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社会救助功能研究

东北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社会救助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民间组织作为一支新兴的社会力量勃然兴起。加之“全球化”大背景的推动,民间组织在我国也广泛兴起。社会救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起着托底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还存在着规模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弱势群体救助体系中,民间组织凭借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属性,在救助体系中具有贴近基层、灵活服务、中介沟通、筹资广泛等功能优势,并在妇女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中有突出的“救助”功能表现。本文以艾滋病感染者组织为例,研究其对感染者群体的救助功能,为社会保障制度开探究新的资源。资源是社会救助的关键要素,为此文章以福利多元主义为基础,对社会救助中民间组织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为其发挥社会救助功能提供了理论和现实支持。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政府社会救助资源不足、救助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对社会的边缘人群的救助,政府不方便直接触及。然而对边缘人群的救助,无论从道理伦理、社会正义,还是现在化发展的需要,政府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全社会,全人类都有义务参与其中。艾滋病感染者组织是较为活跃的民间组织之一,本文以其对艾滋病感染者群体的救助为例,通过研究其救助的内容、方式、特点、效果等,分析其发挥社会救助功能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为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丰富社会保障资源,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同时也为民间组织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环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2 文献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设计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概述
  • 2.1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产生的背景
  • 2.1.1 社会多元治理主体发育的朝流
  • 2.1.2 "全球化"发展的推动
  • 2.2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产生的动因
  • 2.2.1 "同病相怜"的心理基础
  • 2.2.2 政府救助不足
  • 2.3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与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
  • 2.3.1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与艾滋病感染者之间
  • 2.3.2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之间
  • 2.3.3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与政府之间
  • 2.3.4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
  • 第3章 东北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组织发挥救助功能的现状分析
  • 3.1 东北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组织发展现状
  • 3.1.1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类型
  • 3.1.2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的人员构成
  • 3.1.3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的资金来源
  • 3.2 东北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的救助情况
  • 3.2.1 救助的内容
  • 3.2.2 救助的方式
  • 3.2.3 救助的特点
  • 3.2.4 救助的效果
  • 3.2.5 与其他主体的救助之间的关系
  • 3.3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发挥救助功能的依据
  • 3.3.1 理论依据
  • 3.3.2 现实依据
  • 3.4 艾滋病感染者组织实施社会救助的困境分析
  • 3.4.1 困境表现
  • 3.4.2 原因剖析
  • 第4章 提升东北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社会救助功能的对策
  • 4.1 完善和细化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的救助内容
  • 4.1.1 构建心理支持体系
  • 4.1.2 开发基层救助项目
  • 4.2 加强新兴感染者组织的能力建设
  • 4.2.1 明确组织的定位
  • 4.2.2 规范组织的管理
  • 4.2.3 加强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训
  • 4.3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2—2018年甘南州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0(01)
    • [2].临汾市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社会排斥状况研究[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9(03)
    • [3].分析艾滋病感染者与随访干预的临床效果[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16)
    • [4].浅析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干预效果[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2)
    • [5].四川省仁寿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态度调查[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6(12)
    • [6].初期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路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06)
    • [7].博湖县艾滋病感染者流失因素及疾控措施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02)
    • [8].艾滋病感染者心理干预初探[J]. 中国性科学 2015(01)
    • [9].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心理支持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6)
    • [10].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沟通与随访管理[J]. 人人健康 2020(12)
    • [11].促进艾滋病感染者公平就业研究[J]. 反歧视评论 2020(00)
    • [12].艾滋病之役[J]. 世界博览 2018(24)
    • [13].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日常营养[J].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09)
    • [14].云南:社会组织成防艾重要力量[J]. 云岭先锋 2016(12)
    • [15].阻断母婴传播途径:艾滋母亲可以生出健康婴儿吗[J]. 家庭医学 2017(01)
    • [16].声音[J]. 视野 2017(01)
    • [17].培根体[J]. 意林 2017(14)
    • [18].凉山彝族自治州174名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就业影响因素研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0(03)
    • [19].2008-2017年山东省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01)
    • [20].艾滋病感染者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模式研究——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视角[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S3)
    • [21].公共利益优先 兼顾个人权利——从对艾滋病感染者强制管理谈起[J]. 理论探讨 2012(04)
    • [22].明知是艾滋病感染者而与他人发生一夜情的行为定性[J]. 中国检察官 2012(22)
    • [23].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达49.2万例[J]. 中国信息界(e医疗) 2012(12)
    • [24].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12)
    • [25].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形成原因分析[J]. 上海精神医学 2010(S1)
    • [26].长春市艾滋病感染者头发中锌、钙、铜、铁含量测定与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35)
    • [27].河北省唐山市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分级管理模式的探索[J]. 医学动物防制 2017(07)
    • [28].艾滋病感染者组织参与防艾工作实践意义[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S1)
    • [29].无私大爱铸丰碑[J]. 云南党的生活 2013(04)
    • [30].艾滋病感染者应纳入常规医疗体系[J]. 健康向导 2011(04)

    标签:;  ;  ;  ;  ;  

    东北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社会救助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