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分析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分析

韦琴英(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6300)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和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后的情况,探讨不同药物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观察本院34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患,随机分成两组,①组:使用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治疗。②组:普通干扰素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定为48周,定期检查两组患者肝功能,观察病患体征与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使用药物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24周后开始不定时随访。结果:②组病患在症状、体征改善、生化学完全应答复常结果等方面皆明显比①组好,但不良反应程度要强于①组。结论:两种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都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疗效,不过长效干扰素比普通干扰素对病患所产生的疗效更佳。

【关键词】丙型肝炎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

“十一五”期间,我国对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影响较大的传染病设立专项研究,可见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意义重大。它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是一个严重影响公共卫生的问题。因此,研究出能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并且便于推广、疗效安全的方法迫在眉睫。[1]当下大多医院首选干扰素来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而使用不同干扰素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有不同的疗效。

1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

病例来自本院2008年7月~2011年12月所接收到的患者,共计34例。病患无干扰素禁忌证;排除甲、乙、丁、戊肝病毒感染;血清抗-HCV阳性,ALT反复或持续异常;血红蛋白男>130g/L,女>120g/L,无严重癫痫、糖尿病、精神病史、心肺疾病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诊断符合慢性丙型病毒型肝炎,判断依据为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病例依照病患就诊时间次序,随机划分成两组。其中,①组:13例病患,年龄22~60岁,病程5~8年,使用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a-2a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治疗。②组:11例病患,年龄23~65岁,病程5~12年,使用普通干扰素(IFN)a-2b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另外,在性别、ALT、年龄、病程方面,两组病患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方法

2.1方法

①组患者给予皮下注射(PEG-IFN)a-2a进行,1次/周,同时口服利巴韦林900mg/日,3次/日。②组患者给予皮下注射IFN-a-2b500万U,3次/周,同时口服利巴韦林900mg/日,3次/日。全部疗程为48周,于24周后开始不定时随访。

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发,使用V2检验。[2]

3结果

3.1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生化学完全应答复常结果比较

两组病患经过48周治疗后,①组的ALT复常率比②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组的AST复常率比②组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病患治疗24周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结果比较

3.2两组病患经治疗后的体征与症状改善状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体征与症状有显著改善,但①组的改善情况比②组的要更加明显,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体征及症状的改善情况(例)

3.3不良反应情况

在治疗的过程中,两组病患都有皮下出疹、腹部胀痛、发热、头发脱落、肌肉酸疼、PLT减少、WBC减少等不良反应,由于治疗方法的不同,患者不良反应人数不一。比较之下,②组患者出现比①组多,另除脱发一项,所有患者出现的其余不良反应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不同治疗方法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例)

4讨论

经过临床研究发现,①组使用长效干扰素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明显优化于②组,并且在停药过后①组病患的回复程度也明显快于②组,但两组病患都出现有甲状腺功能异于正常、腹部胀痛、头发脱落等的不良反应,不过②组使用普通干扰素病患的不良反映程度要低于①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比较差异。

通常病患病情衍化为肝硬化、慢性肝炎或者肝癌,极大因素是丙型病毒性肝炎。当下,有效治疗丙型肝炎方法就是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最明显的一个作用就是具备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系统等,所以使用干扰素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治疗丙肝是公认较佳的方法。[3]。临床试验证明同样是联合应用利巴韦林,长效干扰素的疗效比普通干扰素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虽然在患者的不良反应程度上比普通干扰素要大,但仍然在患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而且体现出了较高的安全性,不失为一种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蕊,刘刚.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1(03):69-71

[2]王成宝,吕桦,聂红明,李泓町,陈建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129例感染途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11):115-117

[3]马培奇.抗丙型肝炎病毒疗法研发现状[J].上海医药.2009(01):54-55

标签:;  ;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