伴气道狭窄的CTA表现[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23)
- [2].束缚带在降低冠状动脉CTA检查中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12)
- [3].头颈血管CTA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24)
- [4].心理护理干预对冠脉CTA检查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影响评价[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3)
- [5].心前区疼痛行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4)
- [6].双低剂量技术结合CT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的意义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6)
- [7].不同首发症状肺动脉栓塞CTA的表现及价值研究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5)
- [8].基于CTA图像的髂总动脉分叉角大小与分叉附近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 2020(04)
- [9].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的诊断学应用价值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8)
- [10].老年患者冠脉CTA不同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对比研究[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02)
- [11].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运用冠脉CTA和冠脉造影的效果比较[J]. 当代医学 2020(12)
- [12].前交通支动脉瘤CTA形态学特征与破裂风险的量化分析[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02)
- [13].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多发动脉瘤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04)
- [14].4D-CT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0(05)
- [15].肠系膜动脉CTA在老年性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06)
- [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64排螺旋CTA诊断准确率分析[J]. 临床研究 2020(08)
- [17].成人主动脉弓离断CTA表现并文献复习[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0(04)
- [18].应用64排螺旋CTA超早期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20)
- [19].CTA诊断不同首发症状肺动脉栓塞的价值观察[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10)
- [20].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诊正常CTA的再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08)
- [21].多时相CTA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应用价值[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10)
- [22].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 2020(18)
- [23].多层螺旋CTA联合超声造影对肥胖女性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评估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11)
- [24].冠状动脉CTA诊断三房心并双孔房间隔缺损一例[J].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9(04)
- [25].炫速双源冠状动脉CTA多种低剂量扫描模式在心律不齐中的临床应用[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26].心脏冠状动脉CTA后处理在心肌桥的诊断学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36)
- [27].能谱CTA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34)
- [28].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行CTA联合心动图检查对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12)
- [29].腹主动脉瘤CTA成像在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临床医刊 2016(06)
- [30].CTA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估作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01)
标签:双源论文; 层螺旋论文; 图像质量论文; 扫描剂量论文; 体重论文; 双能减影论文; 钙化斑块论文; 动脉粥样硬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